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 电 动
《中国改革》2010年第1、2期合刊 商业Business—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不易,也不应收窄到电动汽车一途
□ 钟师 独立汽车分析师
中国忽然在2009年荣登世界{zd0}的汽车生产国与消费国,举世瞩目。国内汽车产业成为拉动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支柱产业,地位仅次于房地产。在这个庞大“吸金”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在吸引着中外各路“淘金者”。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受到热烈追捧,其中,尤以电动车最为闪耀。
中国政府在产业政策方面向电动车倾斜,已是不争的事实;在2010年,更多的投资、更多的车商将向这个领域聚集。这是机会,更是一场赌局。
现在,“新能源汽车”一词已正式进入官方文件。2009年初,中国政府颁发的《汽车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提及“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2009年6月,工信部在首次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具体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简而言之,新能源汽车即指在燃料或动力系统上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有所区别的汽车。
传统汽车制造商现在面临各国政府的法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传统型汽车客观上确实大量消耗了宝贵的能源,也是制造各种温室气体、有害健康的其他气体和微粒的罪魁祸首之一。各国政府对这个庞大的产业爱恨交加,于是恩威并用、软硬兼施,一方面用节能、环保、安全三大领域严苛的技术标准和行政法规做绞索,越勒越紧;另一方面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消费端减免税等刺激措施,来推动汽车制造商往新能源汽车方向进发。
但通往{zj2}“零排放”汽车的征途漫漫,各条技术路径的难度都不小,究竟采用何种技术线路可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各国政府难以取舍;再庞大的汽车巨头,在财力上也难以支撑在多条技术途径上并驾齐驱。例如,通用汽车在推进雪佛兰牌的增程型电动车Volt商业化的过程中,迄今累计相关投资已达7亿美元;当初通用汽车研发生产{dy}代EV1车更是耗资超过10亿美元;目前做电动车最激进的日产汽车,为了在美国田纳西州工厂建设一家新锂离子电池厂和一条电动汽车总装线,需要想方设法从美国政府获得一笔价值16亿美元的低息xx。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之巨可见一斑。
过去十几年,全球汽车制造商已经把巨额投资撒在节能环保的道路上,未来还会更多。以德国为首的欧洲车企,在先进柴油发动机技术上独占鳌头;以丰田为首的日本车企,在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上傲视群雄;以通用为首的北美车企,在燃料电池技术上先领风骚。但是,清洁柴油机、混合动力和替代燃料等先进技术应用,都受到市场与地理疆界上的限制,任何一项先进技术都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做全球市场的几大跨国车企不能像以往那样一招打遍天下。所以,我们看到几大国际{dj0}车展上展现技术趋势的风向标,总是那么飘忽不定。
不过,最近的趋势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向电动车上靠拢。这不是车企集体无意识的行为,而是具有深刻逻辑的新豪赌。
压力一定会逐渐加码。欧洲的汽车排放标准将变得越来越严苛,从欧V、欧VI一直往上走;美国可能对车企施加CAFE(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公司平均燃料经济性指标)重压,比如要求客车和轻型卡车在2020年前从2010年的25英里/加仑提高至35英里/加仑,要求到2022年使生物燃料使用量增加至360亿加仑,到2025年削减汽油消费量35%——这些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对车企都是紧箍咒。对车企来说,在后十几年中若继续推出传统燃料汽车,同时使出浑身解数优化及改善内燃机技术,能否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法规仍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