通过在手指上安装特殊的传感设施,你可以在一张纸上上网、玩游戏,也可以在手上映射出键盘,拨打电话。当然,如果摆出照相姿势,你还可以“捕捉”风景。 也许你会问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画面吗?但美国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学生普拉纳夫会告诉你,这是真的。他发明了一项结合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科技,通过摄像机记录周围的一切,经过计算后,再通过投影仪就可以把信息传递到任何一个“屏”上。 有专家称,这项发明将改变世界,至少可以改变人们对“屏”的认识。 电视屏、电脑屏以及手机屏,这三个传统的“屏幕”标志着三个时代。广电网使信息更加丰富,互联网引发了“知识爆炸”,而移动互联网则使前两个网络可以随身携带。其实,它们更像是一个渠道,谁占领了就将拥有无穷财富。 但在未来,“屏”注定只是一个工具,因为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是“屏”,它变得更平民化。 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但其主要载体手机却面临技术瓶颈:屏幕过小。 由于制作工艺,各大厂商只能依靠替代产品来解决硬伤。包括现在流行的“10英寸笔记本”以及苹果即将推出的“平板电脑”,其实都没有突破屏幕的限制,而结果却是手机屏逐渐“电脑化”。 在此情况下,手机的发展遭遇尴尬。到底是向电脑靠拢,走大屏幕路线,还是通过技术突破,使其更小,却不失功能? 今年的CES(世界电子消费品展)给出了答案,德州仪器的“手机投影仪”一经推出便引起巨大轰动。有专家称,这项技术的创新意义不在于它可以取代投影仪,而在于它颠覆了手机屏和电脑屏难以区分的观念。 其实,这项技术并不“高精尖”,成本也很低廉。一个微小的投影设施,就可以虚拟地放大手机屏。它既保留了人们熟悉的电脑操作界面,又添加了手机便携的优势。 有媒体称,几年前,我国的一些山寨手机就配置了投影仪。甚至2008年三星也推出了手机投影仪的“简易版”。由于移动互联网去年的爆炸式发展,才使手机投影仪更有价值,从而引起各界关注。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电信专家阚凯力在2009年底的一次论坛上曾经谈及手机投影仪的意义。他认为手机一定会代替电脑,在整个过程中,关键环节是要解决屏的问题。现有手机的屏幕尺寸难以完成电脑大部分的工作,这使得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手机投影仪技术并不复杂,关键是没有相关的经营思路,缺乏规模化生产。”阚凯力表示,“如果哪个手机厂商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它必将占领市场先机。” 目前,手机投影仪还处于概念阶段,但正式商用只是时间问题。德州仪器的竞争对手Microvision也推出了一款微型投影仪,并表示正和十几家厂商谈判。未来五年内,投影仪将成为手机标配。 手机投影仪xx符合普拉纳夫的理念,虽然它并没有完成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互动,却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屏”的概念。正如Ovum公司分析师雅米斯所说:“当显示面积不再受制于设备体积和所处环境时,用户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