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探秘——江西进贤

古县探秘——江西进贤

2010-02-04 17:40:00 阅读13 评论0 字号:

 

 

  诗酒笔墨得进贤

相传,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学生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名。在这七十二贤者当中,有一个人非常特殊,孔子谈到他,曾懊悔地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个让孔子内疚的学生叫做澹台灭明。因为长相丑陋,遭到孔子的嫌弃。受到冷遇的澹台灭明愈加发奋求学,终以出众的才华和品德赢得了众人的尊重。澹台灭明晚年在江西境内开办学校,传授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因而贤名远播。而澹台灭明曾经结庐讲学的这片山水,也因此得名“进贤”,是“进士纳贤”的意思。

进贤县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南岸,抚河和信江下游,为南昌市辖县,这里山峦起伏,湖泊星罗密布,全县境内,山地水和耕地面积约各占总面积的30%,因此人们常说进贤是“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为进贤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晋时期,皇室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进贤便在这个时候一跃成为鱼米盈仓、富庶安康的地方。而当年澹台灭明所播撒的儒家文化,也在当地温暖湿润的气候中,迅速生根发芽。生活上的相对富裕安逸,使得这里弥漫着浓郁的好学之风。世世代代的进贤人把成为一名贤者,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

1005年的某{yt},一个十四岁的进贤孩子,因为七岁能文,被破格推荐参加全国{zg}等级的科举考试———殿试。较量在千余名文化精英之间展开,压力大到了连成年人都难以负荷的程度。而这位进贤少年却神态自然,文章一蹴而就。少年的才华轻易地便征服了高高在上的宋真宗。这个高中进士的天才少年,就是宋代名相晏殊。

在进贤沙河晏村的晏氏宗祠中,晏殊长久地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爱戴。进贤人爱戴晏殊,首先是推崇他{zy1}的文学才华。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不知倾倒了历朝历代多少文人学子。晏殊的文学成就最终为他赢得了载入史册的殊荣。《宋史》中称晏殊“文章典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而《词曲史》则赫然写道,“北宋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

文学家之外,晏殊的另一个身份是教育家。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xx人物都出自晏殊门下,足见晏殊爱护人才的胸怀和选拔贤能的眼光。1027年,晏殊在河南商丘一带“大兴学校,以教诸生”,使五代以来荒废了的教育事业得以再度复兴。

晏殊以文从政之后,进贤的好学之风越发兴盛。明代理学名贤坊就是{zh0}的见证。牌坊匾额上的题字,清晰地传达出文以致仕的儒家理念。根据县志的记载,仅明朝一代,就有147名进士从这里走出,怀抱着“兼济天下”的理想,走向广阔的政治舞台。

推崇文以致仕的进贤人,与毛笔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清朝时期,这里竟然造出了价比黄金的天价毛笔。在古代,毛笔是最主要的书写工具。人们一旦遇到得心应手的毛笔,便会呵护备至、爱不释手。晋人成功绥在《笔赋》中,将中国文人对毛笔的推崇表达得淋漓尽致:“治世之功,莫尚于笔。笔者,毕也,能举万物之情,序万物之情,实天地之伟器也。”

在清末民初,有驰名华夏的四支笔,即:上海周虎臣、武汉邹紫光、湖洲王一品、北京李福寿。除了湖州王一品作为湖笔的代表之外,其余三支笔皆出于进贤文港和李渡两镇,足见进贤制笔业之发达。

根据进贤县志的记载,文港镇制笔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历代许多文人墨客,如唐代的戴叔伦,宋代的曾巩、陆九渊,明代的汤显祖等人,都得益于文港毛笔文化的滋润。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任临川内使时,酷爱文港毛笔。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光照临川之笔的的佳句,既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也是指时属临川的文港笔。

“出门一担笔,回来一担皮”这句俗语,生动地描绘出古代文港人的生活状态。由于制作毛笔的需要,作为原材料的动物皮毛,在文港成为紧俏商品。随着制笔业的兴盛,文港地区皮毛购销两旺,江南{zd0}的皮毛市场在这里应运而生。

经过上千年的积累,文港毛笔以狼毫、羊毫、紫毫、石獾豪为笔头,发展出了千余个品种,因此有“笔不到文港不齐”的说法。光洁的陶瓷,华丽的景泰蓝,高贵的象牙,各具特色的笔管为毛笔平添了不少情趣。

对于进贤人来说,毛笔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而制作毛笔也不仅仅是一门世代相传的手艺,与毛笔缠绕在一起的,是这座古县延续了千年的文人情结和脉脉书香。

进贤县西南有一座名为李渡的古镇。李渡镇地处抚河中下游,土地肥沃,水质甘甜清冽。根据县志记载,这里的人们早在1500年前就酿造出了香醇的美酒。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赶圩李家渡,打酒买豆腐”的说法,开始在江西流传开来。遥想当年,每到赶集的日子,李渡镇上人头攒动,而打上一壶李渡美酒,总会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满足感。

史书和传说之外,六年前的一次考古发现,让陈年的李渡酒香再度扑鼻而至。而同时浮出地表的,还有古代酿酒工艺的一个重大飞跃。2002年6月,李渡镇当地的一家酒厂在改造老厂房时,意外地在厂房下面发现了若干灰坑和瓷器。一开始,人们并不清楚这些灰坑和瓷器的用途。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渐深入,元、明、清乃至近现代的水井、炉灶、晾堂、酒窖、酒具等逐一被发掘了出来,一个距今有着700余年历史、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古代酿酒作坊遗址显露在了人们的面前。

酿酒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们就发现,谷物经过长时间放置,会产生一种美味的液体。到了汉代,用谷物做原材料,加入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的酿酒技术日益成熟了起来。这种用粮食酿造出的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酒,酒精浓度一般在15度左右。

而在李渡镇的酿酒遗址中,人们发现了若干个宽大的炉灶。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酒精浓度较低的黄酒,经过加热蒸馏之后,酒精浓度可以达到五六十度。这种经过蒸馏的酒,在古代被称为烧酒,也就是现代白酒的前身。

明代xxxx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烧酒的起源和制作方法的:“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之。……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而跨越了元明清三代的李渡烧酒遗址,特别是遗址中元代酒窖的发现,恰好证实了李时珍“烧酒起源于元代”的说法。

如果把遗址中出土的酒具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人们就会发现,从元代到清代,酒具变得越来越小巧。这是由于酿酒工艺的改进,使得酒精浓度大大提高,而酒具的体积也就相应变小了。当烧酒流行的时候,文人们再想要“会须一饮三百杯”,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清朝末年,李渡酒迎来了又一次酿酒工艺的革新。根据曲种不同,烧酒被分为“大曲酒”和“小曲酒”。大曲曲块大如砖头,主要包含曲霉菌和酵母;小曲曲块小,主要包含毛霉菌、根霉菌和酵母。霉菌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糖,酵母再将糖转化为酒精。小曲发热量低,主要应用于南方湿热气候。而中国大部分名酒都是大曲酒。

清末,进贤人在以往小曲酒的基础上,改用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用缸、砖结构的老窖发酵制酒。改良后的李渡酒醇厚纯净,芳香xx,一时间畅销江南各地。李渡镇的制酒作坊也随之激增至七家,全镇{zg}产量曾经达到二十万公斤。

进贤人的文化追求在当地的民居建筑中同样留下了清晰的痕迹。三里乡庄溪雷家村坐落着一座占地291平方米的清代建筑———翠萼鸿章花屋。花屋坐东朝西,为三进两天井结构,建于1760年。

岁月的侵蚀使得花屋显出人去楼空的衰败。但如果仔细观察,人们便会惊讶地发现,花屋内部几乎每一处窗棂和屋脊上,都装饰着精美的木雕。就连院落的围墙顶部,也按左右对称的规则,装饰了有花卉图案的砖雕。而花屋的门楣上方则是一副笔触细腻的石刻———二十四孝图。主人对建筑细节的讲究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而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花屋的木雕上竟然出现了封建帝王的标志———龙。花屋的主人到底和皇室有着怎样的渊源,以致于唯皇室才能拥有的神兽会在他家出现呢?

花屋里,即便是一根看起来极为普通的柱子,也和皇家建筑有着惊人的雷同。这些柱子所采用的加固保护措施,与北京故宫的建筑如出一辙,而这种工艺在民间建筑中却是相当罕见的。

如果柱子的工艺还可以用巧合来勉强解释的话,那么,正厅前面带有凹槽的廊柱,就绝不仅仅是巧合所能解释得通的了。廊柱上的凹槽是放置木板用的,插入挡板后,人们就需要从左右绕行进入正厅。这种格局又与北京故宫的廊柱设计有着惊人的相似。花屋上有块题匾,匾额上“邑人进士雷跃龙”的字样,至今仍清晰可见。与此同巧合的是,在清朝的200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建筑师也都姓雷。这个建筑师辈出的家族,后来被尊称为“样式雷”。那么,雷跃龙和“样式雷”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一份“样式雷”家族的族谱,揭开了问题的谜底。原来,“样式雷”家族祖籍江西进贤,而雷跃龙正是这个建筑世家的传人。

十七世纪末,一个名叫雷发达的工匠来到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雷发达很快便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雷发达起,雷氏家族先后有七代人担任过皇家建筑的总设计师。他们的创作实践,涵盖了清代所有重要的皇家建筑。包括素有“万园之园”称号的圆明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沈阳的故宫,以及北京的故宫、天坛、颐和园、清东陵等中国1/5的世界遗产,都出自雷氏家族的设计。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古县探秘——江西进贤】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