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荧光灯工作原理_读记杂记感记---我的简约空间

节能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原理,与普通日光灯(用卤素荧光粉)一样,属一种低汞蒸气压放电灯,也称荧光灯。
一、荧光灯启动原理:以最简单的电感镇流器(工作线路如图12-3-22)为例
辉光启动器由两电器元件组成,一是0.01mf左右的小电容,另一是充惰性气体(通常充氖气)的小玻璃泡(俗称氖泡),泡内一端是双金属片活动簧片、另一端固定金属片。两元件并联装在金属或者塑料小圆柱盒内,用两个管脚作为引出导线。
当电流接通后,在L-N二端加上的电源电压不足以使荧光灯启亮,这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辉光启动器的二端金属片上,充惰性气体的小玻璃泡起辉电压在140伏左右,所以在220V电源电压下很容易产生辉光式放电。辉光放电电流加热了双金属片,使双金属片改变形状与固定片接通。这时候电源,电感镇流器、启动器与灯丝构成一个回路,灯丝通后发热,形成荧光灯的阴极预热,时间约0.5-2.0s。当小玻璃泡内二端金属片接通后,失去电压,辉光放电现象随之消失,金属片开始冷却。于是很短一段时间后,双金属簧片回复原位,使电路断开。由于电路串联了一个电感,在电路突然切断电源时,电感二端会产生一个很高的反电势脉冲,脉冲电压高达600-1500伏,持续时间约1ms左右。已被预热的荧光灯二电极之间受到如此高的电压冲击,产生放电,使荧光灯点亮。
0.01mf左右的小电容起过滤高频干扰波作用,使小玻璃泡不受这些干扰波影响而发生“误”动作。
荧光灯点亮后,灯管两端电压迅速降低到100伏左右,此电压不足以使启动器再次形成辉光放电,于是启动器在荧光灯启亮后就完成了它的功能,也不消耗电源能量。点亮后的灯管电压取决于灯管特性,高低有一定差异,所以所用起辉器要与其相匹配,以保证能启动灯并且灯点亮后不再放电。
二、荧光灯工作原理:
它把电能转变为可见光的过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首先是通过低压汞蒸气放电,在气体放电中消耗的电能转变为人眼看不见的紫外辐射和少量可见光,其中约占65%的电能转化为波长185nm、254nm和365nm等紫外线,3%的电能直接转化为波长405nm、436nm、546nm和577nm等可见光,其余部分大多数以热量的形式消耗。其中,最主要的254nm是电子与汞原子直接碰撞而产生的,氩原子与汞原子碰撞产生254nm效率很低的。
其次是管内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到玻璃管壁上涂的荧光粉材料,荧光材料再把紫外线转换为可见光。因此,我们可以说荧光灯的发光是包含着汞蒸气低压放电和激发荧光材料发光二个物理过程。节能灯中荧光粉的能量转换效率很高的,达到每瓦70到90流明(看灯的形状、功率等)。 

节能灯又叫紧凑型荧光灯(国外简称CFL灯)它是1978年由国外厂家首先发明的,由于它具有光效高(是普通灯泡的5倍),节能效果明显,寿命长(是普通灯泡的8倍),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受到各国人民和国家的重视和欢迎,我国于1982年,首先在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成功研制SL型紧凑型荧光灯,二十年来,产量迅速增长,质量稳步提高,国家已经把它作为xxxx发展的节能产品(绿色照明产品)作为推广和使用。

现如今我们所讲的节能产品主要都是针对白炽灯来讲。普通的白炽灯光效大约在每瓦10流明左右,寿命大约在1000小时左右,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灯接入电路中,电流流过灯丝,电流的热效应,使白炽灯发出连续的可见光和红外线,此现象在灯丝温度升到700K即可觉察,由于工作时的灯丝温度很高,大部分的能量以红外辐射的形式浪费掉了,由于灯丝温度很高,蒸发也很快,所以寿命也大缩短了,大约在1000小时左右。

节能灯主要是通过镇流器给灯管灯丝加热,大约在1160K温度时,灯丝就开始发射电子(因为在灯丝上涂了一些电子粉),电子碰撞氩原子产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碰撞后获得了能量又撞击汞原子,汞原子在吸收能量后跃迁产生电离,发出253.7nm 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由于荧光灯工作时灯丝的温度在1160K左右,比白炽灯工作的温度2200K-2700K低很多,所以它的寿命也大提高,达到5000小时以上,由于它不存在白炽灯那样的电流热效应,荧光粉的能量转换效率也很高,达到每瓦50流明以上。



郑重声明:资讯 【节能灯,荧光灯工作原理_读记杂记感记---我的简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