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

教材分析:

    《我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dy}课时的内容。教材主要有两个活动:1、安装一个小缆车。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使学xx现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铁垫圈又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引出重力的概念。2、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主要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

    对运动和力,学生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有着自己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这些都是学生的经验,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因此,在学生原有认识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力的大小与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等活动,使学生充实、修正原有的感性经验,形成运动和力的正确的认识。

 

设计理念: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为: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问题后,让他们主动猜想、实验、观察、交流,教师只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进行必要的xx和指导。

3、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的主要学习方式。《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通过实验得到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能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形成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用的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一个(或为回形针)、铁垫圈若干、秒表(或直接目测)、夹子、记录单。

教师:装水的水桶、雷速登一辆、汇总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你们玩过雷速登吗?

2、演示开车路线,比比谁开得快?需要什么?(秒表)

3、各组推荐一名计时裁判员,计时裁判培训

4、比赛开始

5、数据统计(取中间数据、介绍数据读法、记录法)

二、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

1、你知道雷速登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

2、我们来看看这些车是什么类型的车,都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

教师一一出示图片(PPT

3、根据图片,简介缆车

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今天,我们也来安装一个小缆车。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三、安装一个小缆车

1、认识材料(PPT

2、用这些材料,你能安装成一辆小缆车吗?

(因为有前面对缆车的讲解铺垫,所以这里不是机械地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我们照图的样子安装一个小缆车”,而是让学生的头脑活动起来,自己尝试安装一个小缆车。)

3、学生展示组装的小缆车,评议有缺点。

4、玩小车,思考:(PPT

①细绳拴在哪里比较好?为什么?

②绳子越长越好吗?多长比较合适?”

③垫圈起了什么作用?

四、引出重力概念,认识重力。

1、垫圈能产生力吗?怎样产生的?

2、提包实验,请一生上台演示。为什么会感到有点沉?放掉后,包会怎样?

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一个向下的力,就是重力(板书)

3、例举生活中感受到重力的现象

4、正是因为铁垫圈受到的重力,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了拉力,使小车运动起来。这里拉力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那拉力大小就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吧!

五、拉力多大刚好使小缆车运动起来

1、推测:我们挂几个垫圈的拉力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为什么这样推测?

2、怎样挂?(一个一个地增加,轻轻地)

3、实验

4、汇报数据(投影板演)

5、分析数据,为什么不一样?(倾斜度、摩擦力不同)

六、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你有办法让小缆车跑得更快些吗?(加垫圈)

2、为什么加垫圈小缆车会快些?(重力大产生拉力也大)

板书:拉力越大  ?小车速度越快

3、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推测吗?

这是个对比实验:实验时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垫圈的个数)

实验时我们不能改变的条件是什么?(起点、终点)

4、出示记录单:每次垫圈数相同时候,做3次实验。为什么要这么多次?(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再取中间数据,完成实验分析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5、学生实验,提示:①每次都要从起点开始,重点结束

                   ②垫圈要几个几个或几倍几倍增加

6、数据汇报、分析(投影汇总表)

那么刚才的推测“拉力越大  ?小车速度越快”与我们实验结果一致吗?有没有补充的?

7、挂一个垫圈,小车有没有受到拉力?二个呢垫圈?拉力大了吗?拉力大了,小车有没有开得越快?

8、补充:当拉力大到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板书)

七、课堂延伸

师:这辆小缆车我们给它一个拉力,它就运动起来了,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省些力气,让它自己动起来呢?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去思考,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

地球的吸引—— 向下的力    重力

当拉力大到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  ?小车速度越快

郑重声明:资讯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