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25.跨区域连锁需要突破的5大瓶颈- 韩刘锋- 职业日志- 价值 ...

(欧亚达国际家居博览中心的跨区域连锁变革)

华中地区的家居展销业,无人不晓“欧亚达”,虽然其在全国市场上的份额尚小,但在湖北省,尤其是在武汉市,基本上占据了所有的风水宝地。从汉口火车站旁边的欧亚达国际家居汉口店、到武昌徐东店、到汉阳店、到武昌光谷店,武汉三镇{zh0}的适合开家居展销广场的地方,欧亚达都站稳了脚跟。而今,欧亚达已经开进了宜昌、襄樊、南昌、杭州、洛阳、济南,从武汉走向湖北、从华中走向全国,迈出了跨区域连锁的门槛,走向了全国扩张的道路。
事实上,在2005年,欧亚达还只有汉口和徐东两家家居博览中心的时候,深为公司总裁的徐良喜,就作出了“剥离制造和其他零售产业,走xx家具展销连锁”的战略决策,开始谋求连锁化发展的道路。在那时,实施跨区域连锁化发展,是欧亚达之前从未有过的经验,公司自身也没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对于这一业态的准备工作几乎是空白。虽然旗下已经有两家家居博览中心,但是毕竟数量有限,经验不丰富,而且这些商场都在武汉本地,集团对各个商场的管理比较方便,能够实现及时实地的管理。而走向跨区域连锁经营之后,仅仅依靠电话、电子邮件、视频通讯类的管理手段,无法实现真实的管控。在当时,欧亚达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19882005年的18年间,欧亚达一直在武汉当地发展业务,对于武汉的经营环境、市场需求、消费习惯等等,可以称得上了如指掌。哪个地方合适开店?周边的居民消费群体特征是什么?周边的交通和商业环境如何?商业物业的供应量有多少?物业租金有多高?周边有哪些互相呼应的商业机构?未来区域规划的定位是什么?当地的政府关系是否贴身?竞争对手的商场都开到了哪里?他们的销售状况如何?这些不出武汉的问题,对于欧亚达来说,非常容易回答,信息非常充分,很多投资建店的决策依靠徐良喜总裁的直觉,就可以拍板定案了,而且是十拿九稳,基本上不会出差错。
但是,走出去之后,对于一个新城市的消费习惯和需求特征,两眼一摸黑,因为这些信息不是积累在领导层每日的切身体会中,而是需要科学客观的调研分析才能知晓。而之前,公司基本上没有专业的项目投资团队,投资与否的决定依靠的是徐良喜的感觉,需要他来拍板决定。现在,由于对武汉之外的城市不甚了解,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团队,开展科学的调研分析,提供客观的数据,供徐总决策判断,而这个专业的团队和科学的方法,正是企业所不具备的。由于项目投资分析能力的不足,也使公司的跨区域发展不敢轻易迈出{dy}步。
2005年以前,除了两大家居博览中心以外,公司旗下还有古玩城、3C和办公用品卖场、低档家具商场,由于具有不同的经营环境,入住的商户不同、进场购物的消费者不同、物业经营所需的环境不同、购物相关的配套服务需求不同,因此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商场运营标准化体系,各个商场自有一套管理规范。而今,确定了xx家居博览中心的主营业态,走连锁化扩张的道路,就需要外地和本地的商场统一风格、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系统。这一点,从1994年开设卖场以来,是公司一直比较欠缺的短板,10年间,当新的商场开业的时候,公司就从原来的商场抽调人马,进行实地的支持和筹备,待新商场投入运营之后,筹建阶段的人员自然就留在了新商场工作。这种xx依靠人员的经验来运作新项目的方式,在武汉一地比较容易实现人员调配。跨出这个城市,异地办公对于人员调配来说就不太容易了。
现在的问题是,当企业走向外地之后,不能单单依靠人员的调配来支持新商场的筹备和开业,短期的人员调配还勉强可以,但是长期的人员调配肯定不行。一个新的商场开业,它的经营是永续性的。这一点不同于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企业,由于外地的项目是暂时的,所以当项目结束后,人员也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如果采用人员本地化,势必还需要一个技能培训和经验传递的过程。更为关键的是,在未来外地商场日益增多的预期下,如果仅仅依靠人员调配和经验传递来保持各个商场的一致性,显然是不够的。假设一下,各家商场的运营不同,公司统一的管控如何实现?公司的政策如何得到落实?依靠人员和经验这两个最不靠谱的保障,将埋下莫大的经营隐患,而一套制度化的运营体系,将是最可靠的保障,是规模化的前提条件。问题在于,公司没有一套统一的商场运营体系。
当前的集团总部,坐落在一家博览中心的顶楼,员工们每天上下班,都能够体会到商场的环境,虽然在商场的后门留有专门的员工通道,但是大家还是喜欢每天能够从商场里走过,感受一下温馨、高贵而典雅的环境,在午休期间,也喜欢来逛逛{zx1}的家居饰品。大家和消费者有同样的感觉,到欧亚达家居博览中心逛商场,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就像是在参观xx家居艺术品展览,累了还可以在沙发上坐一会歇歇脚。当然,员工们也经常往来于各个商场之间,这往往是工作上的需要,例如,送达一份文件、与员工的一次面谈、讨论一个问题、等等。
不远的将来,公司将拥有更多的xx家居博览中心,而且多数在外省市,不在眼皮底下的商场如何管理?虽然今天的互联网非常发达,但是它的虚拟成分是不可避免的。更多的情况是,当一个商场远离总部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之外,总会有一种自由主义的倾向,加上当地的人文风貌和市场环境不同,很容易失控。管理两家商场比管理一家商场难,这是基本的常识,但是如果管理多个地区的更多商场,其难度可想而知。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跨越空间实现有效管控,从管理一家商场到管理十家商场,这对欧亚达来说还真是头一次,以前的总部直接干预的做法,现在看来需要适时改变了。
对于连锁化经营,除了战略层面的专业人才,如,项目投资分析人才、品牌管理人才、客服管理人才、资金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人才,每一家商场的负责人——店长,则是运营管理中的中流砥柱。一个优秀的店长,能够把一家经营不善的商场搞得生意红火,而一个不合格的店长,必将把一家声誉良好的商场形象大跌。对于欧亚达来说,虽然此前的古玩城、3C和办公用品商场、低档家具卖场一共三家,但是这些商场的管理经验如果用到xx家具博览中心,反而成了一种障碍和不良的习惯。而xx商场的管理人才目前已经不足,如何办?
德路科 管理咨询合伙人,华中科大、东华大学、上海交大、海关学院、上海软件协会嘉宾讲师,《鄂商》、《成长》杂志特约撰稿人,黄山旅游、中国盐业、宝钢金属、湖北中烟、中建钢构、中兴精密、上医股份签约顾问,曾服务于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授权培训。专注于连锁经营标杆实践研究,8年的咨询实践当中,在战略转型升级、集团组织管控、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领域,为超过90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了管理咨询服务,并主讲百余场专业管理培训。
郑重声明:资讯 【连锁经营.25.跨区域连锁需要突破的5大瓶颈- 韩刘锋- 职业日志- 价值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