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实验动物设施内的污染物多种多样,尤以氨气为代表。若设施内的氨气得不到及时排除,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对室内工作人员和实验动物造成极大危害。我国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T14925-2001)和《实验动物设施技术规范》(送审稿)对实验动物生产设施和动物实验设施的环境指标都给予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明确氨气浓度值不大于14 mg/m3[1-2] 。
影响实验动物设施内氨气浓度的因素很多,如饲育动物的种类、数量、室内气流组织形式及净化空调系统的换气次数等。本文将从污染和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气流组织形式对实验动物设施内氨气排放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zh1}给出实验动物设施气流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提出参考性意见。
1 实验动物设施的气流组织形式
所谓气流组织,就是指如何组织送入室内的空气,使其在室内合理地流动和分配。气流组织的任务是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使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及空气的洁净度等技术参数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验室的工作要求和人们舒适度的需求。
对于实验动物房,良好的气流组织可以有效地去除动物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污染物(如氨气),更好地维护饲育人员的健康。为了提供{zj0}的气流组织形式,送、排风装置的定位应使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和散流器后首先流经房间中饲育人员工作区,然后到达污染源(动物笼架),{zh1}进入排风口。还应注意避免气流死区、停滞和送、排风的短路现象。AIA(美国师联合会)推荐在大多数实验动物洁净室中使用高处送风低处排风的形式。ASHRAE(美国、制冷与空调师学会)也推荐高处送风,侧下处排风,并且指出向高污染区域送风的送风口应安装在天花板上,排风口应安装在地板附近污染程度最严重的一侧,这就使得洁净空气通过呼吸区和工作区后向下流动到地板区域排出,排风口的底部应位于房间地板上方不低于8cm 处[3]。对于室内排风口高度问题,必须低于工作面,这也是一般洁净室的通用要求,因为回(排)风口下边缘太低容易将地面的灰尘卷起。
我国的《实验动物设施技术规范》(送审稿)也明确规定采用上送下排的气流组织形式,并且要求对送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精心布置,尽可能减少气流停滞区域,确保室内可能被污染的空气以最快速度流向排风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