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主板做工-ZOL博客

{dy}页:别被忽悠了 买主板怎样看做工用料

 浏览主板的评测导购文章时,

经常都可以看到有关做工用料的介绍,

而在各DIY论坛中玩家们讨论得最多的也是某某主板做工怎么样,

超频性能如何之类的话题,

可见主板的做工用料如何是许多消费者极为关心的话题。

  怎样的主板才能称之为做工用料好呢,

例如说某人打算买一块600元左右的Intel主板,

那么在符合这个价位的几块候选主板中,

怎样判断哪一块做工用料{zh0}才是关键所在,

因此本文我们也分成599元以下的低端主板

、699元至899元的主流中端主板、

以及专为米人准备的发烧主板这三个不同定位,

分别分析怎样看待主板的做工用料。

  在开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判断主板做工用料的一些重要因素,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各块主板进行具体的分析。

做工用料判断因素之一:CPU供电模块

  一块主板是否具有良好的超频性能,

与CPU供电模块有重要关系,

现在的主板普遍采用三相供电模式,

部分做工较好的主板会采用四相甚至更多相的供电模式,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每一相供电模块的负载相对较轻,

为CPU提供更稳定更纯净的电流。

一般来说,

每相供电模块至少会包括

1个电感线圈、

1个或多个场效应管及

多枚数量不等的滤波电容,

因此主要细心观察一下CPU附近,

判断主板采用几相供电还是比较容易的。

大众化的标准三相供电设计

xx主板上的5个场效应管,表示该板提供5相供电设计

  滤波电容是CPU供电模块的重要组成元件,

通常有电解电容和固态电容两种,

由于工作原理的不同,固态电容里面没有电解液,

寿命和稳定性都比电解电容更优胜。

外观上固态电容相对矮小,大多采用铝壳封装,电容上没有防爆槽;

而电解电容通常个头较高,顶端刻有防爆槽。

(注:防爆槽的作用并不是为了防止电容爆浆,

而是让电容爆浆时能沿着防爆槽释放压力避免造成更大破坏)

红色的是固态电容 紫色的是电解电容

  一般来说,xx主板倾向于使用固态电容,

而中低端主板为了控制成本通常采用电解电容,

或电解电容与固态电容搭配使用。

做工用料判断因素之二:内存供电及扩展性

  要让系统稳定的工作,内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玩家在超频时CPU时也会对内存超上一把,

因此内存供电部分也是消费者需要重点xx的部分。

用料扎实的主板在内存插槽附近通常都可以看到较多滤波电容,

而且在内存槽边上还有大量贴片元件,

而缩水的主板则只有零星几颗电容,而且精减了大量贴片元件。

  除了内存供电模块外,内存插槽的数量也很重要,

一些主板为了控制成本只提供两条内存插槽,

用户在日后增加内存容量时可能会遇到麻烦,

而用料扎实的主板通常会提供四条甚至更多的内存插槽。

内存部分用料比较扎实

内存部分用料较缩水

做工用料判断因素之三:主板的扩展性(各类插槽数量及是否支持双显卡)   

  除了部分低端的整合主板外,

一般来说大部分主板至少会包含一条PCIE 16x插槽。

现在有不少主板支持SLI或Crossfire功能,

因此这些主板一般会配置两条PCIE 16x插槽,

有些主板甚至会配置三条PCIE 16x插槽,

当然了在实际使用时用户通常只能使用其中一条(单显卡模式)或其中两条(双显卡模式)。

支持SLI功能的主板具有两条PCIE 16x插槽

  虽然现在大多数主板都整合了声卡和网卡,

但仍有很多用户需要额外安装其他的扩展卡,

例如电视卡、音质更好的独立声卡等等,

因此如果主板上PCI扩展槽数量太少,

也有可能给用户带来不便。

做工用料判断因素之四:主板散热设计   

  主板上发热量较大的部分有

CPU供电模块(主要是场效应管)、

北桥芯片,其次是南桥芯片,通过这些部分的散热设计也可以判断一块主板的做工用料是否扎实。

  低端主板为了控制成本,

在散热上也是采取够用就好的思路,

只为这三大发热部分配置简陋的散热片,

甚至有些主板只在北桥上安装散热片,

CPU供电模块和南桥芯片不采取任何措施加强散热,

这样的设计虽然也能让主板正常工作,

但在环境温度较高或者用户超频时,

很容易因为过热而死机,

还会缩短主板的使用寿命。

裸奔的供电模块

非常着眼的热管散热方案

  而一些用料扎实的主板,

通常都会为供电模块加上散热片,

而发热量较大的主板芯片,有必要时会采用风扇主动散热。

部分xx主板还会给这些部分采用热管散热,

不但效果好而且静音,外观看起来也非常养眼。

第二页:怎样判断599元以下低端主板做工用料

怎样判断599元以下低端主板做工用料

  通常我们把599元以下的主板定位为入门级低端产品

,综观市场现在入门级低端主板主要集中在C61、690G等整合主板及nForce500之类的低端非整合主板。

下面我们就以双敏U690GMS-DM2(690G芯片组,价格499元)和梅捷AMN500-RL(nForce500芯片组,399元)为例,

分析一下如何判断低端主板的做工用料。

双敏U690GMS-DM2

梅捷AMN500-RL

CPU供电模块

虽然是低端主板,但供电模块实在太重要,

因此在选择主板时也不能马虎,

虽然我们不太可能要求低端主板能有八相供电之类的豪华设计,

但标准的三相供电,红宝石(RUBCON)、KZG等品牌优质电解电容已经是我们能接受的底线,

对于采用已经过时的两相供电设计和杂牌不知名电容的主板,建议消费者还是敬而远之。

三相供电优质电解电容是消费者的底线

  事实上即使是低端主板,

也有一些产品采用了部分固态电容与电解电容搭配的方式,

这样的搭配可以在性能和成本上取得较好平衡。

固态电容与电解电容搭配

内存供电及扩展性   

  不少入门级主板都只提供两条内存插槽,

虽然这可能会给日后升级带来一些麻烦,

但目前单条1GB的大容量内存并不罕见,

因此这个问题也不算太严重,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编辑还是建议选择内存插槽比较多的主板。

只有两条内存插槽

  一般来说入门级主板的内存供电设计都比较简单,

通常采用单相供电,

只有一个电感线圈、一个或两个场效应管以及三四枚电容组成。

例如上图所示的内存供电模块就是典型。

  虽然这样的设计在入门级板是可以接受的,

但消费者在选择是还是尽量挑选供电模块做得较好的产品,

例如下图这块主板(梅捷AMN500-RL)的内存供电模块就做工相对好一些。

主板的扩展性   

即使是整合主板,至少也要具备一条PCIE 16x插槽才值得考虑,

否则日后想升级独立显卡时就只能换主板了。

主板至少要有一条PCIE 16x插槽

  至于其他扩展槽,一般来说有两条PCI插槽就已经基本够用了,对入门级主板不可能要求太多。

主板散热设计

  大多数低端主板芯片组本身发热量通常不算太大,

因此被动散热也可以接受。

做工较好的散热片的底部要厚实,散热面积较大,

当然如果有风扇主动散热的产品则更好。

第三页:分析699元至899元中端主流主板的做工用料

分析699元至899元中端主流主板的做工用料

  根据大多数用户的消费习惯,我们把699元以上899元以下的主板概括为主流级主板。

与入门级主板相比,中端主板的做工用料相对要好得多,

因为这些产品针对的是主流消费者,

这类消费者对主板稳定性和超频性都有一定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以映泰TForce550SE(nForce550芯片组,699元)

和捷波 悍马HI01(P965芯片组,899元)为例,

分析如何判断中端主流主板的做工用料。

映泰TForce550SE

捷波 悍马HI01

CPU供电模块

  无论是Athlon X2还是酷睿都有不错的超频潜力,

很多消费者在买回去后都会超上一把,

因此具备一定的超频能力是对主流中端主板的一项基本要求,

在这个前提下,CPU供电模块当然要比较扎实才行。

一般来说,大部分主流主板的供电模块都会有固态电容的身影

(至少是部分采用),例如映泰TForce550SE。

映泰TForce550SE的供电模块

  主流级主板至少采用三相以上的供电设计(包含三相)

而一些以超频为卖点的主板,

通常会在供电模块上下足功夫,

例如捷波 悍马HI01采用五相供电,

全固态电容,强悍的供电模块有助于提高主板的超频潜力及超频后的稳定性。除了在电源相位上下功夫之后,

好的主板的电容容量也普遍较大

(肉眼观察时可以看出电容的体积较大较高)。

捷波 悍马HI01的五相供电模块

内存供电及扩展性   

  对于主流主板来说,四条内存插槽可以说是标准配置了,

对于价格在600以上而仅配备了两条内存插槽的主板,则有偷工减料的嫌疑。。

四条内存插槽是主流主板的标准配置

主板的扩展性

  对于扩展插槽数量而言,编辑的态度是多多益善,一来便于有需要时安装各种扩展卡,二来如果有较多的扩展插槽,在硬件发生冲突时也容易调换位置。

扩展插槽多多益善

  此外如果主板芯片组支持SLI或CrossFire功能的话,

那么{zh0}能有两条全速PCIE 16x插槽。

当然了如果您确定自己对双显卡毫无兴趣,

那么一条PCIE 16x插槽也xx够用。

双PCIE 16x插槽

主板散热设计   

  一般来说主流主板都有较完善的散热设计,例如供电模块覆盖了散热片,主板芯片上加装了大面积的散热片或者主动散热风扇,这对于主板稳定性有明显的帮助。假如散热部分依然为被动散热,则说明设计厂商比较抠门。

捷波 悍马HI01的主板风扇

第四页:从做工用料来判断怎样的千元级xx主板才是物有所值

从做工用料来判断怎样的千元级xx主板才是物有所值

  xx主板通常都是价格不菲,是硬件发烧友的{za},对于这类主板来说,不但要有{jj0}的稳定性和超频性能,

而且主板的外观设计,特色功能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

下面就以华硕P5N32-E SLi Plus为例,

一起探讨一下,怎样的xx主板才是物有所值。

华硕 P5N32-E SLi Plus

CPU供电模块   

  六相供电、八相供电这类豪华至夸张的供电设计在xx主板中比较常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用户疯狂超频的需求,

另一方面扎实的做工用料也让人感觉物有所值。

例如华硕 P5N32-E SLi Plus就采用了八相供电设计,

每相供电均采用TRIO R27半封闭式扼流线圈和3个高品质场效应管。

xx主板采用八相供电也不罕见

  如果主板价格高达一两千元,而又采用三相供电的话,相信所有硬件发烧友都会嗤之以鼻。

内存供电及扩展性

  事实上相当部分的xx主板也和主流主板一样,只提供了四条内存插槽,因为四条内存插槽已经可以安装8GB的内存,已经是许多芯片组的{zd0}支持容量了,再多的插槽也没有太大意义。

P5N32-E SLi Plus的内存部分

  事实上xx主板往往会在内存供电用料及内存超频性能上下功夫,例如采用品质更好的固态电容组成内存供电模块,以及在提供更大范围的内存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功能等。

主板的扩展性   

  一般来说,SLI或者CrossFire双显卡支持是发烧级主板必备的功能,因此通常都会提供至少两条PCIE 16x插槽,例如华硕P5N32-E SLi Plus就提供了三条PCIE 16x插槽,其中蓝色的两条可以组建双16x SLI系统,白色的PCIE 16x插槽可以用作安装第三块显卡,实现多头显示功能,或者用来安装物理加速卡,这样的独特设计是主流级主板不可能具备的。

  一般来说,由于主板尺寸的限制,即使是发烧级主板,在提供了两条甚至更多PCIE 16x插槽后,也没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容纳更多的PCI扩展槽,但通常这类主板都提供了效果极好的音效芯片和网络芯片,而且相当部分功能都直接整合在主板上了,因此对扩展槽的需求反而不是太多,通常有两三条PCI插槽和PCIE 1x插槽就已经足够了。

主板散热设计   

  对于xx主板来说,散热设计不仅仅要考虑散热效果,还要考虑静音效果是否良好、外观是否够炫目等等因素,因为xx主板往往也是玩家用于展示个性的产品,平平无奇的外观是无法让玩家感兴趣的。

双热管散热方案

  目前相当部分xx主板都采用热管作为主板散热措施,这种设计可以同时满足散热能力和外观的需求,例如P5N32-E SLi Plus就采用了双热管设计,分别连接供电模块和南北桥芯片。

丰富配件和特色功能   

  丰富而独特的附送配件也是xx主板的象征,例如华硕P5N32-E SLi Plus就附送了一块SupremeFX高保真声卡,它可以提供比板载声卡更优秀的声音体验,而主板上也有一条PCIE 1x插槽是SupremeFX专用的,其他PCIE设备并不能接上去。

与主板配套使用的声卡

  事实上不仅华硕如此,像DFI、技嘉的xx主板也往往提供比普通主板更丰富的特色配件,以满足玩家追求{jz}的需求。

 

 


郑重声明:资讯 【怎样判断主板做工-ZOL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