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四年一次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是政府加强对图书馆行业的宏观管理、检验图书馆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2009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参加此次评估的图书馆共2234个,占县以上图书馆总数的79.2%;其中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图书馆49个;地级图书馆314个,占全国地级图书馆总数的75.3%;县级图书馆1871个,占全国县级图书馆的79.5%。经过各地自查上报和组织专家组实地检查,按照定级分数线要求及一、二级图书馆必备条件,全国共有一级图书馆480个,占参加评估图书馆总数的21.5%,其中地级馆有142个,县级299个,分别是参评地级馆总数的45.2%、参评县级馆总数的15.9%;二级图书馆共410个,占参评图书馆总数的18.4%,其中地级馆65个、县级馆340个,分别是参评地级图书馆总数的20.7%、参评县级图书馆总数的18.2%;三级图书馆共894个,占参评地县馆总数的40.9%,其中地级馆66个、县级828个,分别占参评地级馆总数的21%、参评县级馆总数的44.3%。上等级图书馆总数1784个,占参加评估图书馆总数的79.9%,占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的63.3%。
本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在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图书馆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既定的部署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评估结果表明,从2004年第三次评估定级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处于稳步发展的态势。与2004年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相比,参评馆增加了200个,上等级图书馆增加了344个,一级馆增加了136个。分别增加了9.8%、24.0%、39.5%。参评地区除青海、海南、西藏三个省、区外,都拥有一级图书馆,其中一级图书馆数量最多的是江苏省,数量达63个,上海市参评比例、一级馆比例、上等级馆占图书馆比例都为全国各省、区、市之首,分别为{bfb}、96.6%、{bfb};江苏省上等级馆数量和图书馆总数的比例也达到了90%以上。其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标准提高的条件下,上等级图书馆占参评馆总数的比例有较大增长,特别是一级图书馆数量,由上一次的344个增加到480个,净增加136个,增长率达到了39.5%。2、上等级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水准有了较大的进步。二级以上图书馆必备条件中,对硬件设施的要求提高了不少,特别是馆舍面积和现代化装备、数据库、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几项,说明二级以上图书馆的硬件水平进步明显。3、上等级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必备条件中图书的年入藏种数与计算机统计的年外借册次,在比上次评估数据要求提高了情况下,二级以上图书馆的数量比2004年多了近100多个,说明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及延伸服务的普遍开展,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本次评估定级工作也暴露出了制约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很多问题:一是《公共图书馆法》尚未出台,事业发展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随意性比较强,事业发展缺乏连续性和长效性。二是投入不足。2008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中,用于公共图书馆的费用仅占19.3%。以县级图书馆为例,购书费总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却逐年下降。2005年,县级公共图书馆购书费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为10.9%,平均每馆新购图书0.25万册。到2008年,县级公共图书馆购书费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则下降到10.3%。200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41册,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1.5到2.5册的标准。三是事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全国是5.5亿册藏书,人均0.41 册,但县级图书馆,2444家图书馆总藏量仅为2.2亿册。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图书馆事业发展很快,十分可喜。但是西部地区非常令人担忧。就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来看,中西部地区占总人口的2/3,但文化事业费投入只占总量的44%。图书馆事业与社会事业的其他领域相比,差距也在拉大。2008年,国家财政教育事业费是8937.9亿,科技事业费是2108.3亿,文化事业费是248.04亿,是教育事业费的2.8%,是科技事业费的11.8%,占国家财政比重的0.4%。四是普遍存在人才匮乏问题。人才队伍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高级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匮乏;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复合型人才短缺;科研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08年,公共图书馆从业人数5202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只有20137人,占全部工作人员的38.7%。
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是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7年1月8日,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工程建设要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村村通”。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24.76亿加快推进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建设。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管理力度,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09年底,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14个县级支中心,1522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45.7万个村基层服务点。资源总量达到90TB,视频资源达到72345部/集、70434小时。专兼职工作人员达68万人。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累计服务超过6.9亿人次。从各地情况来看,北京、辽宁、安徽、山东、湖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省(市)文化共享工程整体推进成效显著。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北京市将文化共享工程列入2009年市人民政府折子工程。辽宁省充实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文化共享工程专职机构,并将文化共享工程列入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和“环保攻坚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把文化共享工程作为省委、省人民政府2009年的xx重点工程,省文化厅党组将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安徽省将文化建设纳入省人民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将文化共享工程市、县级支中心建设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列入省人民政府对各市人民政府年度文化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河南、湖南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列为省委、省人民政府承诺2009年为人民群众办好的xx实事之一。湖北省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并逐级签署责任书。各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年,各地加大投入力度,地方财政积极落实建设资金85557万元,为文化共享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天津、辽宁、江苏、安徽、湖北、广东、重庆、贵州投入力度较大。基层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推进,规范化建设程度提高。截至2009年底,东部地区累计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466个,达规划建设总数的67%;乡镇基层服务点5559个,达规划建设总数的79%;村基层服务点172155个,达规划建设总数的94%。北京市在县级支中心全部建成的基础上,按照市级支中心的标准对设备进行了升级。山东省重点开展了基层规范化服务站点的创建活动,使全省规范化站点迅速增加。2008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下达后,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截至2009年底,共完成670个县级支中心的建设,达年度计划任务的87%。完成2767个乡镇基层服务点的建设,达年度计划任务的77%。完成91874个村基层服务点的建设,达年度计划任务的92%。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有河北、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湖北、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9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于2009年10月份下达,重庆、贵州提前做好了资金配套等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县级支中心建设任务,其他地方正在实施。四川、陕西、甘肃省900个过渡性综合文化服务站(同时也是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部建成,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源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数字资源不断丰富。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和各省级分中心资源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09年底,资源量达到90TB,其中,国家中心达到23.5TB,各地达到63.76TB,国家数字图书馆提供了2.74TB资源。资源量比2008年增长16.09TB。国家中心建设的视频资源达28592部(场)、17094小时,包括文艺、农业、文化教育、少数民族语言等内容。各地建设了43753部(场)、52530小时的视频资源。国家图书馆提供了电子书刊、专题讲座等资源。各地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资源,截至2009年底,向各地远程办累计提供69TB数字资源。传输方式不断创新,入户工作取得新的进展。2009年,辽宁省积极创新,结合本省有线电视网,辅以卫星传输,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文化共享工程入户工作。目前已设立60000多个服务点,覆盖全省所有涉农县区自然村,点播方式用户达到209万户,广播方式用户达到226万户。其他各地也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传输方式,保证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充分使用。一些地区通过在数字电视上开辟专用频道、IPTV接入等多种渠道部分实现了入户,拓展了服务范围。目前文化共享工程入户工作覆盖人口已超过5000万。2009年,国家中心继续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向各省传递资源,新开通了海南、西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个地区的传输渠道,目前全国33个省级分中心已全部开通,实现了支持互联网、专网的双网下载和上传资源。电子政务外网已成为国家中心与各省级分中心之间传输的主渠道。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基层工作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国家中心和各地文化行政部门通过集中培训、网络教学、卫星播放、光盘观看等方式,培训人员71万人次。2009年举办了首届“文化共享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知识与技能竞赛”,在各地掀起了岗位练兵的热潮。活动覆盖11.2万个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有13.3万余人参加了竞赛活动。服务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显著。2009年,全国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习双百人物”等重大主题,共组织4万余次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据不xx统计,2009年有1.9亿多人次享受到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2010年是文化共享工程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一年。各地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大力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建设,不断丰富数字资源内容,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推动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开展,确保工程“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完成。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