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

从丰田厂汽车召回事件的开始,到现在刚到个把星期,但是每日新闻不但当作头条有了很多天,而且越来越多的名人因为使用过这些车中的其中一部,就把遇到的问题大肆渲染一番,大有落井下石的趋势。但是乐观的一方也更坚定了对厂家勇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决心的肯定。

的确,丰田厂因为这次事件的损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而且随着越来越多问题的揭露,在形象上所受的损失更大。很多要买车的和将要买车的潜在用户必然会在考虑车型方面对丰田厂大打折扣。

问题是有的,虽然只是个案,但是,毕竟有过直接证据证明其事故的后果非常严重,所以才需要进行紧急纠错,而且是不惜一切代价。但愿不会因为这次错误毁掉已经建立好的良好形象和可靠的信誉。

其实,不论是厂家还是个人,谁有不会犯错误的呢。而且,因为凡是错误都有后果,会有很大影响,其中有些是可以纠正的,有些是无法纠正的。我们都希望不犯错误、或是少犯错误、至少不去犯那种无法纠正的错误。但是xx不犯错误理论上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什么事都不去做。

错误,通常可以分为主观上和客观上两种。他们表现出来可能一个是因,另一个就是果。比如,丰田厂的这次问题,如果主观上是为了偷工减料而形成的客观上的错误,那就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是,如果主观上没有问题,客观上出现的问题就另当别论。通常,这种客观的错误是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而解决的。

其实,分析错误的主、客关性时,还有其他的因素可以造成对错误性质判定的区别。从主观方面讲,对问题的理解和看问题的出发点会对问题形成xx不同的观念,甚至是xx相反的判定。比如汽车,当打价格战时或质量战时,会得到的结果xx不同,甚至相反。我们都有经验:原厂的零部件的质量应该是{zh0}的。我有一辆车,已经开了十多年了,车的大灯是日光型,即只要开车,日夜从来不灭,用到现在一直没有换过。但也有其他的车灯,换了{zh0}的还是用不了几年。这就是差别。据说,统一厂家,在美国、日本和中国三地出产的同样车型会有很大的质量差异。所以买车时不仅要货比三家,还要从性能上着手,看符不符合基本要求。

而判定客观上问题时,也还需要注意形势和周边环境对其的影响。因为,不同的客观条件同样会影响事情发生的结果。就像如果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对于在常态中作为使用环境而设计的产品就必然会出问题一样,问题的出现和发生产生了局限性问题,对于设计的要求就失去了正确判定的依据。

对人的错误也是一样的。看问题的出发点会使问题的表现得到极大差别。当年反右时揪出的右派,就是根据当时的大气候、用相对狭隘的判定标准得出结论、并加以严厉打击的。现在的事实证明当时的判断是错误的,可是毁掉的是一大批相对优秀的知识分子。那些当上右派的人或许一辈子、甚至牵连到后几代人就十分简单地被历史葬送了。可悲,但是也只能是无奈。纠错都显得无法挽回损失。

许多时候,当你不相信一个事实或一个人时,同你相信可以得到xx不同的判定结果,如果加上没有根据的事实,那很可能就会致他于死地。所以,在做出真正判断之前,还要三思,不可人云亦云。纠错必要,更要有正确对待的态度。

郑重声明:资讯 【纠错】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