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克乘侮在中医临床中的运用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

{dy}讲:五行相生、相克、相乘、想侮的理解


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

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系统关系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状态,都是指五行之间不正常的相克。作为人体,则是病理上的相互传变。




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




1、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如土气不足,则木乘土(虚)。




2、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制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则木(亢)乘土,从而使土气受损。


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


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




1、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本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来侮金,即为木(亢)侮金。




2、二是克者本身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




一般来说,凡因某一行过度亢盛而产生相乘或相侮,如木亢乘土或木亢侮金等,在病变过程中常表现为机能过亢的实证性病理变化;而因某一行虚衰所导致的相乘或相侮,如木乘土虚或木侮弱金等,则常表现为机能不足的虚证性病理变化。




第二讲: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对应的五脏生克乘侮




首先谈:相生




1、木生火  五脏对应的是     肝生心




2、火生土  五脏对应的是     心生脾




3、土生金  五脏对应的是     脾生肺




4、金生水   五脏对应的是    肺生肾




5、水生木    五脏对应的是   肾生肝




其次谈相克:




6、木克土    五脏对应的是  肝克脾




7、土克水    五脏对应的是  脾克肾




8、水克火    五脏对应的是  肾克心




9、火克金    五脏对应的是  心克肺




10、金克木  五脏对应的是  肺克肝




再次谈相乘




11、木乘土    五脏对应的是  肝乘脾




12、土乘水    五脏对应的是  脾乘肾




13、水乘火    五脏对应的是  肾乘心




14、火乘金    五脏对应的是  心乘肺




15、金乘木     五脏对应的是  肺乘肝




再谈相侮




16、木侮金    五脏对应的是  肝侮肺




17、金侮火    五脏对应的是  肺侮心




18、火侮水    五脏对应的是  心侮肾




19、水侮土    五脏对应的是  肾侮脾




20、土侮木    五脏对应的是  脾侮肝




共二十条,简称为病机20条,每一条在临床上都可以得到灵活的运用。如果熟悉了二十条的辩证用药思路,则可以化繁为简,将会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看清古代医家的用药思路。




第三讲:病机{dy}条"木生火"的生理病理机制及临床运用




“木生火"通过朴素的唯物主义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能量变化过程,即木材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火焰,此过程中木材减少,转化成热量,以火的形式释放。古人通过取向类比,天人相应,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与之联系起来,从哲学的角度,来阐释心(小肠)与肝胆的关系。




木火相生关系在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中即表现为肝脏对心脏的滋养关系:




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




肝的疏泄升发也有助于心阳的旺盛;




此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就能辅助心主神志的功能,达到血气和顺,心情舒畅。




肝又为藏血之脏,内寄相火为肝的xx之气,心主生血而司君火,火明则神志清朗。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肝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肝胆分泌胆汁,促进食物在小肠的消化吸收,为心脏提供必需要的能量。




这些都是木生火在人体的体现。




有“生的"生理机制就有“不生”病理机制,出现肝不生心的情况,人体就会得病。




肝虚不能温养心脏,则表现为血亏和生气不强、心血和心阳以及心神衰弱,病理表现为消瘦、胆怯、心悸、惊惕、健忘、xx、脉象细弱或结代或寸脉不静等。木不生火的虚证,多见神情澹荡不收,意志消索。《黄帝内经素》云:“肝藏寒气移于心,心主火而藏神,神为寒气所薄,薄则乱,故狂、膈中。消化系统中如果患有肝胆系统疾病,病人会出现消化功能减退,小肠吸收不到营养,心脏自然得不到能量的供给。




木生火的临床运用,前提是出现了“火不足”,然后从“木”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

临床上“火不足”代表了心脏的一系列虚证,如: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等。




从木生火的病理角度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

1、实证——木郁。疏泄升发失常,导致心气受到影响。




2、虚证——木虚。肝脏本身气血不足,不能正常发挥其“生心”的功能。




临床运用:对于肝郁气结,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导致心脏气血亏虚的患者,可以用疏肝利胆,xxxx,养心xx来xx。例如胆结石导致心脏病。采用温胆汤加减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对于肝血不足,木不生火,心虚而阴不内守,出现头晕,睡眠不安,常被恶梦惊醒,汗出透衣,醒后汗止,脉弦细,运用酸枣仁汤益木生火,养心敛汗,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

第四讲:病机第二条“火生土”的临床运用




心为君,居君位,如“日”挂在丽空,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的照耀,太阳可温暖土地,土地能化生万物。在人,心火的温煦作用,可以使脾胃温暖,从而起到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作用,继而滋养全身。如果心火衰微,则脾土冰寒,食物不能被腐熟,出现完谷不化,不欲饮食的病例状况,通过补心火,就能起到增强人体消化功能的作用。患者张某,男,35岁,长期xxxx,胃胀,吃饭后5到6小时,打嗝时还可以打出为消化的食物,稍吃冷的食物,就会出现腹泻,得病多年,健胃消食片、保和丸吃了无数,仍不能解决问题,后予以讲明火生土的道理,建议服用中药,采用桂枝、薤白、瓜蒌、干姜、菖蒲等为主药,稍加健胃消食的药材,一周xx,患者自觉疗效神奇,而且多年的心脏病也好了不少。这里谈的火生土,期临床运用本质就是补充心阳,使心火升起来,才能起到温阳脾土的作用。




第五讲:病机第三条“土生金”的临床运用




饮食入胃,经胃之消化,小肠吸收,借脾上输于肺,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将清的部分向上向外宣发滋养皮肤和毛发,将浊的部分肃降滋养五脏六腑,故有“土生金”之说。




对于慢性病,尤其是慢性肺病,通过调理脾胃,起到养肺补肺健肺的作用,疗效是很显著的。




患者陈某,男,45岁,患肺结核xx多年,疗效较差,西药抗痨药用了两年,还是消瘦、咯血、无食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患者正气衰微,自然难以xx,采用张西纯的山药粥的办法,培养脾胃,起到培土生金的目的,通过调理半月,患者体质增强,临床症状都明显得到改善,两月后体重增加15斤,再继续调理,同时结合抗痨xx,三月后复查病灶钙化,身体恢复,开始上班工作。




中医的辩证xx其实是以五行辩证、脏腑辨证作为基础的,如果不明白“土生金”的道理,再好的辩证都是白搭,古人留下来的纲领性文字的确很有指导意义。




第六讲:病机第四条“金生水”的临床运用




上面谈到肺将脾输送来的营养物质通过宣发和肃降来进行分配,其中向下敛降成为了肾脏的营养来源,如果这个功能出现了故障,自然会出现肾亏、腰膝酸软。这样的患者临床经常碰到,但吃xx的药,一吃就上火,腰酸稍好些,满脸却长包,一停药就肾亏,忙坏了医生。吃完xx的立即吃下火的,吃完下火的,再接着吃xx的,周而复始,还是肾虚得厉害。其实人体有很强的自生机制,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并不差,不是硬需要天天吃xx的药,明白了肺生肾的道理,其实补补肺,改善肺的肃降功能,肾亏不治自愈。临床上肃降肺气的xx有苦杏仁、冬花、枇杷叶、白果仁、五味子、五倍子等,凡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xx都具有敛肺气xx气的作用。四两拨千斤,纠正机体的气机逆乱,改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许多疑难杂症就好了。治病其实就这么简单。




第七讲:病机第五条“水生木”的临床运用




在大自然中,树木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分、空气、土壤,如果没有水的滋润则大地干枯,万物萧条,树木枯萎乃至死亡,古人取向于天,类比与人,结合五脏之规律,总结出了“水生木”即“肾水滋养肝木”的宝贵经验。虽然现代医学发展很快,但五行相生的理论仍然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




在临床中运行最多的就是“滋水涵木”法:即通过补阳肾水,抑制肝木的亢盛。在临床上碰到肝阳上亢的病人,其病机中除了肝阳过旺之外,其实蕴含着肝阴不足(火旺则水亏),如果我们一味的采用清泄肝胆实火而忘却了养护、培补肝阴,则肝火下了还长,清了还旺,这就是为什么病人经常说“医生啦,为什么我的火这么大,吃了那么多下肝火的药,还是火大呢?”




作为医者,当不通的病人反复询问一个问题时,我们应该反思,是否我们xx的指导思想不对?是否考虑不周全?是否病机没有参悟透?




对于肝火过重、肝阳上亢的病人,通过补养肾水,培补肝阴,肝阳自然就亢不起来了。这类药很多,比如:旱莲草、女贞子、制首乌、熟地、淮山药等。




xx时要分清肝阳上亢与肝经湿热的区别,前者属于阴份不足,阳亢于上;后者属于湿阻肝经,阳气受阻,不得上达,郁涩而成热。后者可别再使用上述养阴补水的xx,否则只会加重病情。




第八讲:病机第六条“木克土”的临床运用。




树根可以梳通土地,使土地不至于板结。类比如人,肝胆分泌胆汁,有助于脾胃对食物消化,两者相互协同,完成食物的消化过程。如果肝木的调达作用受到抑制,则脾胃功能也必然受到影响。古人明确提出了“见肝之病,治肝传脾,当先实脾”,意思是说:作为医生,遇到肝病的患者,我们应当明了,肝病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在xx肝病的同时,一定要预先考遇到调理患者脾胃的脾胃功能。




脾胃属土,主黄色。临床上碰到肝胆疾病的患者,面色大多带黄色,这也进一步证实“治肝传脾”的道理。




胆囊炎、胆结石、乙肝、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甚至肝癌,这些常见病的xx中,兼顾脾胃,贯彻“木克土”的相克理论,运用健脾的药是非常关键的。本人曾xx一例乙肝患者,采用疏肝健脾、xx凉血的办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使病人生化指标转阴了,患者都不太相信这样的xx效果。




“见肝休治肝”的境界需要慢慢的体会。




第九讲:病机第七条“火克金”的临床运用




心属火,肺属金。临床上因“心病”而致“肺病”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心源性xx。




大家可能会说,你讲的是中医的五行,有将西医的诊断扯进来,是否会混淆不清。




我认为,中医要发展,不能排斥一些现代的诊断和检测仪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凡是可以借鉴的、促进中医发展的都可以使用。




临床中因心脉淤阻,导致肺气宣降失常,痰湿内停,甚则咳喘不得平卧的患者,运用“火克金”的理论,从火入手,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恢复心脏活力,从而来xx肺金病变,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疗效。如采用人参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和血府逐瘀汤xx心源性xx就是很好的例子。心淤得解,火无以克金,金气自然恢复,宣发肃降得以展开,肺病不治自愈。(待续)






郑重声明:资讯 【五行生克乘侮在中医临床中的运用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