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这里就不多说了,干活吧!
加一个11.0592MHZ的晶振是为了以后做串口通信时和PC有相同的波特率。可用短路帽切换。 在板上除了最小系统外还有键盘输入、数码管、LCD、I2C存储器。它们的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也是xx独立的。其它的功能都准备在以后通过上方的接口另外用板子扩展。 图上方的弯脚插针就是向外扩展的接口。我在弯脚下方又安排了一组直插针。它是和弯脚插针并行连接的。这样在扩展功能块时我先在AT89S51板上将要输出的引线(包括数据线、控制线、电源线等)跳至直插针上。这样通过弯脚插针引到扩展板上的线就只有一组排线。不用再零乱地接上几组连接线了。这也是我用买的学习板常常垢病而最终弃而自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当时我扩展LCD12864,我既要连上数据线,又要连电源线,LCD模块上还拖着背光电源限流电阻线。还有液晶驱动电压调节电位器。所以感觉拖的到处是线,很不方便。 实施:通过检查各元件的好坏后便进行焊接工作。焊接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见下图: 完成了。在检查了线路的正确性后,用万用表测了是否有短路。一切正常! 之前我的AT89S51里已写好了个最小系统测试程序,就是让P1.0上的红色发光管闪烁。 # include <at89x51.h> 我把它先插在我买的学习板上运行,一切正常。但插在我做的的最小系统上却没反应。就那么点线路查来查去还是没问题呀!是晶振不起振?在学习板上用手拿着改锥分别碰18脚(XTAL2)和19脚(XTAL1)。发现当人体碰到19脚时程序会乱掉,就是说可能会停振。于是又把我的系统板上晶振位置的电路重焊一遍,尽量缩短了19脚处线的长度。C4、C5又分别换了15PF、20PF、30PF的电容试试。故障依然,没办法,得静一静,看书! 在看到介绍第31脚(EA/VPP)时猛然想到31脚没有接到电源正啊!起来立即把31脚接到电源正,红色发光管立即闪烁起来。此时的高兴真不可名状啊! 总结:除了在焊接时要仔细外,先画好电路图也是很重要的。像上面的电路图在89S51的31脚上就只写了Vcc的字样,因此焊接时就被忽视了。应该先画出一张完整的图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