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星:我的年俗印象——蒸馒头- 崔元星-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 ...

    元旦刚过,春节将至,值此年关时节,说说儿时记忆中的年俗还是蛮有意义的。但我老家在苏北里下河地区,属于冲积平原,不依山、不傍海,谈不上悠久的历史沉淀,更没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遗存,所以仅有的一些年俗也只是小儿科的,最多也只能算是村级文化遗产。先谈谈蒸馒头年俗。

    要是在北方面食地区,蒸馒头决不是新鲜事,更谈不上年俗,但在我们那里,{jd1}是一件大事,一年中的、甚至一生中的大事,因为我们平时是基本不吃面食的,对面及麦子的生疏、甚至神秘外人是难以想象的。大麦煮熟用来喂猪、牛,大麦炒熟冲大麦茶解暑;小麦直接缴公粮,遇上家人过大生日(就是逢十岁过一次)时用小麦换面粉,擀出长寿面(基本没有专用工具);吃饺子比过年还稀罕,印象中的饺子馅只有一种,韭菜、鸡蛋加豆腐碎末,包法也跟后来见识到的通行的捏法xx不同,吃法就更奇特,真正的水饺,是泡在汤里吃,而且汤里加了蒜叶、酱油、猪油,北方的同事戏称我们的吃法是“饺子的馄饨吃法”。在我的记忆中,如果不是过年蒸馒头,这已经是对面粉和麦子的认识的全部了。

    必须强调声明,我们老家蒸馒头{jd1}只能是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必须是安排在年前腊月里的,以便春节享用。蒸馒头的场面相当排场,程序相当繁琐。首先是自作发面用的老酵子,这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关键环节,北方人叫“面头”,现在城里哪家超市都能买得到的酵母粉。我们是用剩粥作为原料,经过稀释、保温、发酵、加温、加水,不断稀释放量,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就会由一小碗放大到一大脸盆。加温的方法是在大锅中加水,再把盛了稀粥的盆碗浮入水中,隔水加温以保证酵母菌茁壮成长且不被烫死,保温的方法是用旧棉裤棉袄包好盛了稀粥的盆碗再裹在被窝里,夜里睡觉也不拿出来,让人的体温直接温暖酵母菌。正式发面前的{zh1}一晚是将放大够量的稀饭老酵子中加入面粉再加温、保温。自作老酵子的温度、流程、时间的拿捏相当艰难,而且一旦失败,就会严重影响这一年的蒸馒头大计,从头再来的机会基本没有,一般是到邻居或亲戚家分一点过来继续稀释放量直到满足要求。

    第二个环节是发面,就是生面加老酵子加热水使劲搅和,直至成均匀的半干糊状,这是个体力活,都是由我爸操持,同时也是个风险很大的技术活,因为关系到全家小半年的口粮。那时的我家6口人,每年要发2-3大袋面粉,几乎要动用全家所有的超大容器,主要包括洗澡盆、洗脚盆,木制的那种,洗脸盆、洗菜盆等肯定是不会用到的,因为容积太小。发面需要大容器,不仅是因为量大,还因为和好面后要预留至少三分之二的空间,否则,第二天发满一地,因为小小酵母菌的放大作用。小时候从来也没想过,用洗澡盆、洗脚盆发面是否能达到卫生标准。

    老家的馒头有两种,一种叫棒棒糕,长长的,另一种叫菜馒头,圆圆的,里面包馅,有点类似包子,但没有褶。馅只有一种,红萝卜丝加肉末,但做馅却是个细致活,一般是我妈主持,我们仨兄弟掺和当下手。在我们老家有一种特殊的专用炊具叫萝卜刨子,多孔的白铁板钉在木框上。去了根茎的红萝卜洗净,在萝卜刨子上用力蹭来蹭去,就会刨下一丝一丝的萝卜丝。因为红萝卜圆乎乎的抓拿不稳,再加上刨剩到{zh1}时难以拿捏,刨萝卜操作不当很容易伤着手指,记得小时候,我们仨兄弟中,每年都因为做馒头馅而受伤一两个的。爸妈总是打趣说,今年的馒头真好吃,馅里流着小星仔的血。发面和做馅都是在蒸馒头的前{yt}进行。

    发了面、做了馅,就是包和蒸的环节,这是个热气腾腾的大场面。在正式蒸之前还要有个试碱环节,就是小批量蒸馒头,看看酸碱平衡,就像工厂批量生产产品,先要进行小试、中试,万一失败了还可以挽回。在我的记忆中,蒸馒头都是几家合伙,因为场地限制,需要超大的锅灶,而且蒸笼是超大的,租来的,几家合租可以省租金,租金就是几十个蒸好的棒棒馒头。平时我们老家是烧稻草做饭的,为了火旺,蒸馒头需要柴火,因为是平原地区,捡柴成了蒸馒头之前必备的难事。另外一个难事是包菜馒头与点红,就是把萝卜肉末馅包在发面里,这是个难题,不能留下任何痕迹。菜馒头在出笼之后还有个点红环节,就是用一种草的果实,圆圆的多角状,沾上红胭脂点在上面,显得喜庆。讲究的人家,还要做象形馒头,摆在供桌上,如鱼馒头、猪馒头等,千奇百怪,胖胖的,憨态可掘。

    老家的馒头主要留在正月初一早上吃,菜馒头直接热了吃,棒棒糕需要冷凉之后切成半厘米厚的薄片晒干备用,初一早上煮馒头片,加上咸肉片、骨头汤、青菜头、粉丝、腐竹等,煮了一大锅,全家围坐着分吃早茶,再加上红枣煮的茶汤。菜馒头正月里早餐每天必备,棒棒糕馒头片一直煮到快入夏的时候,每家如此。我们那里还有一种说法叫做麻雀屎馒头最香,因为在晒馒头片时总有一些麻雀留下遗迹,除非你不吃,或者全部扔掉。无论我在上大学时,还是后来来深圳闯江湖时,老家给我的家当都是老家带来的麻雀屎馒头。

(崔元星 国际商务策划师 中国泛地产策划网www.bbbest.com 0755-26722240)

郑重声明:资讯 【崔元星:我的年俗印象——蒸馒头- 崔元星-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