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知识产权意识正在觉醒纺织资讯- 中国纺织网- 纺织综合服务商

  生意社2月4日讯 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化”项目等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奖。这些成果均在自主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随着行业的进步与创新,知识产权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xx。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可查的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纺织类专利总申请量约为40万件,而我国2005~2008年的专利申请总量就达到了260万件,纺织类专利申请量所占比例偏少,与行业规模显然不协调。其中,更值得xx的是,xx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的专利很少,查到的发明专利仅有8564件,实用新型专利为4710件,外观专利为2025件。

  知识产权纠纷不断

  近年来,国内纺织行业频繁出现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与国外相关企业也出现了一些纠纷。我国纺织代加工企业频频涉入知识产权纠纷,被国外企业指控侵犯商标权、版权和专利权,造成权利人的重大经济损失和商誉损害。

  美国海关法第337条款规定,任何向美国出口的产品,若涉及侵犯美国相关的知识产权,美国的专利及商标所有人,即可依据该条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递交“申请书”来保护自己的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及商业秘密等不受进口商品的侵害。该条款的核心在于对知识产权侵权的认定,产品一旦被认定侵权,ITC会依据“337条款”规定发布“停止令”或“排除令”。涉案产品无论来自源头生产厂家还是来自其他分销商,将一律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进入的也将被停止销售。

  愈演愈烈的知识产权纠纷对我国化纤纺织业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国际环境下,相关企业丧失了话语权,沦为国际贸易争端的受审者,并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例如知名运动品牌Adidas、Nike、Puma等针对大量中国假冒侵权产品的出现,正在研究分阶段地将原来交给中国厂商代加工生产的订单转往东南亚等地。业内人士估计,此计划如果落实,将影响内地近300家代工企业。

  我国化纤纺织代加工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涉及侵权的品牌和技术也多属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xxxx。作为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主要受益者和推动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机构和市场主体势必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侵权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和持续xx,甚至实行出具禁止贸易黑名单等极端方式。对于过分依赖代加工出口的许多中小纺织企业,一旦涉及其中,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不断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给一些国家提供了实施非常规贸易壁垒的口实,对我国化纤纺织业出口产生了新障碍。由于缺乏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在自由贸易体制下,侵犯知识产权成为国际公认的犯罪行为,成为发达国家阻止纺织品进口的合理口实。

  目前,发达国家化纤纺织业的对外输出已经从产品输出、资本输出发展到品牌输出的新阶段,他们通过控制品牌来占据国际产业的中xx市场。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在获得短期不法利益的同时,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示范效应,破坏国内化纤纺织行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发展规划,并被剥夺通过合法代加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和品牌价值的机会,影响产业升级的速度。


郑重声明:资讯 【纺织行业:知识产权意识正在觉醒纺织资讯- 中国纺织网- 纺织综合服务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