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
将时间与天地凝练于盈寸之间
稿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0-01-06
摘要:取材自然的岭南盆景,尤其重视回归自然。对枝干的培育,对根的雕琢,对自然的师法,成为岭南派盆景的独到之处。
陆志伟(右)与其兄弟在修剪盆景。
岭南盆景吸收了国画的养分,师法自然,重野趣自然,轻人工痕迹。
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它是不断变化的。
谢荣耀
总第96期 候选名片95号
岭南盆景
提名辞
取材自然的岭南盆景,尤其重视回归自然。对枝干的培育,对根的雕琢,对自然的师法,成为岭南派盆景的独到之处。
索引
有人说,在被称为“岭南派”的所有艺术中,岭南盆景有别于其他,原因在于,与岭南画派、粤剧等相比,它一家独秀于国内同领域的其他派别。成长于千年花乡,岭南艺人对盆景有独到的解读,他们巧妙地借笔国画,以打造有生命的、立体的画,成为盆景界的佼佼者。当时间进入21世纪,广州百姓的盆景热逐渐褪去,艺人们又多了一层担心,未来的时日,岭南派是否还能继续领跑?
唯心
将光阴浓缩于一盆
世界很大,人总是很小,人心却是极难满足的东西。人想踏遍世界,饱览奇景胜迹;也想坐看沧海桑田,阅尽上下五千年。无奈光阴有限,时不我待,不等鞍马劳顿,踏破铁鞋,人便已近黄昏。
人终究不愿轻易言败,于是建造了世界之窗。它把历史名胜、自然风光、世界奇观、民居等等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缩微于一个公园之内,供人观赏品鉴。这样,不须舟车劳顿,即便走不完世界,也至少知晓了世界是何面目,暂且满足了好奇心。
犹记年幼之时,世界之窗往往是我辈之奋斗目标。家长往往许诺,“考到双百分,坚持做一个月家务,就带你去世界之窗玩”。于是,为了这一个目标,起早贪黑地学习,洗碗,扫地,当玩伴们喊杀的声音穿破庭院大门,尚在劳动的我只能挥舞手中的扫帚,把每一个角落细致地清扫干净,以免被挑出毛病。
终于,获得了那次机会,去到那向往已久的地方,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我看到了金字塔、罗马剧院,还有赤身裸体的大卫雕像,那些从未见过的景观,竟使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甚至一度发出感叹,可以来此一趟,再多扫一个月地都值了。
据说,在一个世纪之前,玩盆景还不叫做玩盆景,称为“玩古树”,所有人都把盆中的这棵树,按照预定的比例数字,制作成古树的模样。
操作这个有关岭南盆景的广州名片时,我一度想找一个象形物,来诠释盆景的含义。当看到小小盆中,那棵小小的、布满伤疤的松树,俨然黄山边历尽沧桑的迎客松,便略微明白了一些。盆景的培植,无外乎通过人工的参与,让一棵小树在较短的时日内变身老树。这棵长在盆景中的树,事实上,正是一棵老树的浓缩。
“缩龙成寸”,在芳村的采访过程中,中国岭南盆景大师陆志伟用四个简单的字,很容易地解释了这一问题。
古人崇尚自然,摆一棵古树于桌上、于庭院,看上一眼,也恍如回归自然。又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仰头,或曲折,或弯腰,且它还能顺应人的摆弄,根据个人的审美和处理,变换它的姿态。把玩久了,置身其中,既陶冶性情,也能悟出玄黄哲理。于是,这一盆中,也能读出许多。
缩龙成寸,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要完成的光阴,聚集于一盆中,与儿时所向往的世界之窗,也算如出一辙。终究是你在一眼之中,阅过了成千上万,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
传·奇
起承转合 岁月雕成一首“无声的诗”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文人雅士奇工巧匠们花上数十年,缩龙成寸,将时间与天地凝练于盆景这盈寸之间。盆景因而有了“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的美称。
起 最年轻最不守“规矩”的流派
据《广东新语》记载,明清时盆景已盛于广东。广州人称盆景为“树仔头”,“玩古树”即为玩盆景。玩古树得非常讲究章法,树体该转多少个弯,在哪里转弯,均如尺子丈量般严格要求。佛山的中山公园内,还原汁原味地存有一棵百年老古树。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出现了一批大胆冲破传统束缚的盆景艺人。他们师法自然,借鉴国画写意的画理和笔法,创作出着力于呈现自然野趣、轻人为痕迹的盆景作品。开风气之先的岭南盆景,逐渐自成体系。
承 xxx出访非洲时的国礼
岭南盆景真正成熟于解放后,名家涌现。孔泰初创作了“大树型”盆景,树干嶙峋苍劲,树冠丰满。海幢寺素仁和尚的“高耸型”盆景则是线条清瘦,不求枝茂。还有陆学明等,凭借鲜明的个人特点成为一方大师。
民间的爱好者也日渐增多。50年代,广州组建了盆景俱乐部,每年都举办盆景展览,每次参展作品数百盆。1960年初,首次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广州盆景艺术研究会。当时有会员几十人,多为商贾大户、知识分子。
1964年,更由广州市政府拨出专款,在流花湖畔一隅辟地3公顷建立“流花西苑”,它是广州{wy}以栽种和陈列盆景为主的官方公园,成为了“岭南盆景之家”。1964年,xxx总理出访埃塞俄比亚,国礼专门选择了孔泰初的雀梅《春复春》等四件盆景作品。岭南盆景名震江湖,遂与苏派、扬派、川派、海派一起成五足而立之势。
转 “xx”后流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内地岭南盆景停止了活动,度过了十年的低潮。精品盆景、资源纷纷流入香港。
“xx”过后,不少港澳商人回国购买盆景,盆景价格水涨船高,盆景成为社会上风传的致富之路。去清平路买棵树仔头,在自家阳台、客厅拿着剪钳摆弄盆景成了一时的风气。于是,盆景从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自娱自乐,流入到街市的柴米油盐中,赢得了各个阶层的爱好者。
岭南盆景迎来了它的荣耀时刻,鱼跃龙门化身国礼。1986年10月,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广州,亲手植下象征中英友谊的橡树,我方以西苑的一棵有60多年树龄的九里香盆景回赠。1991年,广州市政府选送一盆榆树盆景给来访的摩洛哥王储。
合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目前,岭南盆景从业者已达数万人,无论是市场还是技艺均达至黄金时代。企业家愿花数百万采购盆景收藏,岭南盆景也走向世界,美国西雅图博物馆、华盛顿国家树木园、加拿大满地可植物园等都收藏了一批岭南盆景精品。不少盆景师也涉足出口生意,但走的多数是“一年生”、“两年活”、几美金一盆的低价路线。一身技艺的岭南盆景若要与日本争夺国际xx市场,还有一段路要走。
现场传真
对于一些人,盆景是生计;对于另一些人,盆景是寄托
在院子、阳台或是顶楼置上两盆盆景,清早起床洒三五滴水,茶余饭后赏玩一把,修剪修剪枝头干尾,这些在现代人眼里作为闲云野鹤、大户人家消遣的生活,早在八九年前,还是广州普通人家的小日子,就如同现今行街,必买一束鲜花,盆景也是生活必要的点缀。
“岭南盆景?不就是广州的盆景么?”90后以前的广州本地人,知晓盆景的是大多数人。但如今,在没有阳光的阳台和没有顶楼的商品房套间,盆景不得不再次回归为少数人的风雅颂,也日益从民众的视线中淡出。如果极想一睹其容颜,可供观赏的地方,恐怕只剩得流花西苑和芳村花博园。
盆景里装着一家人的生计
时钟指向清晨6时,广州花博园岭南园艺的档主谭建文早早起床,开始张罗{yt}的工作。他是花博园近半百个盆景园主中的一个,租有4亩盆景园,种植盆景树800余棵。
工人坐在屋檐下,将买来成块的塘泥敲碎,用做盆景土。谭建文说,这些塘泥从中山买来,30斤一袋的塘泥,每袋10元钱,“跟大米的价钱差不多”。他逐个观察园内每一棵树的状况,有无生虫,是否需要施肥,工人浇水是否到位了,在泥地里长好的树何时可以入盆……像打理每一个孩子,他对每棵树的生长了若指掌。
一棵盆景榕树的枝条长够比例了,需要再次修整树形。有关盆景的审美,大多在于它的外形,所以修枝对盆景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工作,xx一项花费就可能是{yt},两天,甚至更久。一棵盆景树从整修到成形,需要修整多少次,谭建文也说不准,几十次的有,几百次的也有。他培植的多是大中盆景,一盆少则需要五六年时间,多则10年以上。从7岁开始跟着父亲做盆景,迄今他已做了40多年。这一片盆景园里,装着一家人的生计。
经济危机考验盆景新出路
与之不一样的是何广钊的盆景场,他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大多是小盆景。走进他的场,远远望去是上千棵成片批量生产的小盆景树,树形都出奇的一致:下粗上细,斜向生长,在腰际分出两道岔。场内工人介绍,出口到国外的多是小盆景,用于放置在桌上,洗手台等地的装饰,但内销的多是爱好者喜好把玩的大中型盆景。
去年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何广钊的盆景出口量减少有三四成,至今尚无恢复迹象。用谭建文的话来说,作为xx品出现的盆景,往往是{zh1}能赚到钱的,“人们只有当房子盖好了,花园修好了,走在院子里发现少了点什么,哦,可以添上两盆盆景。”
在花博园所售卖的盆景中,谭建文的产品属中上品,购买的多是慕名前往的企业家和爱好者。作为盆景的出口商,何广钊的盆景也一般是出售给国外的老客户。记者走访10余户盆景商,他们中有人会将自己的产品拍成照片,上传到岭南盆景论坛,以推广产品,吸引购买者前来,但极少有人意识到通过B2B或B2C等网络渠道来销售或开拓市场。
在盆景文化的普及中,盆景市场的影响功不可没。而花博园的盆景商中,绝大部分档主系花农出身,且年龄在40岁以上,他们已经习惯了先前的经营方法和销售模式,但网络日趋普及,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开始转变,作为传统岭南盆景的销售,是否也该掺入些新的元素。
30余名爱好者合租31亩盆景园
流花湖公园西苑的盆景园,建于1964年,作为官方设立的{wy}的盆景园,这里曾是最xx的“岭南盆景之家”,也曾在1986年因英女王伊丽莎白的到访而名声大噪,但如今已鲜见爱好者前往。在西苑盆景精品园,广州市盆景协会会长谢荣耀解释,西苑现在尚缺乏打理,但在亚运前,此处将被修复,并引入更多精品,重新作为岭南盆景的博览地。
西苑或少有人至,但另一处的爱好者聚集地尚还生机勃勃。在芳村花博园,有一处约31亩地的盆景园与别处不一样,它被称为盆景爱好者之家,系30余名岭南盆景爱好者合租下的一块地,供闲时打理自己的爱好。在园内,不时可以看到有车进进出出,那是前来“探班”的爱好者。在这里,既有传统工艺,也有许多别出心裁的盆景。记者看到,有两盆盆景别出心裁地被连接在一起,做成一个拱门,见到的人都不由得赞叹几句。
在园内,记者遇到一位80多岁的爱好者,他干脆在园内搭起了一个小木屋长住于此,专职打理这些盆景,“这里空气好,又清净,还可以专心打理我的盆景”,他对这样的生活显得很满足。
辞典
“玩树”:即“玩盆景”,系盆景爱好者口中的俚语。岭南盆景多以树为主题,所以“树”成为盆景的代称。
“树仔头”:广州话,即培植盆景树的树桩,是决定盆景外形的“先天因素”。
大飘枝:岭南盆景树干的造型之一,系岭南盆景泰斗陆学明开创。
传·承
盆景可以解闷解忧
◎讲述人:陆志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15岁入行,47年从艺经验,“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盆景世家第四代传人陆志伟见证了岭南盆景一路沧桑与荣耀。
陆志伟现在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到文德路陈家巷买树胚,在窄窄的小巷里,各式各样的树仔头摆满了一地。敦厚里的旧房以前被称作“树仔会馆”,一群盆景爱好者时常聚集于此,把衣服往钉满铜钉的石榴树上一挂,饮一口茶,往石条凳上一坐便是半天。
陆志伟却说盆景可以解闷解忧,他常叼着一根烟站在树边思考,将全部的精神放到里面去,期待着细微的变化令盆景得到升华。而烦恼时,拿着一个锤子去凿树,凿着凿着便不烦了。
陆志伟做盆景的理念却一直没变:师法自然,缩龙成寸,用蓄枝截干的技法加工盆景,减少人工痕迹。
因此,陆志伟对现在某些建议采用带枝技法的创新论调很不解,如果一味求快,舍弃了独特的蓄枝截干技法,那岭南盆景还有何特色呢?
同样困扰他的还有盆景制作场地的问题。盆景种植需要大规模面积的土壤,但土地价格的上涨,使得不少爱好者只能望而却步。
陆志伟常常会在大树边停下来,细细观察树木与其周边环境,思考一棵树的因果关系。陆志伟说他不会退休,盆景他会一直做下去。
民间语文
郭永卓(60岁,芳村东漖人,盆景种植人):老芳村人大多是从事花和盆景业,经济危机一来,外销的盆景立马就淡了,出口量至少减了一半。
谭焯文(27岁,广州白云人,从事广告业):我们小时候见得多了,90年代时,这是很普遍的东西,有钱没钱家里都会有一盆盆景,但是现在似乎很少见。
小李(10岁,广州芳村人,林风娥小学学生):岭南盆景就是广州盆景吧,外公经常一个人在楼顶做盆景,我比较喜欢花,不太喜欢跟他玩树。
评估报告
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
◎发言人:谢荣耀(广州盆景协会会长)
广州名片:与砖雕、字画、古琴等艺术形式不同,盆景是有生命的植物。在创作、保存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影响?
谢荣耀: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它是不断变化的,经多次甚至几十次的反复加工方能成型。故创作需时、定型时间至少也要十年八年,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一件作品也很普遍。而盆景的保存不能束之高阁,它需要日常维护,浇水施肥,修剪防虫,否则就会变形。因而对收藏者也有技术要求。
广州名片:中国盆景有五大流派,其中岭南盆景凭借什么自成体系呢?
谢荣耀:首先,岭南盆景有非常独特的技法:蓄枝截干。这与其他流派盆景以缚扎为主不同,它因树造型,令盆景看上去浑然天成。而且,关于技法岭南盆景有非常系统、完整的理论,有哪几种技法、怎么做都有详细论述,还在不断推陈出新中,例如垂枝就是后来研究的。日本、台湾等不少同行都向我们学习这一技法。其次,从形态上来说,岭南盆景吸收了国画的养分,师法自然,重野趣自然,轻人工痕迹。{zh1},岭南独特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树木四季均可生长,使盆景整体上显示出清新明快的抒情格调。
广州名片:目前岭南盆景的发展遇到怎样的挑战?
谢荣耀:首先是好的树胚越来越难找了,现在基本上都只能靠培育。其次,玩盆景要有场地,但城市里的居民家中很难有一个大阳台,一定程度限制了盆景走进千家万户。而土地租金的上涨,盆景师只得搬到偏远的地方去种植。而市民对盆景的审美已经提高了很多,对从业者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政府对盆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没有相关的政策和引导。
广州名片:现在是盆景发展的黄金时期,你认为一个理想的健康市场应该是怎样的?
谢荣耀: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市场上既要有一些小型的商品盆景,作为一般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又要有精品,精品可以保持一个较高的价格,从而保持一个艺术的高度。希望能有一个盆景博物馆,搜集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盆景保存。如果能与大学的科研机构合作,有专门的科技人员从事盆景研究,那就更好了。
广州名片:盆景源于中国,盛于日本。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占据了xx市场,而中国盆景走的大多是低价路线,空有一身技艺。我们怎样跟日本盆景竞争?
谢荣耀:日本的盆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它xx的使用、土壤的成分都非常讲究科学。我们往往是展览前才会修剪盆栽,但他们日常也有专人护理。而对待盆景的态度也是一丝不苟,参加展览的时候,领导都是穿着西装的。目前在国际上与日本的竞争更加是影响力上的竞争,岭南盆景的宣传还是太少了,需要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多参加展览。明年亚运期间,市政府计划与广州盆景协会联手在中山纪念堂举办国际盆景展览。2013年,将会在江苏举办世界盆景友好联盟4年一届的国际盆景会议和展览。
下期预告:
凉茶早已融入广州人的日常生活。俗话说,“广东三样宝:烧鹅、荔枝、凉茶铺”。凉茶作为岭南地区特有的、为广大市民所喜欢的饮品,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字义理解,凉即寒凉,茶即茶叶,合起来讲,凉茶乃用茶叶制成具有寒凉清热,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种饮料。
采写:刘雪 见习记者 李倩瑜 摄影:黄皓
感谢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