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可乐男孩与事件营销

转发:可乐男孩与事件营销

2010-02-08 14:10:41 阅读7 评论0 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网络营销网  网址:

所谓事件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xx,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一种营销手段和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信息源,信息传播的过剩和媒体多元化造成的信息干扰,令很多的传播大打折扣。而事件营销却能够避开由于媒体多元化而形成的信息干扰,提供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迅速抓住公众的“眼球”,借势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法国葡萄酒虽然闻名遐迩,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却难以打开美国市场。1951年,在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67岁生日到来之际,法国酒商决定借助这一良机开展促销宣传。酒商先是通过新闻媒体大造舆论,说要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生日那{yt},将两桶珍藏67年的陈年白兰地酒作为礼物送给总统,并在白宫门前举行隆重的赠酒仪式。媒体的炒作把市民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很多人都翘首等待这{yt}的到来。到了艾森豪威尔总统生日的那天,在白宫门外,盛大的送酒仪式举行:一队身着法国古代宫廷服装的卫兵在《马赛曲》的乐曲声中,抬着两桶装潢华美的“白兰地”酒缓步送进白宫。很多市民都涌到白宫门外,观看这一特殊的仪式。送酒仪式及其盛大的场面自然又是一大新闻,报纸、电台又大肆报道一番。就这样,法国名酒白兰地借着艾森豪威尔的名气源源不断地摆放到了美国人的餐桌上。
  
  事实证明:好的事件营销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在知名度的提升方面,回报率都超过其他广告形式。
  
  薛枭----一位来自四川绵竹市汉旺东汽中学高二(2)班的普通男生,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将他埋在了废墟之下。当薛枭被救援人员从瓦砾下挖出来之后,面对摄像镜头所说的“叔叔,我要喝可乐”的话语,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的宣传也早已名闻天下。
  
  这是一起再典型不过的突发性事件,从受伤男孩的口中说出“我要喝可乐”,足见可乐在人们心中的受众度,如果此时相关厂家能够跟进,那么对于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形象以及市场占有率,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
  
  然而,在薛枭为可乐作了免费的“广告”之后,相关厂家却毫无反映:可口可乐没有、百事可乐没有,就连国产急需扩大市场份额的非常可乐也始终无动于衷。众多厂家坐失推广良机,从事件营销的角度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转发:可乐男孩与事件营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