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不能动摇- 岳福斌-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

  

      摘要:少数发达国家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放大煤炭生产和消费的负面效应,鼓吹放弃或缩减煤炭的生产和消费。短短数年,中国大范围内刮起了非理性的新能源投资风暴。在条件不具备时,视太阳能为“全能”,让风电项目“发疯”,不计成本,不管效率,不仅新能源不能科学发展,还会危及传统能源的安全。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今后很长时间内还无法实现以新能源为基础,只有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中国经济才有可靠的能源保障。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将长期作为主要能源。近几年来,少数发达国家和无煤国家以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为由,极力主张广泛使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弃或缩减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以尽快进入无碳能源时代。在这一舆论导向下,我国也在大范围内刮起了一股非理性的新能源投资风暴。毫无疑问,发展新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必须科学发展,不能危及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由基本国情所决定,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广泛使用新能源以取代传统能源的条件,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

  

  一、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面临挑战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能源的支撑,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例外。上个世纪,全球石油年消费量从世纪初的2000多万吨,增加到世纪末的35亿吨,100年增长了170多倍;煤炭消费量由7亿多吨增加到近50亿吨,增长了7倍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速为8.9%。由资源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我国选择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战略,制定了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在我国,只有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经济发展才有可靠的能源支撑和保障。

      然而,在最近几年,少数发达国家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放大煤炭生产和消费的负面效应,鼓吹放弃或缩减煤炭的生产和消费。这一主张不仅得到一些无煤国家和地区的支持,而且也俘虏了我国个别地方政府和企业。其具体表现是,在经济、技术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大范围地刮起了一股非理性的新能源投资风暴,风能电场、太阳能电厂遍地开花。以风能电场为例,2008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将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由2007年9月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500万千瓦调高到1000万千瓦,时隔半年便整整调高了一倍。即使是这样,也赶不上风电的实际发展速度。截止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经达到1217万千瓦;按目前的发展速度,2010年底,有望突破3000万千瓦,是调高后规划的三倍!

      表面上看,新能源产业的超高速发展是好事,但如果认真分析则会发现,这并不符合能源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与资源赋存、技术、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相适应,而且要求确保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如果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视太阳能为“全能”,让风电项目“发疯”,不计成本,不管效率,这不仅不能实现新能源的科学发展,而且还会危及传统能源的安全和国民经济安全。

      在“大跃进”、“拔苗助长”式的新能源发展环境下,人们会从心理上产生煤炭生产应该减产的预期,从而会在决策上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新能源产业,这就必然影响具有可替代性的煤炭产业的投入和健康发展。客观地讲,我国煤炭产业基础并不十分牢固,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产业集中度低,小煤矿过多,安全基础薄弱,环境矛盾突出,运输瓶颈待解;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的发展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仍在持续的这场金融危机中,我国煤炭市场价格没有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而出现恶性下跌,这种现象看起来是好事,说明煤炭供给与需求较为平衡;但若从本质上分析,并不乐观!经济周期规律告诉我们,某一产品在经济复苏前价格坚挺,其在经济复苏后必然表现为短缺,即供给不足。我们担心,因能源发展资金过多流入新能源产业而导致的以煤炭为基础的传统能源投资不足,将会动摇我国的能源基础;在为期不远的经济复苏和繁荣期出现煤炭短缺,影响能源和国民经济的安全。

  

  二、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符合我国国情

  

      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原则上不再核准或备案建设风电设备、单晶硅和煤化工等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禁止落后技术产品和非准入企业产品进入市场,重点支持自主研发2.5兆瓦及以上风电整机和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及产业化示范,抑制相关行业过热的非理性投资。国务院的这张黄牌亮得好,亮得及时。好就好在有利于我国能源特别是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的继续贯彻实施,有利于及时刹住非理性的新能源投资风暴。

      在学术界,一些能源专家曾把人类利用能源的轨迹描述为“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我们不怀疑这一描述的正确性,少数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已证明这一规律的存在。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拥有的能源资源具有差别性,能源利用也并不处于同一阶段,因此,一个国家主体能源的选择,应主要依据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基础能源资源的供给状况,同时还要考虑该国的发展阶段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问题。

      我国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过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虽然总体上提升很快,但结构性的落后状况依然存在,表现出明显的高低并存和参差不齐;我们虽然卫星上了天,但发展新能源所需要的技术支撑力还不够,关键性技术设备还依赖国外。

      然而,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之一,而且煤炭资源丰富,保有储量超过一万亿吨,开采技术成熟,运销系统日臻完善。随着煤炭利用水平的提高,其市场需求量还在增加,很快将突破30亿吨。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同志近日在第九届中美油气工业论坛上说,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2%,石油占18.4%,水电占6.6%,天然气占3%,余下的1.8%是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其他能源。在这一国情条件下,可以肯定地说,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还无法实现以新能源为基础。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这一政策符合我国能源发展的实际,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万全之策。

  

  三、科学贯彻执行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

  

      众所周知,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从长久意义上讲,是不能永续供给的。生产煤炭的过程必须扰动地球,对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不可避免,而且还潜在着发生矿难的危险。如果有洁净、低碳的替代能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问题是目前无法做到这一点。坚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制定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在继续贯彻执行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时,还要讲究科学。具体来说,可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坚持依靠科技进步。xxx同志曾指出,科学技术是{dy}生产力。继续贯彻执行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行业科技水平,努力实现科技兴煤。

      2.坚持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继计划生育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又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其意义重大。在继续贯彻执行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时,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根本性要求。就政府而言,不仅要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进行规划,还有必要通过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手段推动能源资源节约工作。

      3.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dy}位。科学贯彻执行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要特别强调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包括安全发展。为做到安全发展,要尽可能加大安全性投资力度,尽可能详细地获取地质勘探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选择先进的开采方式、开采工艺,合理配备开采、安全设备,同时还要对相关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4.坚持文明、洁净生产。文明、洁净的生产,是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随着技术进步,粉煤灰、煤矸石等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已不断得到利用。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坑口电站,通过超高压输变电设施,实现煤从空中走;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煤制油、煤制气,实现煤从地下流;要千方百计减少煤炭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厂脱硫、除尘设备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如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等,都使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大量减少。实践证明,只要不断努力,煤炭的文明、洁净生产可以实现。

      5.坚持走煤炭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道路。坚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政策并不否定、排斥其他能源的多元发展。在确保能源安全,确保煤炭生产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要量力而行,适度发展有技术保证的新能源,做到能源发展多元化。

      在不可再生能源方面,主要是核能和可燃冰。随着我国核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核电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提升。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中就提出: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并有1800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2%提高到4%。适度发展核电,有助于改善能源结构。我国可燃冰远景资源量至少相当于350亿吨油当量,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但目前可燃冰开发利用还处于技术储备阶段。按照战略规划的安排,2006年~2020年是调查阶段,2020年~2030年是开发试生产阶段,2030年~2050年,中国可燃冰将进入商业生产阶段。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较大发展前景的目前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我国可开发利用的水能约为四亿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约一亿千瓦,随着时间推移,水能开发利用还将得到很大提高。我们反对风能“发疯”,太阳能“{wn}”,但并不等于反对风能和太阳能的应用和发展。国内风电发展要针对现在存在的风机国产率低、可靠性差和风电并网难等问题,有的放矢去解决。太阳能在国内很多地区得到了普遍使用,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技术进步和成本过高。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风桐
  • 个人名片 岳福斌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政策不能动摇- 岳福斌-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