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评再评论
一,
三聚氰胺何以变身毒坚强
2010年02月03日 09:25:03  来源:京华时报
2010 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频会议上传来一个惊人消息:2008年一批含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并没有被销毁,而是流入市场。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都涉及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恶劣。(新华社2月1日)
当善良的消费者已经快把“三聚氰胺”这个绕口的、令人恶心的专有名词遗忘的时候,它却在被追杀一年多以后,鬼鬼祟祟地重出江湖了。
让人不太能理解的是,这些“个别企业和个人”的能量居然如此之大,顶风抗法拒绝销毁不算,还胆敢卷土重来、潜入市场。消费者未免心惊肉跳了:食品安全的监管漏洞究竟有多大?如此泰山压顶般的打压,都不能置三聚氰胺奶粉于死地,那么,更多的还没有被风卷残云地扫荡过,没有被消费者虎视眈眈警惕着的问题食品,还会不会从这些可怕的漏洞中大摇大摆穿行而过?
人们记忆犹新,当初三聚氰胺事件重创中国乳业,几乎所有乳业公司无一幸免,上上下下震惊莫名,痛定思痛,各种举措堪称雷厉风行:拘拿犯罪嫌疑人、撤换政府相关责任人、广泛检测国产乳制品并迅速公布结果、宣布停止食品企业的免检资格,并着手调查质检部门人员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更接连出台新法规、新政策,严格监管程序、更新检测手段……这一切,曾让消费者稍感亡羊补牢的欣慰。怎么?才一年多,刚刚扎紧的篱笆就有松动迹象了?
在阴霾密布国产乳业市场的时候,蒙牛老总牛根生为了表示决不因为“不知道”而自我开脱,说了一句名言“无知本身就是犯罪”。是的,当时所有国内乳业都“无知”地睁大“无辜”的双眼,浑然忘却了事发一年多以前,三聚氰胺就曾隐身于网上早已大名鼎鼎的“蛋白粉”之中,在出口饲料中初露狰狞,败坏过中国商品的名声。现在,又隔一年,不知相关人员,从涉案企业到当地监管部门,又将以什么理由再表示自己的“无辜”?
一次又一次地倒下,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这“三聚氰胺”是否该被冠以“毒坚强”之名了?
咱们向来不缺运动式的清理整顿,而且运动式的管理方式与执法方式,已成“中国特色”,被各行各业的“毒坚强”了然于胸:“运动”没啥可怕,如一阵风来而复去,再大的动静,再大的风力,刮过了也就结束了。避过这阵风头,各界“毒坚强”、“假坚强”、“黑坚强”们就纷纷重出江湖,弹冠相庆,还是一条条“好汉”。假冒伪劣久禁不绝,其源盖出于此。更推而广之,“问题官员”的去而复来,也早成官场上一道雷人的风景:运动风头上大张旗鼓地“撤职免职”,风头过后悄悄复出,换个地方换个部门继续逍遥当官……
于是,狙击“毒坚强”们的方便之门也就时常半开半闭,以方便各路“三聚氰胺”幽灵般来去。法律却永远成了一张包不住火的脆薄纸张,被各个利益集团和宵小之徒的欲火疯狂吞噬,浑不管“中国制造”的名声毁于此,官场的清誉污于此,消费者的信任垮于此。
于是,当听到“有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从今天起在全国范围内对流通、生产环节的乳制品进行全面检查”的新闻时,就忍不住如履薄冰地想问上一句:这一次,我们能欣慰多久呢?(李泓冰)
再评:“三聚氰胺”重出江湖,令善良的人们吃惊,这多半是因为当年它的丑闻大大冲淡了北京奥运的正面影响,而使人们觉得性质这么恶劣的事再也不会发生了吧。但是,根本的制度环境不变,丑闻的发生就会有必然性。奸商的黑心之黑是普通人难以想像的,所以,我们永远不要指望所有人都能改邪归正,永无商人昧心铤而走险,只有对奸商严惩不贷才能杜绝他们的侥幸之心。
从制度上讲,一靠政府对公共食品安全负责,加强监管,地方政府首长如果将保护本地企业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那就严厉问责;如果监督部门失职渎职就依法查办,而不是风头一过,易地做官;二靠消费者依法维权,获得应有的补偿,而不能像“结石宝宝”索赔那样不予立案;三是落实新闻媒体的报道权和评论权,而不是动辄被封口,不闹出大动静不让报;以上实现的条件即第四条,法大于权而不是相反。
这四条做不到,“毒坚强”不死,也会出现变种,这决不是恐吓。
二,
大学不能丢了独立的灵魂
2010 年02月03日 08:13: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什么是大学的灵魂?温家宝总理给出了答案。
1月26日上午,温总理与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会谈,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温家宝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yl}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中新网2月1日)
大学要有独特的灵魂,也就是说,大学不仅要有灵魂,而且要独特。哈佛的校训是,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这就是哈佛的精神;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斯坦佛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早稻田大学则是: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校训显示出这些世界知名大学的独特灵魂。关键是,这些大学在实践中秉承着校训传达的精神,让其经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传递,深入内心,深入骨髓。反观中国的一些大学,校训倒是有,却和具体实践没有多大关系,师生们弄不清自己的大学追求什么。当然,他们也有追求,这一追求被温总理一语道破:“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在温总理看来,大学独特的灵魂在于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发展或是为社会的发展而思考,而大学,正应该是培养人如此思考的地方。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功利化、庸俗化,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有高贵之心。
说到此处,不禁怀念民国时代那些有风骨的大学和有风骨的教授。蔡元培治北大,提出思想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网罗各色人才,领一时风气之先。那时的北大,学术水平低下、教学态度恶劣的教员一律被解聘,教授绝大多数都30岁左右,最年轻的仅24岁。既有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也有保守的刘师培、谋求复辟的辜鸿铭;既有主张白话文的胡适,也有反对白话文的黄侃,真的是百花齐放、百家xx。
100年前做得到的事情,今天也同样可以做到,甚至应该做得更好。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发展没有跟上,拜金的思潮侵蚀了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也侵入了大学,如果大学也也跟着整个沦陷,整个民族的未来将是一片黑暗。而如果大学能保持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整个社会就会有一座高高矗立的灯塔,这个灯塔会照亮一片天地,然后不断扩大影响范围。
守住这个灯塔,要确认大学最宝贵的财富是具有独立思想的教授。教授们得以在大学生存,并不是靠在美国某个杂志发表了几篇论文,而是有自己独特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对有独立言行的教授要引以为傲,最起码要有包容之心,而不是刻意压制,排斥异己。要允许“自由的表达”,要能容纳不同意见,“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有独立思考的教授,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的学生,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因为若要追求独立的精神,必须要有独立的机制。这一独立的机制,首先是“去行政化”,如朱清时教授所言,让教授治校,让学术至上,不用官僚行政那套体系来管理,而是教授自己管理自己,大学自治。朱教授认为,这样才可以解放大学的创造力,使大学回归本来面目,使它很有活力。
在去行政化的同时,要秉承独立的理念。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近日接受《财经》访问时表示,大学要xx独立于社会,独立于政治不可能,但{jd1}不能依附。失去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大学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失去了其作为“精神灯塔”的意义。(王冲)
再评:温家宝同志对“好的大学”好在何处的定义,“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真是太好了。换言之,也就是要有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他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yl}大学”,已为中外办学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再验证。他其实也指出了大学“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根源所在,即大学现在没有,所以“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我同意教育部官员的自辩词,教育方面很多事情并不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家说了算的,虽然他们也免不了干系,但确也有当替罪羊的“冤屈”。比如管理行政化与官本位、财政拨款不均衡不公平,是全社会的通病,他们多半也做不了主。
那么,温家宝同志作为总理,就能当“全家”吗?摆平各个既得利益群体不是谁一声号令就能奏效的。教育改革是全党全社会全民的大事,还要大家共同努力落实温家宝同提出的办学理念。
三,
晏扬:驾车撞人案冷处理无异另一起恶性事件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4日03:38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晏扬
2月1日上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生一起驾车恶意撞人案件,目前死者人数增至10人。连日来,有关此案的小道消息漫天飞,有人质疑政府公布的死伤人数,有“目击者”大谈血腥场景,还有人为犯罪嫌疑人张义民喊冤。然而,案发之后,当地政府除公布一份通稿外,没有再透露任何相关消息,对于种种疑问,滨海新区宣传部一再告诉记者“再等等”,而无论收治伤者的医院还是案发公司天保运业,其工作人员均称接到指令不得接受记者采访,否则将受到处分。(2月3日《新京报》)
案件发生当天,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即在首页刊载了相关消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津当地媒体却“反应迟钝”,当地网友在论坛上发帖也屡屡遭到删除。天津有关方面对这起案件的“冷处理”态度很让人费解。
这起恶性案件虽让人震惊,但毕竟是偶发的个案。案件既不涉及某个领导干部,也不涉及哪个政府部门,更不涉及国家机密或敏感问题。换言之,这是一起虽令人震惊却并不敏感的案件,天津有关方面何以如此高度紧张、谨小慎微、左顾又虑,非要采取“冷处理”呢?
xx部门封锁消息,小道消息自然满天飞;当地媒体不报,外地媒体仍然会报;堵住了工作人员的嘴,却堵不住悠悠众口。“冷处理”只会让有关部门更被动,而无端剥夺民众接受媒体采访的权利,这种“封口”之举无异于另一起恶性事件。
这种遮遮掩掩的“冷处理”,让原本并不敏感的案件一下子变得异常敏感,至少在当地是如此。人们难免猜想,这起案件是否还有不为人知、难以言说的背景和细节?是否触痛了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敏感神经?否则,有关方面何以如此紧张兮兮、神神秘秘?
实际上,据笔者观察,有很多所谓的“敏感事件”都是捂出来的。举例来说,2008年的问题奶粉事件,虽然异常恶劣却并不算敏感,因为它并不涉及国家机密,也不涉及政治问题,况且,丑事被大规模曝光后也并无“敏感性”可言。然而,这件事后来被“冷处理”,甚至成了敏感话题:问题奶粉去哪里了,舆论无法追究;如何赔偿结石宝宝,人们不能评论;如何惩罚其他涉毒奶企,也不知其详细。结果我们看到了,至今仍有结石宝宝未获赔偿,甚至永远不能获得赔偿,而问题奶粉又卷土重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进步的一个表现,就是让以往不能说的事变得能说,让以往的敏感话题变得不再敏感。这不仅事关政府信息公开和危机公关能力,还事关媒体的监督权利和公民的言论自由。
再评:我想不通天津有关部门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一起发生在大街上的根本捂不了的社会新闻,都不让媒体自由报道,那些发生在密室的事呢? 电子时代还这么做,是不是太颟顸太傲慢?
我只能说,天津有权只准本地媒体发通稿的部门是在按惯性办事,太不与时俱进了。我对云南宣传部官员伍皓本没有太多的好感,看来相比之下,他还真是“思想超前”呀,如果他在天津估计不会这么做的。
我纳闷的是,有关部门并没有少培训新闻官员们,新闻处理案例也肯定讲过不少,人民网舆情研究室还常搞各地应对新闻事件的排行榜,某些官员为什么就没有长进呢?
四
别耕了“美女田”荒了民生地
2010年02月04日 08:37:30  来源:新京报
山西忻州的政府网站首页上,一个叫“美女论坛”的栏目赫然在列,据说当地准备借助当地的美女资源发展经济。(2月3日《现代快报》)
说实话,忻州准备发展美女经济的“雷人”程度实属一般,没有媒体记者想像得那么有新闻价值。其一,在美女经济热遍大江南北的大背
景下,地方政府热衷美女经济早有先例,比如江苏东安市就有选美聘官招商引资的行动。其二,美女经济的确有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功效。俗话说,美女脸上能长出大米,在美丽已经变成资源的今天,岂止“长出大米”,更能拉动经济指标一路上扬。比如海南三亚市,从1999年开始与“新丝路”模特机构签约合作,依托“美女经济”打造产业链,据说使当地旅游收入翻了几十倍。
且不论美女经济是否真能振兴当地经济,也不论美女经济是否有把女性工具化之嫌,我们一贯担心的是,政府发展经济的冲动是否排挤掉了xx民生等其他职责。与 “美女论坛”人气繁荣相反,忻州市政府网站上的其他内容一派萧条,网站上“百件实事网上办”的栏目中,“劳动关系”、“特殊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这些民生栏目都是虚设的,没有提供任何信息。这样的鲜明对比不能不加重我们的担心。
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价值的维护者,醉心经济发展指标而忽视民生疾苦,是当下地方政府治理中常见的痼疾。只要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忻州要发展美女经济无可厚非,但必须牢记对公众的责任,切莫耕了美女经济田荒了民生地。(毛飞)
再评:说什么准备借助当地的美女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纯属瞎话。既然“忻州市政府网站上的其他内容一派萧条”,所谓“美女论坛”不过是哄你玩的,你当真就太笨了。见过卖汽车的车展只有美女车模而无真车吗?美女最多就是吸引眼球的幌子和招贴。说三亚是靠“美女模特”使旅游收入翻了几十倍,也是瞎扯,除非那里是红灯区。我去过三亚多次,自费和开会,从来没听人用“美女”向我推介三亚。
自古人们重相貌,这符合生物学规律;但是人们更重实际。美国的小布什、日本的麻生,他们都曾在竞选中以政纲胜出,虽然他们没有竞争对手长得帅,相貌不大招女性青睐。 经济发展也是如此,若说老板是冲投资环境中有无美女去的,岂非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