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共15万件,其中一级文物360余件(包括国宝级文物6 件)。馆藏中以满城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出土的文物最负盛名,之中的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发掘中{dy}次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玉衣。陶瓷类文物是河北省博物馆的特色藏品,特别是河北境内三大名窑----邢窑、定窑、磁州窑的产品各有风格、各逞其妙;另外,保定出土的一批元代窑藏瓷器也是馆中珍藏。自宋代至现代的千余件书画作品也是河北省博物馆的经典收藏,其中不乏名人、大家之作。另外,馆内藏书5万余册,有不少是明清善本图书,为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单位之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5月,其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曾更名为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该所是河北省{zd0}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是河北省{wy}一家具有国家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的单位,主要负责全省地下文物的保护 、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建国以来,河北省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发现了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出土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物,其中有不少是闻名中外的重大考古发现。
一、西汉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璧
高25.9厘米、璧外径13.4厘米。1968年满城陵山一号汉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
科学性强。制作玉璧采用了当时{zxj}的抛光和砂钻法工艺技术,研究成果表明,为了抛光玉璧表面,当时可能采用了“砂轮”和“布轮”等先进的打磨工具。
雕琢精细,艺术性高。玉质晶莹洁白,两面雕刻细密的谷纹,周缘起棱,璧的上端饰透雕双龙卷云纹钮,双龙相背,昂首曲身,张口挺立在壁缘上,体态丰腴矫健。自龙尾部腾起对称的双股卷云纹至上端聚作一桃形顶,顶部有一小穿孔,可穿系悬挂,造型生动,构思巧妙,线条流畅,雕琢精细,制作精美,为汉代玉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存世稀少。从目前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看,同类器型的汉代玉璧,只见此一件,弥足珍贵。
二、西汉刘胜金缕玉衣
长188厘米。1968年满城陵山一号汉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
科学性强。玉衣从玉片的锯片、钻孔、抛光、金丝的拔制及玉衣的整体编缀,都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制作工艺。锯片采用了“砂锯法”和具有较高效率的轮轴切割机械;钻孔采用“砂钻法”,有的小孔直径仅1毫米,足见其工艺之高超;抛光采用了“砂轮”和“布轮”等先进的打磨工具;金丝采用“抽拔”工艺制作而成,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了退火的热处理工艺,有的金丝横断面直径仅为0.08毫米至0.14毫米,足见当时拔丝工艺水平之高;玉衣编缀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了交叉式、套联式、并联式和结联式等不同编缀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构思巧妙,结构合理。玉衣是用金丝将玉片编缀而成。玉片为岫岩玉制作。上衣呈绿色,玉质莹润。下身为灰白和淡黄色。整体主要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共用不同形状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其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
存世相对稀少。玉衣虽然在江苏等地也有出土,但作为我国考古发掘中最早发现并保持如此完整的玉衣,并不多见。
三、西汉窦绾金缕玉衣
长172 厘米,河北满城县窦绾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窦绾和刘胜一样,死后也穿“金缕玉衣”,玉衣由头、上衣、手套、裤筒、鞋五部分组成,窦绾的二号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比刘胜墓出土的玉衣略微显小,头部除在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外,在头罩两侧还做出两个精致的圆形耳罩。与刘胜玉衣不同的是上衣的前片没有按人的体形制作,而是做成衣服的样子,上衣前、后片的编缀方法也与刘胜玉衣不一样,所用玉片一般较大,玉片之间不是以金丝编缀,而是以织物、丝带粘贴编结而成。从玉片背面保存的黄色织物编结痕迹推测,玉片原是粘贴在裁剪好的麻布衣片上,然后用宽约0.6厘米的细薄丝织物(可能是丝带)顺对角线作交叉的形式粘贴在玉片上,同时每片玉片四周也用织物粘贴。
此外,整个衣片的周缘也都用织物粘贴的方法包边,下缘的一道织物宽约2厘米,为朱红色。经过织物的粘贴之后,衣片上的玉片xx被编结成一整片,玉片之间的缝隙及未加修饰的边缘也全部被织物所掩盖,不但起了加固作用,而且产生了装饰的效果。至于其他部分则与刘胜玉衣相同,都用金丝编缀。玉衣全长1.72米,由2160块玉片组成,所用金丝重约700克。此文物保存较为完整,玉衣整体设计精巧,作工细致,可谓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为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金缕玉衣”复杂的制作工艺,精细的制作,反映了当时玉器工艺所达到的高超水平,故定为国宝。
四、西汉长信宫灯
高48厘米。1968年满城陵山一号汉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
科学性强。灯采用分铸法制作而成,由头、身、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六部分组成,可以任意拆卸。宫女身体中空,烟灰经右臂进入体内,从而保持室内清洁,是集实用与环保于一体的最早实物研究资料。灯上刻有“长信尚浴”、“阳信家”等铭文9处共65字,所以得名。为研究灯的使用和流传情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构思巧妙,艺术性高。灯的形象为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通体鎏金,宫女头上梳髻,戴头巾,身穿长衣,跣足,衣袖宽大。她左手持灯盘,右臂上举,袖口下垂成灯罩。灯盘可以转动,灯盘上的两片弧形屏板可以推动开合,用以调节灯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是集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珍贵文物珍品。
存世稀少。从目前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看,同类器型且采用鎏金工艺的汉代宫女造型宫灯,仅见此一件,弥足珍贵。
五、西汉错金铜博山炉
高26厘米。1968年满城陵山一号汉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
科学性强。制作博山炉,采用了石蜡法和错金工艺,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构思巧妙,艺术性高,炉身似豆形,作子口,盖肖博山。炉身的盘座分别铸成后用铁钉铆合,通体错金,纹饰流畅自然。炉座圈足作错金卷云纹,座把透雕作三龙腾出水面的头托炉盘状。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挺拔峻峭的山峦。炉盖的山势镂空,山峦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峦峰或骑在兽身上,猎人肩扛xx巡猎或正追逐逃窜的野猪,二三小树点缀其间,刻画出一幅秀丽的自然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在细部又加错金勾勒渲染,使塑造的景色更加生机盎然,是一件难得的旷世奇珍。
存世稀少。制作如此精美且采用错金工艺的汉代博山炉,从公开发表的资料看,仅见此一件。
六、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
通高42.3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19.4厘米。1964年保定永华南路一元代窖藏出土,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
科学研究价值高。青花和釉里红是我国元代的创新性产品,青花和釉里红对窑炉的烧制氛围要求不一,尤其是釉里红对窑炉的烧制氛围和温度要求更为严格,此罐将青花和釉里红两种创新性品种集于一器烧制,且使青花和釉里红的发色都达到如此精美,实属不易。青花呈色浓艳,聚釉处有黑褐色“锡光”斑点,系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烧制而成,是研究进口钴料的重要实物资料。
工艺水平高,时代特征明显。此罐体采用绘画、镂雕、堆贴等多种装饰技法,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时代特征明显,是元代青花瓷器中具有断代作用的标准器。直口,短颈,溜肩,上腹较鼓,下腹渐收至底,宽圈足,底足露胎。胎质坚硬致密,但不够细腻,胎色白,底伴有粘砂、铁质斑点和釉斑,胎釉结合处有火石红。通体施青白釉,釉层凝厚。纹饰丰富,层次清晰,主题突出,颈部绘青花缠枝菊花纹,肩部饰卷草纹和大朵如意云纹,云头内用青花地白花技法绘水波莲花,如意云头之间缀以折枝花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以双重串珠堆贴而成,开光内镂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花卉间杂有浓淡不一的绿色斑点,红、蓝、绿交相辉映,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下腹饰卷草纹和变形莲瓣纹。罐附覆盆形盖,盖顶置蹲狮钮,盖面绘青花莲瓣纹和卷草纹,口外沿饰青花回纹。
存世稀少,此罐发掘出土时有两件,另一件调拨故宫博物院收藏。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同类作品只有3件,还有一件由日本一私人收藏家收藏。
七、战国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
长55.5厘米、高22.1厘米。平山县三汲公社中山王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
器座以虎为主体,虎双目圆睁,两耳直竖,正在吞食一只柔弱的小鹿。小鹿在虎口中拼命挣扎,短尾用力上翘,始终无法脱身。虎后肢用力蹬地,前躯下踞,整个身躯呈弧形,虎的右前爪因抓鹿而悬空,座身平衡借用鹿腿支撑。整个器形构思巧妙而自然。虎、鹿皮毛斑纹均用金银镶错而成,生动逼真。虎的项部和臀部各立一个长方形銎。銎两侧同饰山羊头面,羊口即为銎口。沿两銎口直线相交,可成84度交角,接近直角,安上屏扇恰成曲尺形。整件器物表现出虎、鹿的动态和身躯结构,增加了器物的艺术效果。此物构思巧妙,铸工精湛,在国内十分罕见。
八、战国立凤蟠龙纹铜铺首
纵74.5厘米、横36.8厘米、环内径16.5厘米、外径29厘米。易县燕下都老姆台东采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
铺首为兽面衔环形。兽面浮雕,宽眉鼓目,锯齿状鼻,嘴角有锋利的勾牙,口下衔八棱形半环,半环下套衔环。兽面额中部浮雕一凤,凤翘首展翅而立,凤身左右各饰一蛇,蛇缠绕于凤翅,凤爪擒住蛇尾。兽面两侧边缘浮雕向上盘绕的蟠龙各一,左右对称。衔环上亦浮雕有左右对称的蟠龙纹。该器全身共雕塑七只禽兽,龙凤蛇颈首均突出于器面之上,通身饰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此器造型巨大,纹饰精美,出土于燕下都故城外最北的宫殿建筑基址———老姆台东30米,应为宫门所用。浮雕有如此众多的动物图案并如此巨大的铺首,实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九、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长47.5厘米、宽47厘米、高36.2厘米。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
因古人席地凭几而坐,所以也可将方案叫作几。此器方形案框,案面原为漆板,出土时已朽。其下方形斗拱,由四条神龙首承托。龙独首双尾,昂首挺胸,双前肢撑立,双翅聚于中间成半球形,双身向两侧盘环反勾其角。在龙身纠结处之间各有一凤,作引颈长鸣展翅欲飞之势。龙凤之下为一圆环形底座,座下环外两牡两牝四只梅花鹿等距侧卧。方案周身用金银错以艳丽的纹饰。此器造型复杂,各部为分铸后用铆接和焊接而成,有的地方曲度较大,是用接铸或失蜡法铸成。案框一侧沿口上刻有铭文十二字。此器整体结构繁复适称,铸造工艺精湛,动物造型姿态优美,生动细腻,堪称稀世珍宝。
十、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
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口径42厘米。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
鼎为子口内敛,上有云形钮圜顶盖,两侧有一对附耳,腹部稍鼓,中部有凸弦纹一道,平底,下为蹄形铁足。鼎壁与盖部云钮以下、足部以上,刻铭文77行,每行6字(盖上2字,腹部凸弦纹以上3字,以下1字),唯末行1字,共469字,是已发现刻铭战国铜器中字数最多的。内容记述了该鼎为王十四年所制,斥责燕王哙让位相邦子之,遭致国破身亡,颂扬自己的相邦司马,辅佐少君谦恭忠信,以及率师征燕,夺城数十座,扩大疆土数百里的功绩。告诫嗣子汲取吴国吞并越国、越国覆灭吴国的教训,要警惕周围敌国等。
此鼎铭文在战国金文中最长,在所有金文中仅次于毛公鼎;内容记述了中山乘燕国内乱,伐燕夺取疆土之事,可补史籍之不足;铭文构字秀丽,刀法娴熟;是研究战国及中山国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此器铜体铁足的铸造技法在国内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