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分类及营养成分分析

上次买了瓶金龙鱼大豆油,随便买的. 一直想找个时间比较一下各种油的异同. 正好今天忙完了,收集了一下.
大家参考。
++++++++++++++++++++++++++++++++++++++++++++++++++++++++++++++++++++++++
食用油的分类和营养
  食用油是由脂肪酸组成的,脂肪酸大体分为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不饱和脂肪酸又可分为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有二种脂肪酸只能从食物中来,而不能在动物和人体内合成,称为必需脂肪酸,这两种为亚油酸和亚麻酸。从食用油的来源来分类,食用油又可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大量摄入动物油可升高血浆的胆固醇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的发生,如动脉粥样硬化或直肠癌等。植物油主要含有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用含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或其它疾病。

  不同油脂含不同的脂肪酸或其它营养成分,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单一食用某一油脂,并非有益。营养专家目前建议膳食中的饱和 / 单不饱和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zh0}为 1 : 1 : 1 ,这样需食用几种不同种类的油。
那种才是最健康的食用油?
  由于动物油含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 人们已经在食用油的选择上偏爱植物油, 而较少食用动物油。目前中国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植物油有: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棕榈油五大品种,此外,还有米油、芝麻油、红花籽油、核桃油,葡萄油、玉米油等,消费者究竟选择何种食用油,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由此而形成的生活习惯。但是为了合理,科学地选择食用油,应该对各种食用油的营养成分有所了解,一般来说,植物油含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但是不同品种之间还是有差异的。橄榄油主要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地中海人群主要食用这种油。大量研究认为地中海人群低心血管疾病与食用橄榄油有关;棕榈油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作用类似于动物脂肪,应该不予多食。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大豆油是一种相当理想的食用油,除了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外,还含有丰富维他命 E 和黄酮,异黄酮类等抗氧化物质。此外,花生油、玉米油、核桃油,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菜籽油中又含有一定的芥酸,对心血管的健康不利。综上所述,在植物油中,人们应该食用豆油、玉米油、花生油 、芝麻油、菜籽油、核桃油、橄榄油和其它品种的油。
尽量选用精度高的色拉油
  植物油的精练程度直接与油的卫生密切相关。在植物油的精炼过程上,由低到高又分为毛油、二级油、一级油、高烹油、色拉油等,不同精炼程度的植物油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

  毛油:源于植物油料,经过压榨(传统方法)浸泡制得,其色泽深黑,浑浊,烟点低,有酸性异味,长期食用会导致慢性中毒,过去,中国居民食用此种油,中国卫生部门现已限制使用。

  二级油:只采用水化脱胶、脱溶而制成的成品油。黄曲霉素含量足以危害人的健康,且杂质含量高,颜色深,酸价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烹调时油烟很大,从其营养和健康的角度看,绝非理想的选择。不少饮食店和大排档为降低成本,还大量使用这种油,显然不利于食客的健康。

  高烹油: 是经过脱胶、脱溶、脱色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食用油, 其加工精度高于二级油低于色拉油, 其特点是颜色浅黄、酸价低、油烟少。

  色拉油:精炼程度{zg}的食用油,是毛油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序精制而成 。 去除了水分、杂质,不含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并经过高温处理后,为“熟油”,无油烟, 能保持食物的原色和原味,不仅可以直接用于凉伴,而且烹调食物的效果好,保留了菜肴的原色原味,应该成为家庭烹调油的{sx}。

  从以上几点看出,二级油的品质,卫生程度和营养成分不如色拉油,色拉油是新一代的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远离二级油,食用色拉油。

食用油选择时考虑哪几方面?
  1. 目前市场上植物食用油可谓琳琅满目,品牌众多,质量差别也较大。 怎样才能选择到既实惠又可靠的食用油呢,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 从感官看:颜色适中, 味道清淡柔和。

  3. 保质期与生产日期:选购食用油应注意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离生产日期越近,说明油质越新鲜。同时,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该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

  4. 厂商信誉:有信誉的企业和商店, 其产品来路正,品质有保证。

  5. 实际检验:好的精炼油稳定性好,耐高温,无油烟,煎炸时食品不易变黑。

  6. 价格合理:若价格与正常价格有明显差距,需格外小心,以免购进伪劣产品。

==============================================================
几种食用植物油的营养特点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2、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3、芝麻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xxxx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
4、棉籽油
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 -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xx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5、葵花籽油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6、亚麻油
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亚麻油中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亚麻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食用品质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食用油低。
7、红花籽油
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所以营养价值特别高,并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里沉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保健效果。在医药工业上红花籽油可用于制造“益寿宁”等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的药品。此外,红花籽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等药用成分,所以被誉为新兴的“健康油”、“健康营养油”。
8、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郑重声明:资讯 【食用油的分类及营养成分分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