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昨天(三十二)《八千子弟》后记及晚会演出视频_邵玉玲_新浪博客
走过昨天(三十二)《八千子弟》后记及晚会演出视频(2010-02-12 06:00:00)
   《八千子弟》一书的后记是编委会主任、北京赴云南知青大型联谊活动“情系红土地爱在彩云南”策划、运作人之一、原北京知青王运昌写的。王运昌是我们非常尊敬的战友,他的敏锐和豁达,他的豪爽和文彩,他的执着和境界,都体现在近期组织北京赴云南知青的大型联谊活动中。
    由于工作关系,他的“身份”既是当年的北京知青,又是十年动乱中上山下乡运动及我国农垦战线重大事件的目击者和亲历者,他由此而形成的对上山下乡这一历史事件的辨证思考、客观分析、深刻理解和全面阐述,得到了知青战友们的普遍认可。
    当我合上《八千子弟》一书时,王运昌在《后记》中充满智慧和激情的话语,深深刻在记忆中:
                                     


                                                             ◆ 邵玉玲
         

◆◇  王运昌
      弹指挥间,风云万里,四十且过,山高水低,红土依旧,谁还认识我? 砍了些树,种了些胶, 是非无须再说。谁在唱,砍刀斧头,少年壮志悲歌!茅棚野泉,汗水倾盆,怎个苦字了得。泪为谁流,情为谁伤,一笑泯它蹉跎。姐妹患难,兄弟过命,洗礼了血火。休再问,青春悔否,都已走过!   


    今年,是北京知青赴云南上山下乡40周年。几位来自不同团场的战友不谋而合,发启了“情系红土地,爱在彩云南”联谊活动。其中内容之一,是编辑出版一部纪念文集,这便是《八千子弟》一书的缘来。遥想40年前,一列列飞朝昆明的火车,载着一群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向西南边陲绝尘而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一个错误的年代发生的错误的运动,我们现在做这样的纪念,并不是纪念历史本身。文集收入的132篇文章,锩写着8300多名北京孩子没有青春的青春岁月,记录着他们顽强拼搏和痛苦思索的风雨历程。8300多人,8300本书。对于上山下乡,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纪念。正是因为当年的迷茫困惑,才有了后来的坚定执着;正是因为当年的蹉跎坎坷,才有了后来的顽强拼搏。我们的青春从红土地走过,我们有自己的雪山草地,我们有自己的长征组歌。
   书名是文集主编叶研的神来之想。往事越千年,项梁集合八千子弟东吴起兵打夺天下。两千多年后,紫禁城下八千子弟投笔从农、屯垦戍边、接受再教育。不是历史契合的切合。上山下乡的十年中,我们的兄弟姐妹凭着青春少年的血汗,开垦了多少山林野莽,拔掉了多少参天巨树,修筑了多少梯田林带,恐怕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艘望而生畏的。一位朋友看了书名玩笑地说,项羽八千子弟的下场不好啊。我说,于我们八千知青而言,当年谁能把握得了自己的下场?后来的历史证明,下场真正不好的,是那场运动。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当时已经是人心思散,四面楚歌了。
    《八千子弟》是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书:自己的作者、自己的编辑、自己的读者。文集征稿以来,有200多位红土地的战友写来自己的故事。许多人告诉我,他们是流着泪写的,很多回忆,是不堪回首的。还有一些同志说,四十年过去了,永远铸在脑海里的,是兄弟姐妹们的生死情谊。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十七八岁少年壮志,我们喝过苦酒浓酒烈酒,十年之后风雨还乡,青春并没有和我们做伴,而是留在了泱莽浩瀚的彩云之南。近些年来,不少战友回到曾经战友过的农场访问,面对红土依旧的故地,“昨天恨你,今天爱着你”大家有了更深刻更独到的人生感悟。
    编委会中各团场的知青朋友,为征稿组稿付出了很多辛劳,电话约稿,座谈动员,修改讨论,每一篇文字后都有着他们无声的汗水。参与这部书编辑工作的,全部是我们知青战友中的志愿者。他们之中有荣获矛盾文学奖的资深编辑,也有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的xx报人,还有更多的是知名作家和高级编辑。要特别提到的,是一位旅居海外的知青战友,本要专程回来为联谊活动做些“开门送水”杂役的,却被编委会选中做了编辑。我们通过互联网把文稿发到枫业叶之国,修改后的稿子又从北美传回到中国北京。另有一位做了几十年出版工作的战友,参与了文集的文编美编等一系列事情,京城一夜大雪,她摔成了严重骨折,还在家里挂记着书版的设计和印刷。大概,没有任何一本这样“业余”的图书,能动用这多重量级的编辑力量来合作的。我们的《八千子弟》做到了,因为他们也是八千子弟中的一员。
    我们的战友、xx作家文学评论家胡平同志应邀为本书写了序言。成都红土地的战友、知名作家邓贤专门写来回忆北京知青的文章。知道北京知青举办“情系红土地,爱在彩云南”联谊活动和编辑出版纪念文集,曾和我们一起在红土地度过青春岁月的上海、重庆、昆明知青战友,特地写来题词祝贺。
经过半年来的筹划运作,一部四十余万子的书稿就要付梓送印了。红土高天,彩云之南,八千子弟,风雨十年。文集里面的每个故事,都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血汗、我们的思索、我们的青春证明。
    当然,作为一本书而言,由于时间仓促和我们的工作水平,肯定会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由于篇幅和体例之限,不少战友的文章没能入选。遗憾之余,将来若有机会,再做补过罢。
    窗外风寒正紧,北京多年没有过的一场大雪。
    弹指挥间,风云万里,四十且过,山高水低, 红土依旧, 谁还认识我?砍了些树, 种了些胶,  是非无须再说。谁在唱,  砍刀斧头,  少年壮志悲歌!茅棚野泉,汗水倾盆,  怎个苦字了得。泪为谁流,情为谁伤,  一笑泯它蹉跎。姐妹患难,兄弟过命,   洗礼了血火。休再问,   青春悔否,  都已走过!
       壮哉伟哉,八千子弟!
                                                  2010年1月

策              陈太愚  王运昌
                    叶光浩   赵来春  张怡珍  魏全福  刘国华  屈子英  杨大辰
                    张春生   刁松泉  章建刚  刘  静  杨永华  赵 
监              白建坤   王文斌  王信用
                    邵玉玲  朱寿全   郭五一  姜景惠  杨  团  张  澍  王克明
总  协          范 
导              陈 
舞台监督           严泌涓
后台主任           潘美君    刘宪子
剧               王晓超    房振家   李建云  侯志华   宫林娜  杨建华
舞美灯光音响       韩  菲    王 
LED 制作           李燕昌
服              王 
化              张怡珍
道              刘  彬    杨志伟   杜仁思
音像录制           杨大辰
宣传统筹           张春生    朱忆平   赵伟国(特邀)
宣传品设计制作     庄大军    邵玉玲   汪应平
音乐总监           余志刚
指              荆小扬    赵 
舞蹈统筹           魏 

 

(特别注明: 拜年虎选自网络,玉玲加工制作)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走过昨天(三十二)《八千子弟》后记及晚会演出视频_邵玉玲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