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延边--中国大周帝国时期的奉献 |
发布日期:2010-2-10 11:27:06 浏览:8次 |
延边历史悠久,见《左传》昭公九年,周景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及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延边汉朝时属于汉四郡之玄菟郡管辖,唐朝曾属于安东都护府辖地。元、明时代,延边地区先后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努尔干都使司布尔哈图等卫所。延边地处美丽的长白山区,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54.8%,高原占6.4%,谷地占13.2%,河谷平原占12.3%,丘陵占13.3%,基本上是“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南、西北、东北三面向东南倾斜,以珲春一带为{zd1}。整个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梯度,山岭多分布在周边地带,丘陵多分布在山地边沿,盆地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和山岭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边境线总长75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 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 延边森林面积为32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79.6%,总储量3.52亿立方米。林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野生经济植物达146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800多种;有野生动物550多种,境内盛产的人参、鹿茸、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延边的大米、烟叶、苹果梨、黄牛等也驰名中外。已发现50多种金属矿产和40多种非金属矿产。黄金储量与产量在吉林省占有重要地位;石灰石储量达9800多万吨,居吉林省{dy}位;煤炭储量6.67 亿吨,现在年产量309万吨;石油储量经航磁测定在1亿吨以上。 2008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为21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7万人,占总人口的66.2%;农业人口74.0万人,占总人口的33.8%。人口出生率为7.44‰,死亡率为6.18‰,自然增长率为1.26‰。年末总人口中,朝鲜族人口80.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延边的大米是米中{jp}。这是因延边受日本海气候影响较多,形成了独特的低温性近似海洋性的大陆性气候。当地水稻生产周期长,光照积温多,每年只产一季稻米。延边的土地是由森林腐殖质、草炭加石英粉末构成,营养成分高,虹吸现象好,排水透气,所以雨天不涝,旱季水丰。这里的土地肥沃,光照时间主要在夏季,灌溉的水都是使用山上流下来的活水。田农使用的都是xx肥料,土地不板结,所产的大米饱满成熟、质地密实,做出饭来有粮香,吃到口中有咬头,不懈口。只要人勤劳些,在春季田野上播种下稻禾,夏季想着除除草,秋天就能获得丰收。加上当地多为朝鲜族,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独特的手工种植方法和传统的生产流程,使得延边水稻米具备了营养丰富、米质纯净、晶莹洁白、米饭油润的独特品质。现在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水稻栽培面积占全州水稻栽培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中“海兰江”牌大米是主导品牌。1985年农牧渔业中召开全国苹果梨的检评会,延边苹果梨被评为全国{dy}优质梨,出口香港等地,以其汁多果脆在香港市场上被评为“吉林甜梨”。 延边属边境开放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和省在资金投放和政策倾斜方面一直给予特殊照顾,被国家确定为民族自治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2001年国务院又批准我州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部分优惠政策。州内有一个{gjj}开发区,四个省级开发区。{gjj}珲春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与中俄互市贸易区、{gjj}珲春出口加工区形成“三区合一”格局,与延吉开发区等4个省级区,共同构成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平台.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开放,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联合国的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xxx于1995年6月第二次来延边视察时写下“开发珲春,开发图们江,发展与东北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题词。中国全国人大将推进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写进《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之中,联合国还成立了图们江地区项目管理委员会和图们江秘书处。2009年11月16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wy}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
为何中国历史上隋唐帝国前仆后继征战高句丽? |
发布日期:2009-10-20 11:34:08 浏览:88次 |
懂中国史的人都知道,在公元七世纪以前,中国东北的辽河以东和朝鲜北部,存在着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国——高句丽。这个神密王国,在隋唐帝国之前一直占据着中国边陲史的重要部分。可自大隋帝国之后,中国中央政权几个英名垂史的皇帝象着了迷一样发疯似地进攻这个王国,历经四代,终于将这个王国{zh1}消灭。征高句丽之战,历来被史家们咒骂为“不恤民力,劳师远征”,甚至被骂为“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是隋唐封建贵族对弱小国家赤裸裸的侵犯!更多人认为这是“毫无必要的征讨”。果真如此吗?翻开隋唐帝国史,征高句丽之战占据着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自隋文帝开始,中国就将征讨高句丽做为国家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执行,尽管多次面临失败,尽管可能导致国破家亡,可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精英们始终没有放弃一个战略目标:彻底征服和融合高句丽!其实中国的历史古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xx手”。他们散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朝鲜半岛。东夷人中有一个神话,说传说的立国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亲和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朝鲜,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1000余年,直到公元前1233年左右。当然,学者之间对于檀君神话故事的历史真实与否,还存在争议。 约在公元前13世纪商朝,领5,000余人出走进入朝商纣王的叔叔箕子因政见不合,带鲜半岛,全面引进中国殷朝的文化,建立朝鲜政权,成为了继微子启后的一大反对派势力,其势力范围在现在的长白山一带。周武王伐纣成功后,曾经去寻找箕子,后来在武王劝说下,箕子同意归附周王室。诸侯分封时,箕子被封为诸侯,其封国就在现在的朝鲜境内,向西与燕国接壤。史书上把它叫做“箕氏朝鲜”。此后的八百年里,箕氏朝鲜一直是以大周帝国的诸侯国而存在的。当中国周朝伐殷朝时,东夷人开始移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因为那里气候地理条件较好。因为他们保持着团结,中国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曾赞扬他们是大周帝国中最亲密友爱、恪守礼仪的子民。(备注:极具战略眼光,跑马圈地敲定中华帝国1,0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常年不懈--我想中国历史上大周帝国之所以非常伟大就在这一点上,当然这也苦了后来必须去巩固和加强祖先留下的辽阔疆域的隋唐帝国全体中国人。)
三是征高句丽之役是不是象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毫无意义”,是xx多余的,中国最终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不错,表面上看是得不偿失的。征灭高句丽让六七世纪的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数年轻的生命葬送在沙场,间接死亡的人就更多。灭高句丽后不过十余年,唐军又不得不从朝鲜半岛撤军,领土多让于新罗。征高句丽的实际效果表面上是看不出的。
贞观十七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取新罗四十余城,新罗危在旦夕,向唐朝请求援助。此时的唐朝,经过十余年的“贞观之治”,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于是唐太宗决定攻打高句丽,彻底解决这个由来已久的“顽症”。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残虐其民”、“侵暴邻国”、“违我诏令”为由,凭借“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的话语,说服了众人,于是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自己率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高句丽。唐军渡辽水,在初胜后,却在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八里镇营城子村)碰到了极善守城的高句丽人的顽强阻击。因为急于求成、用兵仓促,结果唐军遭遇失败。而薛仁贵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一战成名的。兵败后,唐太宗被迫班师,数万将士殒命沙场。唐太宗带着遗憾离世后,唐高宗继承了父亲遗志,任用文韬武略、成熟稳健的薛仁贵等将领,历经新城、金山、扶余、平壤四大战役,终于将高句丽消灭,并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自此,这场历经两朝四代、历时七十余年、先后出兵十余次的平定高句丽战争宣告结束。唐王朝统一高句丽的过程中和统一之后,又对高句丽人采取了内迁的政策。先后被迁徙到内地的高句丽人有近一半或三分之一强,约有23万—28万人,广泛分布于今天的北京、山西、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市。在唐王朝内迁高句丽人的同时,新罗也趁机掳掠和接纳了部分高句丽人,加上之后它采取积极向北扩张的政策,占据了部分高句丽政权的领土,约有不到十万(不到高句丽人总人口的八分之一)高句丽人加入到了今天朝鲜族先民建立的新罗政权中,成为今朝鲜族的先民,而其余高句丽人则散入靺鞨突厥等我国历史上的其他民族之中。也就是说约八分之七的高句丽人融入到了中华民族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