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又到临出炉时刻,各种“秘闻秩事”陆续披露。今天央视报道今年春晚舞蹈演员超过900多人,超过以往任何一届,镜头上闪现出后台穿梭的演员,艳丽的服饰,科技的道具等令人眼花瞭乱,一些伴舞姑娘已经吃住在北京几个月了,一个姑娘说连续12年上“春晚”了,今年将出场10次要换8套演出服装,最短只有30秒。
现在“春晚”越来越豪华、背景越来越宏大,演员越来越众多的事实已经使我们“被接受”了,并且被“毒化”成非此不过瘾、不气派、不养眼。细想一下,这要耗费多少银两,浪费多少资源,排放多少碳当量呀!“春晚”一年跟一年攀比奢华,象一个宋祖英独唱值得一二百名演员伴舞吗?本身舞台背景就够豪华了,令人目不暇接,众多美艳演员又抢夺视觉,还淹没了宋祖英的主体形象,美学上称之为“色调紊乱”(
喧宾夺主)。xx可以适当减少伴舞演员,简约艳丽服饰,缩减舞美特装等,达到更好的效果,还节约和减排。记得90年代的“春晚”的舞美、服饰等虽然“土”些,但朴实真实,愈显演员真功夫,也没有假唱现象。印象中,国外的演出从来没有象中国一场普通演出那么豪华与xx的,大约只有巴黎的“红磨坊”,纽约的“百老汇”才堪媲美。
这种现象并不鲜见。眼下,大型综艺演出,纪念周年演出,庆典专场演出,都是一台台“大戏”,非得名演员撑台,几百上千伴舞,豪华宏大舞美,特殊造型道具,往往从筹备到排练数月,演出仅有一场,那些服装、道具、特装也几乎只用一次,这是多大的浪费和碳排呵!
还有被批评的“印象”的演出之风愈演越烈,动辄几千名演员,我曾经在井冈山看过大型红色史诗剧,上千人在晚上燃起火把在远远的山岗上奔跑,根本看不清。散场后观众还没到家,群众演员已经骑自行车到家了,虽然解决了农民一晚50元的演出费,但观众只有几百人,亏损自不待说还得演,这是历史教育需要。即使免费到地方演出的“心连心艺术团”,在舞台搭建、坐位构建,服装制作等方面也要耗费上百元,甚至几百万元。
文艺演出奢靡豪华之风当刹,人海伴舞之势当止,低碳减排之新当先,应从影响力{zd0}、观众最多的“春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