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中国食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发展预测- 北京产业经济研究院 ...

2010-2012年中国食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发展预测

2010-02-02 21:28:56 阅读3 评论0 字号:

【报告名称】:2010-2012年中国食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发展预测
【出版日期】: 2010年02月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价 格】: 纸质版8200元 电子版8600元 印刷版+电子版9000元 (价格可以优惠)
【机       构】: 产业经济研究院
【订购电话】: 010-83928809    010-83928921
【网       址】: http://www.cyjjyjy.com
【联 系 人】: 李 军

 

【报告描述】:

    随着食品与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食品的产量与产值已占食品与生物产业的重要地位。食品生物制造是以基因重组、分子克隆等技术为基础,以生物反应过程、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等技术为重点的工业化和工程化地利用生物体(或部分生物体)生产人类需要的食品的应用技术。食品生物制造已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开发、生物制药、农产品综合利用等领域,促进了传统食品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
未来生物技术不仅有助于实现食品的多样化,而且有助于生产特定的营养保健食品,进而治病健身。在与环境协调的粮食生产方式方面,生物技术将降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并使农作物更好地适应于特定的环境。
    但是,人们对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争议,如对人类健康、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公众对目前的基因食品管理体系不够信任,科学家与公众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随时公开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以足以博取信任的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同时,要在国际上形成一个从事生物技术政策研究、具有xx专家技术鉴定职能的机构,以协调和管理基因食品的有序发展。
  《2010-2012年中国食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发展预测》是在中心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组“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对行业投资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本研究报告依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和国家统计局等xx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数据库以及我们对产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在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得到业内专家、领导的耐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报告主要面向食品生物技术相关企业和研究单位,同时对研究产业发展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  录

 

{dy}章 食品生物技术概述
{dy}章 食品生物技术概述
{dy}节 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食品生物技术概念
第三节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一、食品工业中的生物技术
二、生物技术对食品工业发展的影响
三、食品生物技术的展望
第四节 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研究方向
第五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二章 2009年宏观环境发展情况
{dy}节 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一、美国
二、欧洲
三、日本
四、金砖三国
第二节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综合
二、农业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五、国内贸易
六、对外经济
第三节2010-2012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式展望
第四节 2010-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第三章 我国食品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dy}节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食品生物技术现状
第三节 我国食品生物技术的进展
第四节 食品生物技术发展走势

第四章 基因工程与食品工业
{dy}节 基因工程概况
一、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内容
二、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性研究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二节 基因工程相关技术
一、基因工程工具酶
二、基因工程载体及其选择
三、目的基因的制备
四、基因的克隆与检测
五、外源基因的表达
第三节 植物性食品资源的改良
一、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和品质性状
二、转基因植物的抗逆性状
三、植物转基因的方法
第四节 动物性食品资源的改良
一、基因工程与动物生产性状
二、动物转基因的方法
三、转基因动物及其功能简介
第五节 食品与酶制剂生产中的工程菌
一、工程菌用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二、工程菌用于食品用酶的生产
三、微生物酶基因改造的策略
第六节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七节 基因工程应用在食品工业的安全性分析
第八节 基因工程应用在食品工业的相关法规分析

第五章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
{dy}节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一、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生产
二、转基因食品的销售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一、引起食品过敏症
二、标记基因传递
三、较高水平的xx毒素
四、基因传递至环境
五、重组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和致病
第四节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
一、PCR检测技术
二、ELISA检测技术
三、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第五节 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一、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反响
二、国际社会对转基因食品的xx
三、各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第六节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

第六章 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dy}节 酶的生物发酵技术
一、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二、产酶微生物的筛选和育种
三、微生物发酵产酶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一、酶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二、根据分子大小分离纯化酶蛋白
三、利用溶解度分离酶蛋白
四、根据分子电荷纯化酶蛋白
五、蛋白质的选择吸附分离
六、蛋白质的亲和层析分离
第三节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
一、酶的固定化
二、细胞的固定化
三、固定化酶或细胞的性质
四、固定化酶或细胞的应用
第四节 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七章 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dy}节 发酵工程概况
一、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
二、发酵工程对食品加工的影响
三、我国发酵工业的现状和未来
四、发酵工程的内容及生产流程
第二节 微生物及其发酵过程
一、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
二、微生物营养与培养基
三、微生物发酵的一般流程
四、微生物发酵的方式
第三节 发酵操作方式及过程控制
一、深层发酵的操作方式
二、深层发酵的过程控制
第四节 发酵设备
一、好氧发酵设备
二、厌氧发酵设备
第五节 发酵产物分离过程
一、微生物发酵产物的分类
二、发酵液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三、初步纯化(提取)
四、高度纯化(精制)
五、成品加工
第六节 食品发酵工业
一、单细胞蛋白生产
二、氨基酸发酵生产
三、食用色素生产
四、维生素生产
五、有机酸生产
六、功能性多糖生产
七、乳酸菌及其发酵制品
八、酶制剂生产
九、调味品生产

第八章 细胞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dy}节 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与技术
一、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
二、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第二节 动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
一、细胞培养设施
二、细胞培养技术
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四、动物细胞工程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节 植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
一、植物细胞(组织)培养
二、植物细胞融合技术
三、植物细胞的核移植与重建
四、染色体工程
五、植物细胞工程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第四节 微生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
一、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二、xx的原生质体融合
三、微生物细胞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九章 生物技术在食品相关产业中的应用
{dy}节 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食品包装及其前景展望
第二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第十章 中国食品生物技术投资分析
{dy}节 食品生物技术应用前景
第二节 食品生物技术投资机会及投资风险
第三节 食品生物技术投资建议
附录一 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附录二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附录三 现代生物技术食品的风险分析原则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2010-2012年中国食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发展预测- 北京产业经济研究院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