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一夜(超长啰嗦版) - 哚唻米多-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话说米多周一早上吐过奶以后,妈妈就上班去了。在公司没有心情坐班,下午提早回家了。回到家米多爸爸汇报,米多下午两点左右情况很不好,高烧到39度8,人有点神志不清,呼吸及其短促,只能躺在床上,爸爸不管泰诺那个什么六小时服一次的说法了,赶快给她用了泰诺。半个小时后因为药效出来了,米多恢复了些精神,到妈妈三点多到家时,米多已经可以坐起来玩了。但是这天米多的眼睛也被感染了,眼角不断流脓状分泌物,两只眼睛又红又肿。

    其实前{yt}急诊室那位女医生已经判断说米多是RSV感染导致的xxxx,也是她建议我们入院xx的。可惜住院部那位女医生再次检查并没有听出米多肺部有杂音({dy}个医生听出来的),认为仅仅是上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RSV确实不需要用xxx,所以给了气雾xx之后就让我们回家了。如果当时能及时发现米多有肺炎可能,至少会留院观察的。

    在家的这{yt},米多的病情没有任何改善,咳嗽和气喘更严重,高烧也一直不退。妈妈也考虑到了天气的原因,预报丹麦当夜和次日会有暴雪,妈妈很担心万一米多病情加重,不能及时送去医院。于是妈妈建议爸爸带米多去医院。由于前{yt}已经去过医院有记录,我们可以跳过自己家庭医生,直接去医院。

    爸爸却比较犹豫,因为不是xx了,医院里人多,候诊时间会很长,米多的情况不是很稳定,长时间等待未必是好事,还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但是在妈妈的坚持下,爸爸还是带米多去医院了。出门时间是下午四点,大约10分钟后,已经到了医院。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到7点爸爸打电话回来,说终于不必待在候诊室了,医院给安排了一个接受检查的病房,开始等医生来看病了。于是妈妈把刚包好的馄饨热一下打包,赶快去医院给爸爸送饭。

    到医院7点半了,医生还没来。米多躺在病床上昏睡,看到妈妈来了非要起来。于是妈妈要爸爸先吃饭,妈妈哄米多玩。这医院的条件是相当好的,连这种检查病房都有电视,有玩具,有沙发,甚至还有台联网的电脑(不过是给医生写病历用的,爸爸用他医院的ID想上网,结果这边系统不认,呵呵),储物柜里不但手套,纱布,试纸等检查用具一应俱全,还有各个尺寸的尿片给我们免费使用。但是这样的检查病房一共才四间,我们到{zh1}进正式病房差不多xx点了,也就是说接近八个小时占用了一间,如果四个病房都是如此,那排在我们后面的病人在候诊室里要等至少八个小时。妈妈心里觉得其实把那些xx的东西移开,房间隔成两间,那病人的等待时间不是可以缩短一倍了么。不过丹麦人从医生到护士到病人都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大概觉得这样蛮好的。。。

    饭吃了一半,医生进来了。这天倒是所有给米多看病的都改了男医生。这个医生岁数不大,一自我介绍,果然是实习医生。检查还是很仔细的,但是明显没有什么对付小小孩的经验,要看喉咙了,跟米多说,Sarah说啊˜˜妈妈在旁边不厚道地笑了。{zh1}还是强行撬开米多的嘴,她放声一哭,就看到了。。。

    他看完了,病历写好,跟我们说,请稍等一下,我让主治大夫再来看。妈妈心里又不满了,都等到这么晚了,米多后面只有一个病孩子在等,其他检查病房也都空出来了,为啥就不能让主治大夫直接来看,还费这个周折。爸爸妈妈继续把饭吃完,一看钟,八点半了。主治大夫终于进来了,还是男医生,岁数稍微大一些,也就三十左右,个子比拉斯还高。妈妈见到比爸爸还高的人不太多,所以还偷偷目测了一下两个人的身高差距。。。那个实习医生也跟着,和爸爸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米多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说归说,检查还是要再做一遍,所以米多又被拽起来扒掉睡衣折腾了一回。

    这次医生很清晰地听出肺里的杂音,还很牛B地说,听上去像病毒性肺炎,而不是xx性肺炎。(哇塞,这也能听出来)然后说,为啥昨天没有xx,要xx才能查出什么病毒,如果万一是xx性的也好给xxx。于是跟我们交待,马上要护士准备给xx,米多的呼吸问题比较严重,不用等xx结果,也马上给安排气雾xx。xx结果要至少两个小时才能出来,所以基本上,考虑让米多住院了,不过病房要等一会儿安排。

    按妈妈的理解,这个马上应该是不超过十分钟吧。病房倒是不要紧的,妈妈早做好耗一夜的打算了,啥时候给都可以。

    在病房里等了半个小时,米多热度又上去了,加上房间门窗关紧暖气开足,三个人挤在查不多20平米的空间里,米多开始不耐烦了。以为护士会很快过来,医生检查完米多,我们没有给她立即穿上衣服,所以米多就光着身子兜了个尿片。就这样还是热,妈妈只好抱着米多到走廊里透气了。

    诊断病房的对面就是医生护士的大办公室,刚才给米多看病的两个医生都在各自的电脑上忙活,另外有个值班护士也在看电脑,其他的护士则出出进进,都很忙的样子。走过我们身边,她们都朝米多笑,米多也开始兴奋起来,有人走过,她就跟人家说“hej”,还作招手状。别人看她好玩,也学她样子招手说hej,她就越发兴奋了。抱她站在外面久了,妈妈有点累,就回病房歇一歇,但是米多不乐意,又哼哼唧唧地要出去,妈妈只好再抱她出去。这样来回折腾了几次,一看钟,已经十点敲过了。

    这时候总算医生自己坐不住了,过来跟我们说,今天护士太忙了,到现在也抽不出人手,干脆他自己来给米多xx吧。然后他就去推了一辆xx用的小推车过来,上面全是针头,试管什么的。结果有个护士看到了,过来说她一起帮忙。妈妈心想,医生不来你们也不来,医生来了你倒是立刻有空了,可见也不是忙到真的顾不过来。

    医生给爸爸妈妈讲,这个xx是微创的,口子很小,基本不疼,不用担心。然后大家七手八脚把米多在病床上摆好位置角度,医生抓起她的右手食指,用个订书机一样的夹子夹一下,立刻就有小血珠出现了。大概是不疼吧,米多什么反应都没有。然后医生拿了两支很细很细的中空管子,一头按在伤口上,血就很快流满了管子,然后交给护士处理。如妈妈所料,他们果然是对米多赞不绝口,勇敢啊,坚强啊,夸个没完。

    妈妈正想着,这个xx方式还不错,就见医生又拿出三个大试管来。然后医生就使劲捏米多的食指,挤出点血来,收集到试管里。医生一边采血一边说,这个方法慢是慢点,然后似乎血蹭得到处都是蛮血腥,但出血量比用针管采血少很多。妈妈很汗地看他一小滴一小滴地采着血,隔一会儿就要从指根往前撸,也时有几滴血流在外面,心想针筒扎一下也就浪费这点血了吧,效率可是高多了。花了五分多钟总算搜集满一罐,米多食指的口子凝固了。无奈,医生拿起订书机,又给中指来了一下。这次米多嚎啕大哭,而且奋力挣扎,大家只好按住她的手脚,那边医生还是一滴一滴地接血。折腾了十几分钟,总算把剩下两罐也装满了。血检结果最快两个小时后才能出来,也就是说,半夜前我们是进不了正式病房了。

    接下来清理了一下现场,护士就给米多上气雾xx了。米多并不是很配合,不过实在是太累了,吸到{zh1}还带着面罩呢,就睡着了。爸爸妈妈把米多安顿好,就关了灯,静静地坐在黑暗里等血检结果。

    等到大概一点钟,爸爸小声跟妈妈说,听到外面医生在催实验室赶快出报告。又等了半个小时,报告终于出来了,没有xx感染,米多得的是RSV。米多被吵醒了,于是就正好收拾东西去正式的病房。

    病房里米多的小床已经铺好了,护士帮妈妈一起把妈妈要睡的简易床支好,铺上被褥。然后护士问要不要给米多用退烧药(含止痛剂的),看米多挺难受的样子,妈妈说要,于是就给米多PP里塞了药。这时候已经快凌晨三点了,爸爸赶快告别回家去。妈妈简单梳洗了一下,就陪米多睡下。这边正式病房窗户外面正对着医院的新建筑,设计成全开放式的玻璃结构,里面灯火通明,就算我们把窗帘全拉上,那边的灯光也照得这边很亮。米多不习惯,又见自己关在陌生的小床里,四面的栏杆很高,加上咳嗽不止,一直折腾到四点多才睡着。

    第二天早上八点,护士进来查房,妈妈和米多一起醒过来。然后护士给妈妈送了早饭,也给米多端了一小碗麦片糊糊,但是米多只吃了一口就不肯吃了。接下来等医生,妈妈抱着米多四处闲逛,还在游戏室里玩了半天。

    到十点左右终于等到了医生,还是男的。妈妈跟医生说能不能用英语,爸爸不在,妈妈的丹麦语还不够好。那医生就问妈妈在丹麦几年了。。。妈妈不好意思说九年了,打了个折扣,说七年。。。医生就说,七年了,你的丹麦语可是比英语差多了啊,这可不太应该。。。汗。

    医生还是检查了耳朵,喉咙,然后听了心肺。结论也差不多,RSV感染到下呼吸道,造成xx和肺炎。给开了另外一种xxx(其实也还是盘尼西林为主),加上气雾xx。在家用的喷管效率没有医院的高,医生说如果米多呼吸情况没有改善,我们可以直接送她回来用医院的设备做气雾。妈妈想,要是来一次等几个小时做10分钟,那还不如在家算了。。。

    然后安排了一次气雾xx,做好以后,妈妈就带着米多告别医生护士,回家了。

    (全文完)

    补充,回家后米多的病情没有太大好转,接下来的两天还是持续高烧,咳嗽,xx。第三天开始体温趋于正常,然后xx症状也减轻了不少。现在一周过去了,米多仍然在咳嗽,其他一切正常了。但是可怕的RSV病毒把爸爸妈妈撂倒了。爸爸病得很重,也是高烧。妈妈还好,就是嗓子有点疼。





郑重声明:资讯 【医院一夜(超长啰嗦版) - 哚唻米多-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