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朝鲜好榜样

                             学习朝鲜好榜样

                               ——兼议郑智渊的“钱水艇”说

“钱水艇”一词,是童话作家郑智渊先生近日的一大发明。

2月5日,郑智渊先生在其《让所有“钱水艇”浮出水面》博文中写道,检方在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一个远房亲属家中的蓄水池中起获了文局长藏匿在水下的一艘“钱水艇”:其中有110万元人民币、57万美元和113万元港币”。他说,“受文局长藏匿在远亲家中蓄水池中的赃款的启发,笔者将未被发现的贪官统统称之为‘钱水艇’。”郑先生文章的主要观点有二:一是“中国还有多少钱水艇?”;二是“让所有钱水艇浮出水面”。这超乎人们想象力的“发明”,必然地属于郑智渊,属于诸如郑智渊这样有创作童话天赋的人。

其实,郑智渊先生在这篇博文中的诉求很简单:让“钱水艇”们把不义之财交出来。然而,细细一想,郑先生这一简单的诉求,其实并不简单,其难度系数很大。

“反腐倡廉天天讲,贪官污吏时时出。”此民间一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反腐倡廉的艰巨和人们对反腐倡廉的忧虑。的确,在反腐倡廉机制不够健全、反腐倡廉手段比较单一、腐败之风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若“让‘钱水艇’们把不义之财交出来”,“让所有钱水艇浮出水面”,虽不是天方夜谭,却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据我归纳,现行的反腐倡廉机制,无外乎有三种方式:

一是群众举报的方式。但凡腐败分子大都熟稔“民不告、官不究”之道,不到东窗事发,他们不会主动“自投罗网”;举凡贪官污吏大都心存侥幸心理,不到{zh1}时刻,他们不会主动“投案自首”。日前,中纪委、监察部公布了2009年查办的腐败案件,共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3743人,其中绝大多数涉案人员都是被揭发检举的。

二是以案查案的方式。文强这艘“钱水艇”之所以浮出水面,就是因为重庆涉黑案件牵连着。人民群众的一次次检举揭发,才使之锒铛入狱,否则他仍就神气十足地坐在司法局局长的交椅上。据检察机关指控,文强1996年至2009年单独或与其妻子周晓亚多次收受20多家单位和个人所送的财物1600余万元。另有1000余万元不能说明财产来源,共计2600余万元。公诉人出示的证据表明,文强在担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及司法局局长的17年中,工资收入总计是47.3万元,其妻子周晓亚的工资收入总计为34万元。这证明,群众举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是学习教育的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学习教育活动,以期党员干部提高党性觉悟,主动向组织交代自身存在的问题。事实证明,这种办法对于党性强、作风硬、为政清廉的干部来说,的确起到了立党为公、廉洁奉公的教育作用,而对“潜伏”在党内和政府内领导岗位上的“钱水艇”们而言,作用甚微,效果甚小。诸如文强之流何以“潜伏”在党内这么久?他们何以顺利通过了一次次的“学习教育活动”?他们撰写的“述廉报告”,又何以看上去很“美”,俨然是一名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在与学习教育活动以及防腐倡廉工作中偏重“自查自纠”,轻信“自我剖析”有很大关系。凡此种种,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那么,如何才能让“钱水艇”们把不义之财交出来呢?我以为,必须要对“钱水艇”们动真格的,来点硬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朝鲜党和政府采取的“更换货币,旧币兑换新币”的货币改革,对我们就不无借鉴意义。

抛开朝鲜推行货币改革的意识形态因素不论,仅就实际效果来看,他们推行的此项改革举得了巨大成功。据《国际先驱导报》等媒体最近的报道:去年11月30日朝鲜突然实行货币改革后,朝鲜用事实粉碎了外界的谣言。此次成功的货币改革,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zd0}的受益者,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各类聚敛财产的非法之徒。

当然,朝鲜此次货币改革并非尽善尽美,比如“100旧币兑换1新币”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但这是他们的“国情”。不过,他们要求兑换者必须说清“财产的来路”的做法,则是一大亮点,可谓“棋高一着”:凡是说不清“来路”的,一概收归国有,上缴国库。此举,充分表明了朝鲜政府打击非法敛财的决心和意志,同时也让原本就比较清廉的劳动党干xx伍愈发纯洁了。

应该说,朝鲜“币改”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尤其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实行的上述“三种方式”,不足以“让所有‘钱水艇’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种辅助手段,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非常规”措施,实施货币改革不失为强化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xxx曾教导我们说:“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动跑掉。”惟有对“钱水艇”们施以重拳,惟有对腐败分子保持高压态势,才有可能将郑先生“让所有‘钱水艇’浮出水面”的热切期待变成现实,同时也才有可能不让“钱水艇 ”永远停泊在童话的世界里。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学习朝鲜好榜样】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