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服装专业素质的社会需求:
为了探索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我多次深入企业、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如下观点:
(1.)一方面服装企业现有的人才知识结构比较多样,但特定岗位能力较差。如目前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行业的人员较多,但是服装设计、服装制版的针对性不强,比如说专攻某类服装的制版人员或专攻某类服装的设计人员。
(2.)服装企业特别重视行业素质,重视培养行业习惯与行业细节。比如说缝制中科学的手势对服装的制作就可提高缝制的速度。
(3).虽然设计与制版在服装行业中的地位很高,但是同样需要服装工艺的支撑,想要学好设计与制版必须要过工艺关。
(4).传统的制作理念与现代技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如手工制版与服装CAD制版需同时具备。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的改革
高职生的定位是-----高不成低不就,准确的定位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技术工还是设计人才?按照学历层次应该是居于中间的一种状态!国家定位是(五年制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的高职学校的现状是按照综合设计人才的层次来培养,本人一直觉得有所偏差。所以培养目标的定位的改革是我们要做的{dy}步!我的设想是从服装专业中的细分专业入手培养具有特长的服装人才。具体做法是先从女装、男装、童装、或牛仔装、针织装等等服装细分行业中找到一个适合本地域发展的行业,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制版、工艺、后整理、营销等知识的培养,在专一知识的同时再进行其它知识拓展,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切合职校毕业生的一专多能!
三、课程结构的改革:
服装专业的课程结构应以培训目标为依据,以形成职业能力为核心来设计课程体系:打破学科体系,模块化设置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法,不再呆板的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更注重知识的行业性、实用性和各种知识的联系性,并要较好解决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之间的关系及专业理论知识为技能培训服务的问题。
服装专业的课程较多,就是服装的细分专业也同样如此,所以将它加以精简、整合,穿插于整个服装生产流程中是服装专业模块化的一个设计重点。参照当前先进的“项目教学法”,同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服装专业模块化可按照基础、专业、提升三个层面进行划分:
(1)、服装基础模块设置
1.绘画基础包括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图案基础。
2.工艺模块中的基础理论包括缝纫常用工具及缝纫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基础技能包括常用手针工艺、平缝车上机、基础缝型的缝纫方法等。
3.制图模块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包括人体知识、服装号型、常规款制图等。通过上述的教学,力图使学生形成服装的基本概念以及掌握一些基础技能。
4.基础模块的改革重点:
①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服务:按照课程学习发展规律,科学的安排课程的开课次序,由浅入深。例如:低年级以基本工艺为主,制版为工艺服务,再辅以服装史、材料学等课程。美术基础课是为设计服务的,考虑在设计课开始之前再开设。如:绘画素描---绘画色彩---设计基础---设计
②把握课程之间的关系,整合基础模块:素描
(速写) +
(2)、专业课题模块设置
2. 专业课题模块改革重点:
①整合工艺、制版、设计三门主干专业课程,以(工艺、制版、);(工艺、制版、设计)为两大模块开展针对性练习,每学期以若干个项目来xx课程的实施。
②在各阶段模块课程中各有重点,并且在每学年都有专业课程上的重点。如(黑体字为重点课程):{dy}年重点目标:工艺
制版;第二年重点目标:工艺
制版:第三年目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