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的“三大战役”“九点新政” - 朱大碌-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

绿色中国的“三大战役”“九点新政”

朱大碌

 

 

当全球首脑们还在为低碳经济斤斤计较争论不休时,中国应排除干扰,勇挑重担,主动争做低碳经济的急先锋,奋力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

 

因为对中国来说,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严重性,要远远超过美国、俄国等其它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13亿人口的中国更需要低碳经济。

 

美国人可以人均消耗3吨石油,人均排放20吨碳,可以拒签京都议定书,可以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与各国耍耍赖皮,毕竟因为有点本钱,能玩得起。

 

但是中国就难了,要想人均消费3吨石油、排放20吨碳,只能是白日做梦(全世界的石油都不够中国用)!下辈子都没有可能,根本玩不起。

 

即使别人不提低碳经济,中国也必须搞低碳经济,而且要大干快上,否则就来不及。

 

 

有人说搞低碳经济会影响发展,增加负担,还有人算出什么要损失二万多亿GDP,好像搞低碳经济很不合算。

不知道这些人算的什么账?

 

难道搞高碳经济就不影响发展吗?

高碳经济惊人的负面影响就不需要算账吗?

不算负面影响不等于没有负面影响,把对环境资源等负面影响算上,高碳经济的发展只能是负数。

如果高碳经济最终把人类引向毁灭,那么往黄泉路上奔,还要掐着秒表讲速度,岂不是太可笑了吗?

 

真正的发展只能是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既利环境又利民生,这样才能功在当代,福及子孙。只有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与之背道而驰不可持续的高碳经济,从长远来看则是假发展、真破坏!发展速度越快,对人类和地球的伤害越大。

 

 

低碳经济绝不是简单的“高碳经济+治理污染”(某些人的糊涂账正是这样算的),低碳经济必须从源头上遏制一次性能源、资源消费,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反复折腾的老路。

 

 

为此发展新能源,是低碳经济{dy}大战役。风电、太阳能、核电、水电的发展,对中国取代火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沼气、秸秆制气则不但可以取代天然气,解决子孙后代的用气,同时也为生态农业打下基础,从源头上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制服汽车、飞机这两个油老虎,则是低碳经济的第二大战役。为此中国可以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地铁、轻轨,大力发展电气化公路和电车、电动车(参考“无轨有线自由行电动车系统”),以取代大部分燃油汽车和国内航班的飞机。

 

第三大战役是环境治理、植树造林等。

 

 

中国可以端出一个60万亿人民币的绿色基金(国债),制定一个低碳经济十年计划,为三大战役各投20万亿人民币。

 

 

为了做到三大战役决战决胜,一些配套的政策法规必不可少。

1、      征收一次性能源税(含燃油、煤、天然气)、资源税(含土地、矿产、水)、环境税、xx税,废除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此举将大长低碳经济志气,大灭高碳经济威风。

2、      出租车、公交车、公务用车限定使用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电车,传统燃油汽车到期淘汰。

3、      禁止纸质媒体广告,所有报刊禁止登广告,禁止街头散发、张贴纸质广告。报刊向公众开放,谁有本事谁办,广告只能在互联网工商管理部门提供的免费网页上刊登(可节约一半纸张)。

4、      股市大门向阳开,不是低碳莫进来,高碳经济一概禁止上股市融资,银行xx也只能向低碳倾斜。

5、      农村沼气、秸秆制气村村通,每个村必须至少建一个沼气、秸秆制气厂。城市建筑规范除太阳能、中水回用必备,新建小区以及老小区改造也必须配套建设沼气、秸秆制气厂。

6、      城市加一层,城市建筑地面一层由政府征用,用作行人、非机动车道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机动车道采用高架或隧道上天入地,建成像高速公路一样的无平面交叉无红绿灯的快速路,用匝道直接连接周边单位建筑的停车场。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道行驶,彻底解决城市堵车问题。

7、      提高劳动价值(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消出口退税,人民币价值回归(兑美元2:1),对资源类出口征收高额关税,让高碳经济廉价出口资源“xxx”。同时免除进口资源关税,尽量利用国外资源。

8、      建立实名制{wy}银行账户(可与股票账户合二为一),个人凭账户自选一家银行办理存取款、xx等银行业务(类似股票交易只能选一家证券公司),不允许多家银行同时开户。此举将有力制止银行恶性竞争滥发信用卡、xx,同时也将有效遏制经济犯罪。在此基础上开发多功能身份证(将身份证、社保卡、xxx、公交卡等合于一身),每人只要手持一卡就可以走遍天下,逐步淘汰纸币。

9、国家建立大型连锁教育网站,所有教材免费下载,各类大中小学课本循环使用,彻底杜绝教材上的浪费。

 

 

这个三大战役、九点新政的十年计划如果能实现,中国必定会出现低碳经济大增,高碳经济大减的局面,而且增量要大大超过减量。

中国将在电动车、风电、太阳能、沼气、秸秆制气、互联网应用等领域xx世界潮流,夺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

届时所有高碳经济的转业人员都能获得新的稳定的绿色岗位,而且有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以至需要考虑将一些低端产业向国外转移。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妮妮
  • 个人名片 黄祖有
  • 个人名片 余荣星
郑重声明:资讯 【绿色中国的“三大战役”“九点新政” - 朱大碌-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