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未必高质高效,电视机和自来水的经历

最近家中两次维修电视机,一次是长虹,一次是飞力浦。

 

先说长虹。向长虹服务热线报修后,先是本地的维修商来电跟我预约上门时间,然后又是长虹总部来电询问是否有人跟我联系,{zh1}还来电了解是否修好,修了什么东西。其实电视机没坏,只是画面参数没设置好,维修人员骑摩托车赶过来,估计最少也要45分钟,也毫无怨言。

 

再说飞力浦。虽然是2、3年前买的电视机,但因为有线电视改机顶盒的缘故,一直没拆封使用。最近用了一次,却坏了,真是坏了。跟飞力浦热线报修以后,来人上门检查,查不出原因,要求自己送修,之后再无音讯。再次报修,维修人员却说从没上门来过。又是快一周过去了,依旧音讯全无。

 

我感慨,高价的外资产品未必就代表了高质量和高效的售后服务,今后还是应该更多地支持像长虹那样的民族企业。

 

同样的还有自来水。本地的自来水已经卖给了香港人。香港资本经营以后,xxx率的不是维修,而是涨价,接二连三,都是一次审批通过——那也能理解,不远千里赶来而不求回报的,那是白求恩,不是资本,所以白求恩只有一个,而且死了。

 

涨就涨吧,但难以理解的是外资运营的自来水,服务水平和效率却未必好过国营时。最难以置信的是报修,连一个基本的维修承诺时间都没有。无论是水管爆了,阀门坏了,还是水管没水了,得到的回答都是“有空的时候来修,不能保证什么时候。”最长的一次,水压不足,只有一层有水,反复报修10来次,隔了20多天才来了人。

 

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公用事业民营化最显著的改善应该就是服务效率,但是在香港人控股的自来水身上,看到的却是服务效率的倒退。起初我思考,这说明影响服务效率的,不光是产权,还有竞争,例如近几年电信的安装和维修服务,可谓优质,就与通讯市场激烈的竞争有关。

 

但是再思考,又不对,例如电力,是垄断行业,但服务的改善同样是十分显著,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想,可能与电力行业还是一个国营行业有关,它还得讲政治。这几年讲科学发展,把民生抬到很高的地位,如果服务跟不上,利润再大,电力系统还是会受到政治上的压力,所以电力这个垂直管理的行业,对作风和服务的重视,自上而下的力度很大。从这一点来说,科学发展观还是有着相当的实际意义。

 

香港人运营的自来水,既{jd1}垄断,又不担负政治使命,世界上最爽的事情莫过于此,还有什么改进服务的动力? 电话你可以不打,电你可以不用,水你能不喝?你想投诉,一来找不到投诉的地方,二来谁在乎呢。



郑重声明:资讯 【外资未必高质高效,电视机和自来水的经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