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基本技能技法_通勤职工_新浪博客

走进雅子世界(三)

一、朱文与白文

    学习篆刻先明白什么叫朱文;什么叫白文。百度解释朱文就是雕刻品上凸起的文字。印章上凸起的字,印文呈红色。也称阳文。明 杨慎 《升庵诗话·石碣阳镌额》:“三代钟鼎文有款识,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阴,刻之印章,则阳文曰朱文,阴文曰白文。”朱文即阳文也是凸字。白文即阴文也是凹字。下图雅子老师刻的三方印章:其中下面两方"回归"和"落落平生顿觉奢"印章是朱文。上面一方为柏杨先生刻的印章是白文。



二、介绍渡印稿的方法

    朱文印先用连史纸或拷贝纸,光面的一面在印石上,轻按四边显出印面轮廓。接着用浓墨(可将墨汁再次用墨块研磨)细笔(小衣纹,七紫三羊都成)写文,反转后重覆在印面上。因为纸半透明,可清晰地见到印文反映在印石上,便可以检查是否有歪斜之处。再就用微湿的棉花球在纸稿渗湿(不可用手指蘸水湿纸,以免印稿墨迹洇漫),然后在印稿上加层报纸,以吸去多余水分,用指甲盖在印稿上轻磨后,再揭下印稿即可。

白文印可参照上法,也可以直接写上印文。先用纸团蘸墨汁,也可以用碳素墨水代替涂抹在印面上(用毛笔涂墨汁时要马上用纸擦去多余的墨汁),再用铅笔起印稿,注意不要写成正文,可以用小镜子来检验写好的印文效果。上一节提到准备个小镜子,就是在写印稿和篆刻时用的。我们刻在印石上的是反字,而且是反的篆字,更不易识别,要想刻好印章,初学者是离不开小镜子的。

三、设计印稿

    要想篆刻一方好的印章,首先得写得一手好的字,要想把字写好,并写在印石上,还真的需要些工夫不得。

只见雅子老师拇指紧贴印石,拇指和食指、中指掐着铅笔,目测印石,画好四边框,又在中间打上田字,或根据词组、字的结构等分几个格,寥寥几下就画好了。老师讲这是木工的基本功。我照老师样子做,真是僵硬的不得了,手和笔都不听使唤。

接下来就是写字。先将印稿写在半透明或透明的纸上,反转过来再照摹在印面上。

    如果直接在印面上起稿,也离不开小镜子,时时照着看看印文效果,字得反正、大小、间距、结构等都要好好审视。

直接在印石上写反字,这必须具备相当的“反写篆字”的功力。写时要心静手稳,笔笔有力。雅子老师:左手持石,右手悬空写不成印稿时,就将印石放在桌上,左手垫在右手腕下书写。当需要刻大量的阴文(白文)印章是,也先在印面上涂一层墨汁,干后就可以刀代笔写成印文,再直接刻成一印。当然这需要在刻印前就“胸有成印”。

四、治印刀法

    切刀:以拇指、食指、中指紧握刻刀,无名指抵着石章,右侧面上指起平衡和辅助作用。运刀方向由外向内,或者由内向外运用臂向前推进。其刀角约60度,右侧刀刃切下,直到左角入石,粗文的笔画要重复几次才完成。



(切刀)

    冲刀:执刀如执钢笔,中指稍向前伸,无名指与小指抵住印石右上方,由外向内,其刀角为30度冲入印石。



(冲刀)

五、小故事

    雅子老师讲了个小故事:篆刻是文字艺术,要学习好中华文字,学习好篆字,还要细心认真。有一方印章“童心可爱”,将“可”写成“叵”。“叵”字的古汉语的意思是“不可”。不知作者不认识这个字,还是粗心大意,把字写反了。看来这个小镜子的用途还真是不小。



(童心叵爱)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篆刻的基本技能技法_通勤职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