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粮食加工拒绝外资要要不得_仰望晴_新浪博客
郑风田:粮食加工拒绝外资要要不得





据 2009年07月10日华夏时报的报道,粮食加工业规划纲要已上报国务院,将扶持内资限制外资,规划期为2009年至2020年。


如果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果如这个报道所讲,我认为那是万万要不得的。主要的原因如下:



外资的渠道、品牌是我国粮食加工业业走出去的便利渠道之一。


前一阵子喊得最响的声音可能就是狼来了,要保卫大豆等等,其实大家喊一喊没什么,但要真是上升到政策层面,那可得千万小心了。


我国的粮食食品业在全球一直没有什么竞争力,主要的原因不是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好,也不是我们的成本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缺乏国际市场的网络渠道与经验。比如这些年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横行天下,主要的原因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生产,借助他们在全球的营销渠道,慢慢使中国的产品横扫世界,最终受益的是中国。因为随着时间的增长,消费者慢慢地接受了来自中国的产品。


同样的道理,食品类的世界竞争目前主要被美国、我国的台湾、日韩等国垄断,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生产成长很高。如果成功地把他们吸引到中国来,利用我国便宜的土地与劳动力价格,借助他们的全球渠道,把我国的食品制造也行销到全球去,该多好?比如百事公司在中国的沙漠里种植土豆,土豆种植不但让农民获益很大,百事借助自己在全球的网络,还把中国产的土豆输送到世界其他不少国家。同样的道理,正是日本与韩国的商人在山东合资种菜,才使我国的蔬菜横扫日本韩国。所以,不能只看到外资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


食品有一个很特殊的东西那就是食品安全,我国的食品一直难以走出去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其他国家以食品安全等贸易保护主义的名义横加阻拦的结果。而吸引外资进来,借助外资的渠道与品牌,这些隐性的保护就没有抵抗力了。所以单从这方面讲,我国的农业外资利用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与其他汽车、电子、玩具等行业相比,我们的农业吸引外资太少,这也是中国的农产品,虽然从量上许多产品都是世界{dy},但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市场份额极低,竞争力也十分有限。现在要搞食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但如果产品出不去,其竞争力就要大打折扣。另外食品加工业又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的保鲜、深加工、储藏等是需要许多新技术的。我国的相关技术研发又十分落后。未来的食品加工业规划搞这么一个限制外资,就等于我们闭关自守,自娱自乐,{zh1}的结果是难成大事。



巴西的咖啡、大豆与甘蔗乙醇之所以在全球有如此大的竞争力,最主要有外资的带动。


前不久去巴西参观考察,对巴西的农业在全球有如此高的竞争力感到惊奇。巴西的咖啡几乎占到全球市场的一大半,而巴西的大豆在全球与美国竞争力也不差上下,巴西的甘蔗乙醇也在全球{dywe}。原来想象的都是勤劳的巴西人民自我奋斗的结果。但与巴西的教授一聊,才发现xx不是那么回事。巴西的农民能有今天,xx依靠跨国公司在巴西大力投资的结果。原来巴西很贫困,也基本上不种咖啡,后来荷兰人来到巴西投资种植咖啡,使世界慢慢认识到巴西的咖啡很好,借助荷兰人在全球咖啡市场的渠道与经验,很快全球的消费者认同的巴西咖啡的美味。


而近年来巴西的大豆与甘蔗乙醇之所以在全球有那么好的竞争力,也xx得益于跨国公司的投资。美国的年轻农场主也嫌本国的生产成本太贵,不少人跑到巴西去买地种粮。正是由于巴西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大力吸引外资投资,借助于外资的营销网络与渠道,{zh1}使巴西的农业制造风迷全球。


我国的国有垄断公司过去满足于国内市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很不熟悉,更没有品牌、渠道与网络。我们xx可以学习一下巴西,借助于外资来打开国际市场。片面地呼吁国家阻拦外资进来,{zh1}只能是保护落实,让消费者多买单。更主要的是这样保护下成长起来的阿斗,在国际没有什么竞争力,在国内对老百姓欺,让中国的消费者以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以发达国家的价格来买产品,恐怖。



依靠全球资源是未来我国粮食安全长久解决之道。


我国的土地资源稀缺,如果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xx关起国外来搞,最终是难以持续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最宝贵的成功经验就是请进来,走出去。利用比较优势,吸引全球资源来解决我国的资源稀缺问题。粮食安全也一样,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粮食安全不再单纯地被土地面积所限。比如去年在山东寿光参观,发现不少西瓜、甜瓜、黄瓜生产,利用新品种,改变了过去在地上生产改向向上的空间生长,使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效率提高十倍。人们吃的瓜类、菜类多了,自然就吃主食少了。这些立体种植都是引进、吸引、消化的结果。所以我们还是在粮食安全上多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触,多利用他们的技术与思路,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评论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粮食加工业规划纲要已上报国务院 将扶持内资限制外资

2009年07月10日
22:17华夏时报


新规强调粮食安全{dy}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在未来的十年,我国将加大中央财政预算或新增投资,加快培育国有和民营加工xxxx,推高产业集中度,同时严格行业准入,健全外商投资及并购审查机制。这些条文将有望出现在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中。



7月8日,《华夏时报》{dj2}获悉,《规划》的编写提纲日前已报送至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规划期为2009年至2020年。



内资获益




《规划》指出,我国粮食加工业向主产区转移趋势明显,企业规模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涌现出一批粮油加工大型国有和民营骨干xxxx。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比如粮食初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产业链条较短、资源利用率偏低等等。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告诉记者:“我国大豆加工能力在7000万吨以上,但实际加工仅3500万吨。”




“不仅大豆加工能力严重过剩,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过快,大米加工业的开工率仅为40%。”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研究员马文峰也表示。




据了解,粮食加工业还存在着精加工水平低、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的问题。以稻米加工业为例,我国对稻谷资源的增值率仅为11.3,大大低出国际先进水平的15。




为此,《规划》明确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即粮食加工业的规模和效益持续平稳增长,提高健康全谷物食品与工业化主食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粮食及其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加快培育国有和民营加工xxxx、推高产业集中度”被列为重点。《规划》指出,要加大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形成一批基地、规模、产品合理,综合利用和节能的优质企业,提高粮油加工业集约化程度。




与之相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中央财政预算或新增投资,以加强技术改造,培育、壮大粮食加工业xxxx,加强对产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支持,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国家有关部门还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强全国性品牌建设。”该知情人士表示。



外资被限




《规划》还指出,大豆加工业外资比重和原料进口依存度偏高,跨国企业加快进入我国粮食加工领域,国内粮食加工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据国家粮食局内部报告显示,我国70%油脂加工厂是外资,80%大豆压榨能力为外资控制,我国进口大豆货源和实际加工能力都控制在少数几个跨国粮商手中。该报告称,外资油脂企业xx控制国内市场,压缩国内企业发展空间,并波及上游种植业和下游养殖业。更为严重的是,跨国粮商扩张的触角逐渐向稻谷等粮食加工业延伸。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国际战略投资集团进入我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市场,并购境内农产品加工、储存、贸易等企业步伐加快、影响渐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表示,“准确判断外资进入我国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影响,并予以恰当应对,既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也关系国内农产品市场稳定和经济安全。”




为此,《规划》在行业准入中特别提到了“外资投资与并购”,在政策法规方面则提出“健全外商投资及并购审查机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全面评估外资垄断对就业、市场和产业安全的影响,将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大豆、油菜子食用油脂加工等项目的限制性条款,暂停批准新增大豆加工项目。



安全{dy}




粮食加工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柱产业,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表述,发展粮食加工业,对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是,我国粮食应急加工体系尚未xx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规划》指出,要加强对大中型城市及其它重点地区粮油应急加工供应和储运等设施建设,促进粮食应急加工体系完善以及粮食产销区加工合作,建立粮食加工安全应急预警体系。




同时,《规划》还要求完善粮油加工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具体包括加快标准制订、完善监测体系、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增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等五项措施。




目前,生产和流通协调发展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规划》明确,要加快建立粮油加工业现代食品物流体系,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粮油加工产业园区。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发展壮大、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粮油加工产业园区,加快建立现代食品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开拓城乡市场;另一方面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建立加工企业与农户、生产基地之间的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郑重声明:资讯 【郑风田:粮食加工拒绝外资要要不得_仰望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