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家
■新闻背景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与汶川紧密相连的茂县也变成一片废墟,这里的孩子面临无处复课的艰难。长春市解放大路学校与茂县政府联系,愿意接纳200名孩子到学校读初中,承担所有费用,“孩子不需要带一分钱,只要来人就行。”
2008年7月4日,200名来自茂县的孩子先后分5个批次,踏上了飞往长春的班机。他们流着眼泪告别了爸爸妈妈和破烂不堪的家园,将在遥远的北方城市度过中学时代。
■时间:2010年1月8日
■地点:长春市解放大路学校
7点,老师将200个孩子全部叫醒,“准备回家!”
这是孩子们地震后{dy}次回家,个个归心似箭,很多孩子早在前{yt}就收拾好东西,兴奋得睡不着觉:“真个太想家咯!”
食堂里准备了热气腾腾的芹菜馅儿饺子。上车饺子下车面,师傅们早早将饺子包好,给孩子们送上了最美好的祝愿。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学校派了3名汉族老师、9名羌族老师、1名校医随行。
寒假结束前,这些孩子将回到长春。
{dy}部分 回家
“我现在可是度、秒、如、年啊!”
1月8日10点,天空下起了雪,孩子们离家553天后,{dy}次踏上了回家的路。他们要乘火车前往沈阳,再转乘快速列车到成都、回到茂县。
老师于忠江联系沈阳铁路局在沈阳火车站开辟了绿色通道,让孩子们不必再次进行安检等手续,直接登上回家的火车。
“昨天晚上,我们在宿舍里兴奋极了,一直耍到今天2点多才睡!”14班男生何勤思操着四川话对记者说。
提起回家,他不时露出两颗小虎牙,兴奋之情跃然脸上。
17时,孩子们在火车上吃了{dy}顿饭——方便面、火腿肠加鸡腿。
“你现在肯定理解不了我的心情,我现在特别想看到爸爸妈妈,这个车还是太慢了,要40多个小时!”何勤思还没有把方便面咽下就急着说话,差点噎住。
于是,他先把面顺进肚子,又一字一句地说:“要知道,我现在可是度、秒、如、年啊!”
躺在上铺和中铺的同学们接下话茬儿:“要得(是的),要得!”
这个夜晚,成了不眠之夜。6个车厢里的学生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伴随着火车的咔哒声,他们分成几伙打起了xx、拉起了家常。直到第二天1点半,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到自己的卧铺,做起了回家的美梦。
“你们都搁那疙瘩嘎哈呢?”
9日清晨,孩子们起得很早,女孩忙着梳妆打扮,男孩忙着玩游戏。老师们开始合计到达茂县后的{dy}件大事。
“清亮亮的咂酒耶!嘿依哟勒松勒!哦嗬依呀勒松勒呀!请坐请坐,请坐哟!咂酒耶喝不完,再也喝不完的咂酒耶!”这时,一名女生用甜甜的声音哼出了羌族小调《清亮亮的咂酒》。
甜美的歌声感染了每个女孩,她们不由自主地唱起了家乡小调。看记者来了,女孩们有些脸红。一个女孩笑着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羌族人喝酒时唱的歌,我们羌族人干什么都可以唱歌,我们是一个喜欢唱歌跳舞的民族。”
“……你们都搁那疙瘩嘎哈呢?”这时,一句字正腔圆的东北话从一个女生嘴中脱口而出,说这话的是个地道的羌族女孩!
孩子们顿时笑作一团——这个时候,不管谈论什么话题,孩子们都能乐得一塌糊涂。
“如果我们回不了长春咋办?”
傍晚,从车窗能清晰地看见陕北窑洞,孩子们却没有欣赏的心情。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学生们略显焦急。
“老师,如果我们回不了长春咋办?”一个男孩趴在长春的带队老师赵玉琪的腿上,看着其他同学,若有所思。
“怎么会回不来呢?一定能回来,老师保证,你们每个人都能回到长春读书!”
“回家了,想长春;回长春,又想家!”学生默默念叨。
为什么会想念长春?
孩子们羞涩地回答:“因为长春人好,每次过节都有人看我们。长春的老师也好,对我们关怀备至!”
“没想到孩子们过得这么好!”
2010年1月10日11点10分,“乘客您好,您乘坐的K388次列车即将到达终点站,成都……”广播刚念到这儿,孩子们呼喊起来:“到家啦,到家啦!”
早已穿戴整齐的孩子们在车厢内排列整齐,只等车门开启的那一刻。
12点10分,火车飞奔了48个小时,行程超过3000公里,带着这200名茂县孩子,再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红黑相间的羽绒服、黑色运动裤、白色xx旅游鞋,拉着格子旅行箱,背上背着红书包,在成都火车站出站口,200个身着统一服装的孩子出现在人们眼前。
出站口外,几百名成都市民挤在这里张望。200个孩子排着队走到预先留出的空地上,没有人乱走乱动,安静地等待老师指挥。
人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真的回来咯!”“孩子们没给老家丢脸!”“长春人对学生真好……”
“昨天电视台报了新闻,说孩子们从长春回来了,我虽然不是他们亲人,但是我也想来看看,没想到孩子们过得这么好!谢谢你们啊!”一位成都市民激动地说。
第二部分 相见
“不认得咯,不认得咯!”
“你是长春来的老师不?哪个是我家的女子(女儿)?”人群中,一名男子拽住记者,操着生硬的普通话急切地问。闻声赶来的赵玉琪老师问了学生的名字,转身消失在学生的队伍中。
片刻,赵老师领着王娇巧和另一个女孩回来了。
男子又生硬地问了一次:“老师,我家女子嘞?”眼中闪着激动的泪光。
“爸爸!”王娇巧喊了一声,扔下了手中的行李,冲到他怀里。
男子一惊,顿时流下了眼泪,他将女儿紧紧抱起,口中不时感叹:“不认得咯,不认得咯!”
父亲陈双全一直紧紧地抱着女儿,女儿把头埋在父亲怀里,抽搐着。父女二人就那样抱着,久久不肯放手。
“我的女子我都不认得咯,走之前才那么一点点,现在都到我肩膀了!”陈双全说话时,仍然紧紧搂着女儿,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兴奋的笑。
老师们清点过人数后,将家长们送走,带上孩子直奔目的地——茂县。
“太想娃娃了!”
18时,天色渐暗,载着学生的客车开到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第八中学的院子里。几百名穿着民族服装的百姓眼睛盯着每辆车,急切地寻找着自己孩子的身影。
“这一刻盼得太久喽!”一位妈妈边擦眼泪边说,“原来听说3年都不会回家,太想娃娃了!”
18时10分,学生们下车了。家长与儿女,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抱xx哭。
父亲捏捏儿子的手臂,称赞儿子壮了;
母亲抚摸着女儿的脸,称赞女儿漂亮了;
姐姐在人群中抱着弟弟痛哭,说弟弟比自己都高了……
为了{dy}时间见到孩子,有的一家来了8口,围着一个孩子不停问这问那,每个人的眼中都噙着泪水。
此时的家长还不知道,孩子们即将给他们一个惊喜。
“谢谢你们咯!”
18时30分,家长们被请到学校会堂落座,两名学生穿着民族服装作为主持人亮相——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地方,但最美的地方只有一个,她叫做家乡。”
“生活中有太多幸福的感觉,但是最幸福的感觉只有一种,她叫做回家。”
动感的节拍响起,身着各种民族服装的同学开始了表演。热烈的舞蹈、高亢的歌声,引来老师和家长阵阵掌声。
“谢谢你们咯!他以前在家不唱歌,也不爱跳舞的,我很兴奋!我不会普通话,不知怎么表达!”一位学生家长兴奋地跟记者聊着。
当地气温只有零下2摄氏度,室内没有供暖设备,学生们穿着轻薄的演出服,卖力地演出。赵玉琪老师介绍,孩子们在长春演出时都有标准舞台,室温控制在22摄氏度左右。
“孩子们太懂事儿了,真的长大了!这么冷的天,一句苦都没说!”说话时,赵玉琪的眼睛一直看着正表演的孩子们。
第三部分 家访
“还是长春的教育质量高!”
“来我家做客吧!”演出刚结束,王娇巧邀请老师和记者到家里做客。
王娇巧的家在凤仪镇壳壳村,离茂县县城18公里。由于回去的人多,大家乘坐两辆出租车,我们和王娇巧先到寨子里时,王娇巧却认不出哪里是自己的家了。
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家门前“那座桥”。打电话向父亲陈双全询问,还是找不到,只好等父母一起回家。
后来我们才知道,王娇巧现在的家是地震前两个月买的,在羌族老寨子的最顶端,依山而建,没有住过就赶上地震。
一家人到家时已经是21时许,等在门口的姥爷见到王娇巧时,流下了眼泪。知道女孩回来,王家来了好多人。
和王娇巧一起回来的还有她的同学,在茂县和王娇巧相遇后就没分开,两个女孩有唠不完的话。
陈双全在羌魂歌舞表演团,平时在成都排练,在全国各地巡演。这回,他特意向团长请假3天,陪女儿和家人团聚。
一下回来两位亲人,王娇巧的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忙着准备花生、核桃、苹果招待大家。姥爷一会儿拉着外孙女唠嗑,一会儿仔细端详着,“长高了,变样了!”
王娇巧忙着哄姥姥、姥爷开心,抽空拿出成绩单给父亲看,外语成绩102分,爸爸开心地夸女儿,“女子以前的外语成绩不是很好,还是长春的教育质量高!”
腊肠、腊肉、青稞酒,这是羌族家庭过年才有的特色菜品。在王娇巧一家人看来,孩子的归来比过年还让人高兴。
王家地很少,由母亲打理,每年有4000元的收入。姥爷、姥姥不能下地劳动,哥哥还在成都一家酒店管理学校上学,全家靠陈双全每月1200元的工资生活。
陈双全说,地震时他们得到全国人民的援助,自己的女儿还在长春市无偿学习生活,为回报大家的帮助,宁可清贫一些也要留在歌舞表演团。过一段时间,他们要到吉林省演出,报达吉林人对孩子们的厚爱,“惟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心中的感谢之情。”
“你们不是老师,是恩人啊!”
15日,老师、记者一行5人,经过4个小时颠簸,到达茂县渭门乡渭门村杨金艳家。孩子母亲李树香忙热情地把我们请进屋。
冰冷的屋子里,一张简易的木床上放着课本和未写完的作业。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放在两只木箱上,地上还有一只取暖的炭火盆。
墙上,用粉笔写着:考试40元、xxx10元、体考12元、毕业志愿表2元、实验考试12元……总计392元。
这是啥意思?
杨金艳说:“这是以前家里的花销,爸爸回来的时候要给爸爸报账。”地震前,杨金艳的爸爸在修水电站,地震时他被永远埋在那里。
“现在,我再也没法和爸爸报账了……”杨金艳哭了。
这间房子是乡亲帮忙修复的,厨房里只有简易的灶台和一口锅。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病不起,因为经济困难,一直没到医院诊治过。
看到这些,老师和记者们鼻子里都酸酸的。记者将200元钱塞到了杨金艳的手中。“钱不多,先买些过年的东西。不要担心上学的问题,别让你母亲为上学的钱发愁。等回长春了,咱再研究下怎么帮你母亲治病。”解放大路学校的于忠江老师又塞给杨金艳200元钱。
“谢谢你们,你们不是老师,是恩人啊!”杨金艳的母亲说。
在场的每个人眼中都含着泪。
(相关视频新闻详见新文化网高清新闻频道 )
■记者手记
家是心的港湾,家在每个人心中一定是温暖的代名词。可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贫困。
这200名孩子中,有很多人家住在偏远山区,海拔接近3000米,下山就需要{yt}时间。当地居民主要靠种地为生,但由于山地陡峭、土地贫瘠,一般家庭6口人的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
在茂县,听得最多的就是对长春人的感谢;看得最多的,就是家家户户房顶上悬挂的国旗。家长们都说,孩子们有福气,要不是长春人帮助他们,这些孩子肯定有一大部分已经去打工了。要感谢吉林省,感谢长春人。
阿坝州茂县欧阳梅副县长曾说:“这些孩子虽然在长春只读3年书,但他们对茂县未来的改变是巨大的。长春对茂县是有恩的!”
让我们祝福这些孩子能茁壮成长,远离地震带来的痛苦,为家乡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