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 [ i D 公社]

花样年华

回头,会看见历史,当我们感触记忆超过十年,就会对历史有更深的理解。或许不需要十年,我们只要回过头去看看3-4年前的产品,就足以让我们体会沧海桑田。

比如手机,其历史也就20多年,而不断的更新换代让人追赶地气喘吁吁。就在几年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热衷于画手机,各种创新的机构或者是新的使用方式的提出,但是现在,这种热情气氛已经变了。尤其在 iPhone 之后,发现已经没有拿来放置设计的空间了,因为原本发挥创造力造型能力的地方都被大显示屏给覆盖了,没有了键盘,没有了翻盖……似乎能做的就是做一个简洁纤薄的盒子,放一块显示屏,然后把创新的事交给软件设计师或者界面设计师就可以了,再也不能去绘制流畅的曲线,编织动人的曲面,刻画精致的细节……我们伤感了吗?

当然不会,因为之中,除非对工业设计的理解xx于“绘制流畅的曲线,编织动人的曲面,刻画精致的细节……”,这些对“造型”的字面意思的解释,设计师不是 Stylist。

等等,不是吗?我们所做的无非就是将需求、技术、愿望之类固化,一般这种固化以“形式给予”的方式体现出来,而设计追求独特的天生属性,那么 Style 就自然而生,所以设计师是 Form Giver 也是 Stylist,我们经常看到的说法是“设计师不只是 Form Giver / Stylist ”“设计不只是造型”,这种强调默认设计和造型的原生关系,但有时这一种强调也会让人对设计和造型之间的关系产生怀疑甚至刻意脱离。

我们回过头去看以前的产品,它们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一种风格到另一种风格,从一种样式到另外一种样式。如果我们拿起过去的一个产品,发现它的样式是如何的过时,尽管有的会激起些乡愁情绪,这就是对样式(style)追求的意义,因为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有进程的,而不是停留于一个平面之上的选择。就拿我们中的例子来说,比较 Unibody 式设计的 MacBook Pro 和 iBook G3,仅仅从样式上去比较也需要拉入“历史”这个参考面。

有时我们对着迷于对这种样式的追溯,比如身边的一个产品,它的外形是怎么形成的,比起功能上的追溯,它显得那么扑朔迷离,甚至于一个细节——诸如电脑电源开关上的蓝色LED灯环,它既有偶然因素比如设计师的表达,又有历史性比如一种风潮的印象或者说某一个成功产品的印象,所有这些漂浮不定的东西形成了混沌状的气氛,游离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我们不妨就从身边的东西——鼠标说起。

ideo apple mouse

网站上展示的他们的最早的设计,1980年为 Apple 设计的鼠标,也是{dy}只走向大众用户的鼠标。当时还不能称 IDEO,而是合并前的公司之一 Hovey-Kelley Design 的项目(Dean Hovey 和 David Kelley 组建),而上图所示的鼠标并不是{zh1}走向市场的设计,而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方案。关于这个鼠标的诞生过程,推荐阅读 Stanford Magazine 2002 年的一篇文章的详细介绍,从这篇文章中也可以了解一下当初的工业设计的生态,以及诸如快速原型 “rapid prototyping” 设计手段的起源。

这个设计项目为鼠标的今后发展定下了很多基调,比如 “rib cage”(卡扣结构),由于塑料件上有很小的功能特征形状,而当时难以找到能生产这个零件的厂家,所以这个鼠标也促进了塑料模具设计的发展。

从上图这个鼠标设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设计上的 Style ,就是那个台阶面(为了和 Lisa 键盘相呼应,在最终的产品上并没有出现),类似这样的台阶面设计的样式在今后的很多产品中都能见到,包括现在我们周围的产品,它并不是出自功能上的需求,或许是因为设计师的追求独特的内驱力,或者说是追求记名而驱使(因为当时并没有其他商业化的鼠标),或者是设计师受其他产品的影响(比如上次看到过这样的造型觉得很新鲜)……至于原因到底是如何我们就很难知晓,但是我们的设计却一直被这种追求所围绕着,我们将这些个 Style 称之为“花样”。

对今后鼠标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不只是这个鼠标,还有另外一款 Apple 的鼠标。

ADB Mouse II

ADB Mouse II,Apple 1993年推出的新鼠标,与此前的鼠标相比发生的很大的变化,此前的看上去就像用一块木头削出一样,方方正正和肥皂盒一样,而这一款 ADB Mouse II 通体圆润的,出现了弧面,带来了亲和力。今后我们看到的大众型鼠标也就差不多是这样子了。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改变呢?我们不妨可以看看同一时期的其他产品。

nokia 1990s

Nokia 90 年代初期的产品,我们似乎也发现产品开始变圆润,像 Nokia 1011 那一时期流行的机子,在Mic受话器部分出现了突出的弧面,这一处的“花样”设计也流传非常广。上图截取自,Nokia 的产品历史线。

vw golf mk2 mk3

大众高尔夫,前面是 Golf Mk2 (1985-1992),后面是 Mk3 (1992-1998),同样在这一时期圆润了。你可以接着查其他品牌的汽车,都可以发现都在这几年中更新换代,而且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圆润了,曲面多了。

可以扩展到其他产品上,比如日本的电子产品,都在90年代初期在造型上出现了改变。

是什么促使了这个变革,我想很多人都会下意识想到几个东西: CNC、CAD/CAM、PC…… 在 Heinrich Arnold 的 The recent history of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and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中()我们在里面可以看到1990年代初,CNC 迎来了第三波高潮,因为 CNC 开始向 PC 平台转移。NC 数控机床起始于1950年代,同样也是受二战带来的影响(包括其他无数的科技创新),美国{dy}届技术创新国家奖章中获奖者有我们熟悉的 Steve Jobs 和 Steve Wozniak,因为他们发展了个人电脑(PC),同时也包括不为大众所熟悉的人其中包括数控机床的开创者,被誉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之父的 John T. Parsons。在90年代,CAD/CAM软件开始扩展,NURBS在1989年出现在了SG工作站上,这一切综合使得设计和制造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针对大众的产品上。

关于 CAD/CAM软件发展可以阅读 David E. Weisberg 的 ,你可以免费下载这本书。在这本书的开头说到:CAD 行业是一种“cowboy culture” 牛仔文化,牛仔们不断征战沙场,从来不会退休,也不会写他们的回忆录,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哥闯荡江湖不写书,哥不在意江湖上有没有传说”。回到上面关于 Apple 鼠标的Stanford Magazine 那篇文章,文中也说到那些不求功名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这样的故事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激励,或许是更脚踏实地,或许是更热爱自己的职业,试想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产品的背后都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前行者,就如我们说的“花样”,或许就是一个设计师影响另一个设计师这样传播而开的。

那些“花样”

something about style

“花样”(style)即可以是很模糊的比如风格,也可以是很具体的比如细节设计,如上图所标示的。Nexus One 的 Unibody 式设计的腰带,Nokia N97 的 logo 铭牌,Intel Reader 的按键,这些设计可以说和“必然性”()相去较远,Nexus One 的 Unibody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一种独特的样子。这些“花样”有时是产品潜在的一个亮点,或许有些谄媚或者肤浅,但确实能吸引人,在我们身边的产品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设计之处。

这些“花样”的设计一直都伴随着设计师,因为它受制于你对产品的理解和偏爱。{dy}次认识到“花样”的美妙,会觉得设计进一步了,当开始厌弃这样的“花样”时,会觉得又进一步了,当对“花样”又开始了一种新的认识,还是进一步了,如此不断前行。

early frog design

Frog Design 的早期设计,为 WEGA 设计电视以及 Apple IIc,在为 Apple 作的一系列设计中,确立了“雪白”设计语言,以及另外一点,就是对散热孔的细致刻画。Hartmut Esslinger 带来了一些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语言,在 Frog 早期设计中包括那个时代的产品设计中很明显,基本型加上非常理性的构成布局。而在我们开始认识设计的时候,总是从装饰这个主题开始的,但也知道设计并不只是装饰,所以散热孔之类是最直接的起始点。

HealthBuddy

IDEO 1998 年的一个设计,按键和显示屏之间的凹面,估计是为了将按键和显示进行匹配,这样的“花样”也是在很多带显示屏的产品中可以见到,很多都发展成单纯的装饰。同理非常广泛的就是一些按键面板的设计中,按键周围的细节设计,比如两个功能相配的就用两个相融合的圆圈起来,等等,很多都是用一些并不强烈的功能指示性来为自己的“设计就是装饰”作解脱。

idea style

这样的“花样”到处都是,而且不断相互影响,比如一些获奖设计对学生的影响,上面从 IDEA 中随便选出一些,很多“花样”的设计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影响{zd0}的我觉得就是把不断看作品集当作学习的人。

sketch carl liu

上图估计人人都认得出, Carl liu 的手绘,当 Carl liu 的手绘开始在网络风行之后,不仅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这一种风格的手绘,甚至连设计都差不多,比如播放器就有好多就是上图那样的。手绘过程中,无意识行为占的比重很大,像手的习惯性动作一样,这些无意识的“设计”最终通过“花样”显露出来。

……

“花样”在我们周围产品中无处不在,去体会把玩猜测这些无名设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郑重声明:资讯 【“花样”年华· [ i D 公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