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2 23:26:26 阅读3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IMOLD 数据准备:也就是将产品零件修改为符合模具设计条件(包括结构、拔模、方向等)的零件(衍生件)。具体步骤如下------
数据准备,数据准备(或编辑衍生零件、或拔模分析),
找到零件双击,输出项自动生成衍生件名称(可改名),
拔模分析,坐标原点定位,坐标方向设置,确定。保
存(衍生件一定和原件保存在同一目录下。原件修改
保存后,打开衍生件如果认可重建模型将实现单向改
变)并关闭。(注:结合拔模分析调整坐标方向非常重
要!)。特别注意:如果要分割一些面作为侧芯曲面的,
必须在型腔型芯分型前完成,即在数据准备时的衍生
件阶段完成,决不可在滑块设计阶段的还原产品模型
后分割,这样会导致无法用侧芯件“蚀”型腔型芯的。
而且分割草图{zh0}参照基准面绘制。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新项目,项目名(指IMOLD装配体文件名),调入产品(可用Ctrl键选取调入多个不同的衍生零件或其它零件),设定装配体工作路径(须建立工作目录如“××电水壶”),点击项目下的目录树中的衍生件xx其收缩率设定,鑲块除了默认的(型腔、型芯)外还可创建如侧型芯和斜顶等,还可点击“选项”设置一些项目信息(如设计者、模具号),同意。如果有多个不同的衍生零件必须重新“编辑项目”设定其它衍生件的收缩率,因为一次“同意”只能设定一个衍生件的收缩率。
项目储存: 项目储存,储存项目(注:设计过程中需经常储存项目)。可以关闭并可再进入“项目管理”打开项目。
分型设计: A 型芯/型腔设计,分形线,先点击“自动查寻”以 自动查找外内分形线(如果不对可删除再选取),确定;(也可选择“重设全部”,以手动方式选取。)
B 型芯/型腔设计,分型面,勾选“简单分析”,查找(这样在型腔型芯框中不必再选取),可点击爆炸图查看OK便确定;
C 型芯/型腔设计,工具,补孔(有自动等多种方法),确定;(注意:工具内有个“碰面”功能,是设定一个斜度和选择一些边线设计(如枕位等的)擦穿面的,完成后可利用工具内的“指定曲面属性”功能将其指定为补孔面或延展面等;工具内还有个“劈面”功能,是用来将一张曲面进行分割的。)
D 型芯/型腔设计,工具,延展面(放样:分形线垂直延伸至参考面;延展:延伸面尖角变圆角;延伸:延伸面尖角处保持尖角;角度延展:选择面定义拔模方向,输入拔模角度,选择延伸边线。)......,确定。注:①延展面必须大于(尽量大多点以利于下面G步骤的清理时可直接右键选取)下面创建的型芯/型腔;②延展面不理想可以使用曲面工具修改。
E 型芯/型腔设计,创建型芯/型腔,即模仁(注:重新打开装配体文件时必须通过“项目管理”打开才能xx,以下多个功能同样),点击“示意图”并展开“间隙参数”,先输入“间隙参数”再修改“参数”为整数即可。
F 型芯/型腔设计,复制曲面并分割出前后模,目的框中勾选型腔/型芯/或其它,工具框中会自动勾选到型腔面、补丁面和延展面(例如:不使用延展面可以取消勾选,然后在面选择框中手工选择补上)确认。
G 将衍生件分型面及其所有辅助分型项目清理(IMOLD特征管理器,展开产品模型打开产品,分模特征树 ,右键单击补丁面和延展面隐藏)。然后于装配体下可利用IMOLD工具条中的“眼”控制显隐。
H 可于后模的四个角位设置互锁特征:如在后模设置该特征(拉伸、拔模、圆角、镜像等),再“蚀”出前模。
模腔布局: 模腔布局,创建模腔布局,...确认。(还可编辑型腔布局...)
注意:多产品模具的布局------
① 必须以“原始产品”进行“衍生产品1”、“衍生产品2”、...(这样“衍生产品1”、“衍生产品2”等已是不同的产品,避免了IMOLD中相同产品不能连接的情况)。
② 必须用Ctrl键选取调入衍生产品1、衍生产品2、...。
③ {zh0}先布局再分型,不至于重叠在一起,利于观察。
④ 不同产品单独创建布局(然后单独分型),且距离参数和显示示意图不可用,需确定后重新进入“模腔布局,编辑模腔布局,型芯型腔组件框中选取刚才的组件,勾选示意图并输入距离参数(两者已可用),确定”。还可勾选“移动型腔”对产品个体作移动旋转等编辑,编辑对象必须在特征树或窗口中重新选取(原来框中即使存在的也要删除)。
⑤ 完成分型后必要时要对前模或后模进行“连接”操作(即共用一件钢料的情况):打开项目装配体文件,特征树或窗口中右键单击一零件,编辑,“连接”图标,选取欲连接上去的零件,确认。然后打开零件对连接过来的任何面进行右键“更改透明度”和“编辑外观”。
⑥ 一个产品出两个,两件料:一衍生件,分一次模,
布局即可;
一个产品出两个,一件料:两衍生件,各自分模,
连接即可;
两产品各出两个,一件料,四衍生件,各自分模,
连接即可;
两产品个出一个,一件料,两衍生件,各自分模,
连接即可;
浇注设计: 请注意如下问题----
A 大水口浇口类型----侧、扇形、潜伏、潜伏1、牛
角。
B 细水口浇口类型----点、垂直。
C 浇口位置点的选择可以用智能点工具辅助。参考点再坐标位移是智能点的创建方法之一。智能点是一种草绘点。可以在创建浇口和流道前先创建智能点。
D 主流道类型----线性、水平S、垂直S、水平样条、
垂直样条、自定义草图。
E 删除浇注系统尽量使用IMOLD的“自动删除”功能。
F 有多个衍生件的还要对浇口镜像等编辑,并{zh0}以{zh1}流道系统的流道为主体,对其它浇口和流道进行连接。
G 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后可以使用“型腔”功能对前
后模进行切除----装配体状态下窗口中右键单击
前模或后模,编辑,型腔,特征树中Ctrl键选取
浇口和流道零件,确认。
H 先创建浇口,再创建分流道,{zh1}创建主流道。
I 流道投影----勾选“3D投影面”,勾选“沿法向”,
Ctrl选欲投影到的面...。此功能xx圆形截面且
投影面是一张完整的表面。
因此正确的顺序应是----智能点,浇口,分流道,主流道...
模架设计: 模架设计,创建模架,LKM,公制,类型,型号,勾选“定义厚度”,厚度(框中可以选择厚度值、增加模胚板----设定一个值就会在示意图出现而零值将被隐藏、设定模具前后模胚间隙GAP、二次顶),应用,确认。
注意:① 模架中心会与布局(排位)时的原点坐标重合。调入的模架只可旋转不便移动,故欲作偏置排位时(例如一侧有行位有时就会作偏置处理),请在数据准备阶段小心设置坐标原点。
② 可以在模型树中将整个模架特征删除。
③ 可以修改厚度、尺寸、螺钉、扶针(回程针)等位置。
④ 工具:可以设置模架的透明度;可以xx多余的零部件(自动加载的模架中包含大量的零部件,它们的厚度为零,通常在设计后期确认模架不会再发生改变时将其xx);可以为A板B板或推板等指定材质;保存模架。
⑤ 模架边框XY默认余量(例如50mm)及其公差(例如5mm)的设置:IMOLD选项,模架库...修改后确定,下次调用模胚时会调入最接近此值的模胚。当然这只作参考用。
⑥ 大模胚板欲增加吊铃孔:打开板零件,画草绘点,插入标准孔,另一侧镜像孔特征即可。
智能螺钉: IMOLD特征管理器(特征树上方模胚形状图标),打开
型腔零件于其底面以边线偏距方式绘草图(边距如
10mm),IMOLD工具条,智能螺钉,增加螺钉,设定尺
寸、长度、定位平面、定位点(可建立智能点)或选
择草图(刚建立的草图),确定,再修改螺钉(通常改
长度)...确定。
顶杆设计: 顶杆设计,增加顶杆,选择装配体,顶杆名称(如顶杆1),供应商(FUTABA),类型(顶针、托针、扁顶针、推管),...,定义位置(使用智能点或草图),确定。对于一出二的旋转布局有时用到装配体中的圆周零部件阵列功能。
注意:
① 水口针的切除只能从顶面以拉伸切除的方式至水口分型面处,非常的不规范!因为水口针通常底下去一小段距离。(利用分模方法四可解决此问题,将冷料井设计为产品的一部分即可。)
② 可修改顶杆的类型和尺寸;平移功能包括复制(点对点和XY位移两种方式)和旋转(指自身的旋转);裁剪顶杆只能用衍生件作为裁剪零件。
滑块设计: ① 还原产品模型----
IMOLD特征管理器,展开产品模型,右键单击衍生件打开,分模特征树,右键单击衍生件,重设型腔/型芯面(取消了前面对型腔和型芯面的定义,还原为模型曲面,以免干扰侧型芯搜索定义。
② 选取侧芯曲面----
型芯/型腔设计,侧型芯面,选取曲面操作(方法有三种:角度和方向搜索;种子面和边界面搜索;手工选取。),爆炸观看操作(型芯/型腔设计,分型面,勾选简单分析,查找,爆炸图,取消实体、型腔、型芯,保留侧型芯,可以看到侧型芯面)。特别注意:如果要分割一些面作为侧芯曲面的,必须在型腔型芯分型前完成,即在数据准备时的衍生件阶段完成,决不可在滑块设计阶段的还原产品模型后分割,这样会导致无法用侧芯件“蚀”型腔型芯的。而且分割草图{zh0}参照基准面绘制。
③ 创建侧芯零件----
型芯/型腔设计,创建侧型芯,辅助面(即种子面,任点选一个侧芯面即表示选取了整个侧芯面,将加入到新建的侧型芯零件中),其他的面(可以选择其他的面加入到新建的侧型芯零件中),确定(即创建了侧型芯零件)。
④ 完善侧芯结构----
装配体模式下右键单击新建的侧型芯零件,编辑(如在模仁端面创建侧型芯的草图轮廓,这里利用“眼”隐藏型腔或型芯利于边线的选取。特别注意:如果侧芯在前模,请用后模端面作草绘面,因为这样就可以将后模和产品隐藏,反之用前模端面作草绘面...)...确定。打开新建的侧型芯零件(可以看到上面创建的侧型芯的草图轮廓),利用平面等工具修补侧型芯面(用作拉伸实体的裁剪工具...拉伸(使用创建的侧型芯的草图轮廓和“成型到一面”即缝合的侧型芯面)实体生成滑块头,然后编辑滑块头的拔模斜度等。
⑤ 添加滑块组件----
滑块设计,外加抽芯机构,通用(此方式相对实用),设定行位方向、行位底面和斜边顶面,类型选slider1(slider2是行位座有尾板平前模胚面但斜边不在尾板),组件框中选取SLIDE(还有PIN,WEDGE)并点选“示意图”,展开“选取尺寸”,参数框中勾选欲修改的选项并键入新值(LH值可控制斜边的出入方向的位置;A值是行位斜度与斜边斜度的差值。),设置行位角度和行程,确定(行位组可能会移到相反的位置,此时继续下面步骤),窗口中点击行位,展开其目录树下面的配合,右键单击有问题的配合,编辑特征,点选“反转尺寸”,确定,确定;然后继续编辑另一个有问题的配合...;可以继续手工修改行位及斜压块形状...;可以添加压块(滑块设计,增加附件,窗口中点击滑块,类型选Guide,子类型选左右压块,确认;可以在装配体中编辑拉伸添加长度;可以在窗口点选压块,展开其目录树,再展开其配合,通常找到{zh1}一个配合编辑其距离可以实现前后移动。)
附:行位座有尾板平前模胚面且斜边又要求在尾板的方案处理----
A)行位高度设置平前模胚面,斜面缩小到1mm(目的将斜面变成倒角);
B)斜边利用特征向外移动(A、B两步骤保证了自动设置的斜边的行程);
C)行位座斜面嵌入前模胚部分手工创建;
D)斜压块与前模胚连接,高出部分减掉(目的是消失前压块)。
⑥ 创建相蚀型槽----
IMOLD工具,开孔管理,选择,选被开孔零件({zh0}选一件,通常别太多),选择开孔零件(别选太多),点选“去除”,确认。(特别注意:前后模框通常使用拉伸切除。)
斜顶设计: ① 装配模式下,显示管理器中设定只显示型芯。
② 打开型芯零件,建立一个决定斜顶下巴位的基准面,并在基准面属性的名称后加括注“斜顶下巴”。
③ 基准面上作草绘线,线长(要记住,下面有用)决定斜方宽,线上草绘中心点作为斜顶放置参照。顺便测量倒扣距离(决定斜顶行程)并记下。
④ 内抽芯设计,加内抽芯机构,通用,设定抽芯方向、抽芯原点(参照草绘线的中点)及后移距离,组件框中选PILLAR,点选“示意图”,展开“选取尺寸”,设定斜顶宽度(W)及厚度(T),输入角度及抽芯距离(倒扣距离加1~2mm)并留意自动计算出的顶距(即斜顶顶出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否则要调节角度),确定,继续设定组件框中PIN、BASE和WPLATE的长度值,调整配合(参考滑块设计的放置)至适合位置,退回装配模式。
⑤ 修剪(内抽芯设计,裁减斜销,勾选“实体”项,确定。)并完善斜顶头(点选斜方,编辑,斜方下巴基准面作草图往上拉伸实体或抽芯方向上作草图拉伸实体,必要时可加设基准面,其属性名称可括注“斜顶头”,拉伸深度可采用到面方式,具体可于模型树中展开型芯,选择其下的CoreSurface-knit分型面。)。
⑥ 斜顶头侧面设斜度(通常先于下巴位画草图,利用模具工具的“分割线”功能,以该草图投影出分割线,再拔模即可。)。
⑦ 完善组件。
⑧ 相蚀。
电极设计: ① 打开一个零件(允许来自IMOLD或非IMOLD项目的任何零件,可用IMOLD的“数据准备”重新定义坐标的方向和位置,以利于电极放点加工时的碰数),电极设计,制做电极。
② 放电面选取----
a) 排除的面:xx后点选的面被排除为放电面。
b) 增加的面:xx后点选的面增加为放电面。
c) 自动选取面:xx后点选一个面,整个可加工
面将被选取为电极面。
(或可这样选:排除面为边界,自动选一个种子面...;
增加面为边界,自动选一个种子面...。)
d) 手工选取面:xx空白框可手工一个一个选取放电面。
③ 插入电极----
a) 方向不对可勾选(或勾开)“Z反向”。
b) Z向偏移:指铜料高出所选放电面{zg}位置量。可输入1~10(具体看铜料大小和质量),然后点“应用”,在绘图区即可预览(下面功能也可这样预览)。
XY偏移:放电面边缘至电极座边缘的横向最短距离。
c) 负Z向延伸(从支撑):指铜极基准座的厚度。
d) “最小延伸长度”点击进入可设置的几个值----
边偏移(黄色):指放电面外围边界切向延伸量。
切向曲率间隙(黄色):指切向延伸面的外围边线往Z向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以放电面外围边线与此线构建一个和放电面外围边线曲率连接的曲面,原来由边偏移的延伸面也将消失。
拔模角(深蓝):指切向延伸面或曲率曲面外围边线开始的扫描方式的拔模面。
创建底部圆角(灰色):铜极座面上根部的圆角。
不为内环创建延伸:(见下项)
补内环孔:以上两项同时打勾将封内环孔;
以上两项同时勾开将延伸内环孔且不封孔;
只勾选“补内环孔”会封闭孔,但只限于“一张面”的内部孔。
创建过渡圆角(圆角应译为角度)(蓝白):根部对上的一层等高过度面,
可设入角度值(控制等高过度面的斜度)和最小偏移点的Z向间隙值(此值直接控制切向延伸面或曲率曲面外围边线开始的扫描方式的拔模面(深蓝)的高度,间接控制等高过度面(蓝白)的高度)。
注意:如果不勾选“创建过渡圆角”,
那么“拔模角”所控制的拔模面(深蓝)将伸到座面。避空高度将由“Z向偏移”、“ 负Z向延伸”及及铜料高度控制。
完成以上设置“同意”退出。
e) 为电极创建新的胚料:“新电极”(如果标准电极库有同名可选“编辑电极”,并将文件“FC...”修改为与长宽高对应),可勾选“最小值”,勾选或勾开“增加到标准库”,输入长度(即高度)值,同意,观察电极表顶栏厚度(长)、宽度(宽)和长度(高)值若符合要求即点选“同意”,“创建电极”,输入电极名称等,“同意”,确定。
注意:Ⅰ“别的选项”内还可设置“最小电极长度”,铜料高度将受此值限制。
Ⅱ 如果电极库有符合要求的电极料即点选“同意”,不必为电极创建新的胚料,直接进入“创建电极”...
Ⅲ“别的选项”内还可从新设置电极延伸。
Ⅳ 电极座的圆角倒角可在电极零件图中修改,电极设计本身没有专门功能。
Ⅴ 创建电极前先预览,可以知道是否避空足够,如果没问题,请将预览按钮拖至最左边零位,因为这样方便出图时标注深度(铜公基准面离碰数分型面的距离)。
Ⅵ 创建电极后,可马上于目录树或窗口中选取电极胚料零件进行隐藏。
f) 通常不需要“插入支撑”(指电极夹具)。
③ 电极图纸及放电间隙设置(“别的选项”内)。可选取{dy}角、勾选所有选项、增加标注深度方向尺寸,每幅视图可选择线框显示。
水路设计: ① 入口,可利用智能点定位。
② 方向(可沿或绕XYZ)和长度。
③ 出口,可智能点定位或选面定位(自动垂直此面)或用定方向的方法(长度要适当)射出。
④ 塞运水:钻孔,选堵塞面,选通道...
⑤ 喉嘴、喉塞、胶圈:附件,水管接头(堵头、O形圈),定义...
还可修改水路直径、移动水路、干涉检测、自动删除水路等功能...
模具图纸: 建议用基础模块创建,因为IMOLD模板为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