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初现“工程机械之都”雏形- 发展河南- 大河论坛河南{zd0}的民生论坛 ...
长沙经开区成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2-6 15:33:14 红网 字体: 【大 中 小】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委员黄瑶接过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的金字招牌)

红网2月6日讯(记者 刘怡斌 通讯员 王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在北京召开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会议并举行了首批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等在会上讲话并向首批示范基地代表授牌,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委员黄瑶从李毅中部长手中接过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的金字招牌,国家将对这些示范园区在产业规划、技术改造、重大专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有关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扶持。
  
  过去的一年,对长沙经开区而言是“名”“利”双收的一年。2009年,长沙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31亿元,同比增长21.4%;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22.2%;完成工商税收35亿元,增长30.6%。与此同时,去年5月,长沙经开区被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评为“全国{zj1}投资开发潜力开发区”第6名。根据商务部{zx1}公布的《2008年{gjj}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年报》数据显示,长沙经开区在全国{gjj}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经济总量跃居第19位,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第18位,首次挺进“全国20强”,在中部地区稳居前列,许多指标接近或赶上经济发达地区水平。
  
  作为园区主导产业之一—工程机械产业更是成为了长沙经开区迅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长沙经开区2009年工程机械产业保持了43.6%的增长速度,实现产值404.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4.6%,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23.7个百分点。园区初步建立了横向主导成群、纵向配套成链的产业集群,产品涉及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型号,占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七成;目前,全区工程机械产业产值占全省同行业的3/5,市值超过全国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市值的2/3。此外,该产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工程机械实现就业3.9万人,占全区的57%。从2003年起,长沙经开区连续5年在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排名中居第1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人们熟知的“湖南工程机械三剑客”——三一集团、中联起重机、山河智能均在长沙经开区发展,但三大巨头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有效避免了产业内的恶性竞争,而且提高了产业互补性。央企中铁轨道隧道施工设备制造项目{dy}期已于去年10月提前半年建成投产,并获25台12亿元的销售订单,创造了重大项目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产生效益的新记录,填补了我国中南地区无隧道施工装备制造企业的空缺。民营、国有、产学研共存的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已成为全国机制体制改革的成功代表,吸引众多配套项目的落户。中国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项目将于今年3月动工建设,中国(长沙)工程机械交易展示中心项目也已获得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落户园区。
  
  “在全国取消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形势下,‘示范基地’形成的政策差异将进一步提升长沙经开区在中西部的吸引力,为吸引外资和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委员黄瑶表示,园区已出台众多产业发展政策,并制定了《工程机械产业发展规划》。长沙经开区将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着力提高工程机械产业本地配套率,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10大项目、100亿投资、1000亿产能、10000亩土地”),明年争取成为千亿园区,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发展空间和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长沙经开区。以后的长沙经开区将不仅是工程机械的生产者,更是产业标准的制定者、公共服务平台的提供者,真正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郑重声明:资讯 【长沙初现“工程机械之都”雏形- 发展河南- 大河论坛河南{zd0}的民生论坛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