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按时提交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Greenlaw – 环境法公众研究网- xx ...

此文为翻译版本,阅读英语原文请见: windpower2

2010年1月28日,在离哥本哈根协议中规定的1月31日提交减排行动的期限前三天,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该国的。上个月,温家宝总理,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印度、巴西和南非的领导人共同打造了哥本哈根协议,如今,中国又展示出其推动全球气候谈判进展的承诺,这的确非常鼓舞人心。

在信中,中国重申了早前宣布的政策:(1)到2020年使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的水平下降40%到45%,(2)到2020年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3)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中国指出这些行动将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规定来执行。

尽管中国在信中并未明确地提到所承诺的减排行动与哥本哈根协议相联系,但是中国之前和其他“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强调了协议的重要性,认为它代表了政治层面对气候变化谈判中一些最有争议问题的理解。、、以及都正式表示了对协议的支持,并提交了各自的减排承诺。正式地提交了该国的减缓行动计划,巴西和南非也证实它们将在{zh1}期限之前提交减缓行动计划。上述这些国家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总排放的65%以上,包括了所有的排放大国。

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国家所作出的减排承诺的总量并不足以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450ppm的水平,而科学研究认为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我们才有50%的可能性把全球变暖控制在2度以内,并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然而,这些承诺仍是一个关键性的起点,仅仅在几年前,这种承诺还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中国的碳强度目标

中国承诺的核心是降低碳强度的目标—到202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的基础线下降40%到45%(参见)。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这个目标具,不管其他国家的排放情况和外部融资情况如何,中国都将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自己的分析表明,中国的碳强度目标是一个实在、严肃的承诺,国际能源署(IEA)。在最近发布的中,IEA估算出各国需要采取多大程度的行动才能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450ppm以下,把全球变暖控制在2度以内。中国减少碳强度的45%上限目标非常接近IEA为中国估算的47%的水平,若中国xx这个承诺,中国将在2020年避免奖金1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个成绩将优于世界任何其他国家。

实现目标

为实现目标,中国必须有进一步的行动。过去四年,中国不断积极努力,力争在2010年将能源强度比2005年削减20%,现在,中国需要以此为基础,采取进一步行动,包括:

  • 延续千家企业节能行动项目。2004年,这千家企业占了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
  • 进一步和。
  • 制定更严格的、、和能效标准,改进标准的实施水平。
  • 继续根据节能、环保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我的同事Alex Wang关于这个话题的)。

保持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另外一个目标是到2020年把非化石能源在全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而实现该目标则需要中国保持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进行大规模的投资。2008年,中国可持续能源投资总额为156亿美元(参见)。据,中国将在未来十年把4400亿到660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包括核能在内的替代性能源发展中,这将成为世界{zd0}的替代性能源投资项目。

进一步开展植树造林的工作。2003年到2008年间,中国森林覆盖面积增加了2050万公顷,如今,该国人工林的总覆盖面积达到了。到2020年,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的努力可以从大气中,尽管这些努力将不被计算在碳强度的目标内。

中国领导人非常了解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害,也清楚成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sjlx}者能够促进本国的就业、保障能源安全。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已经着手实施计划,减少排放的增长。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成绩

看到中国如此认真地朝着十一五计划目标迈进,我乐观地认为中国能够履行哥本哈根协议下的承诺。虽然前方仍充满挑战,中国在诸多减排工作中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中国政府与能耗{zd0}的千家企业就设定节能目标进行谈判,然后要求这些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制定节能计划,以期实现之前设定的目标。去年11月,千家企业节能表明这些企业的总体能效投资达到900亿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十一五计划中削减1亿吨煤当量消耗的集体性目标。根据,到2010年该项目将总共避免大约4亿5千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 关闭低效、落后电厂:由于替代了落后、低效的电厂和工业产能,中国正在不断地提高电力生产和工业的能效。{zx1}报告显示中国在2006年至2009,,以及类似数量的制钢和水泥产能(参见此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厂或工业的总排放正在下降—事实上,中国的热电厂净装机在2009年提高了49兆瓦。但是因为新的电厂、工厂从节能技术与工艺中获益,所以关闭低效、落后生产能力的工作对于减少中国碳排放增长是非常关键的。
  • 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中央政府在2007年建立了一个评估体系,监控节能达标工作的进展,根据评估要求,未能实现节能目标的省级官员和企业领导人将不能获得晋升或年终奖金。中央政府已经从激励省级和地方官员落实节能目标的手段中看到了良好的结果。虽然环境执法在中国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这种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可以期待在今年下半年制定出的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政府官员实现碳强度削减目标的工作绩效也将被纳入评估体系中。
  •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大计划也是实现碳排放强度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200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相当于2亿5千万吨的标准煤,,大概相当于加拿大全年的排放量。中国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在最近几年呈指数性增长,在2009年底,中国超过了西班牙,,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 与此同时,中国的太阳能产业也已经起步。2009年,中国建立了两项太阳能补助项目(和工程),以促进国内太阳能光板的安装,而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zd0}的太阳能光伏板的制造国。去年,中国也宣布成立几个具有发电厂规模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世界上{zd0}的风能发电厂,一个位于甘肃省的10兆瓦的“”项目,一个位于华北的2兆瓦太阳能电厂,该电厂使用的位于亚利桑那的公司的薄膜太阳能光板。虽然可再生能源发电联网仍面临一些挑战,但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进行智能电网技术投资,修改可再生能源法以严格上网规定。
  • 中国计划在2010年投资,投资金额略高于美国。中国2009年的也包括了15亿美元的补贴,用于未来三年替代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今,,而863工程中清洁能源的研发投资每年的增长超过了20%。可再生能源的就业岗位在2008年达到了112万,且每年以10万新增就业岗位的速度发展。

哥本哈根之后

上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指出,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并没有驻足不前”。的确,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的几个星期里,中国迈出了若干重要步伐。

上周,中国环保部发布了一份,其中鼓励“条件允许”的地方进行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文件还要求开展试点项目,监测部分地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和N2O的浓度。这是中国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能力建设上迈出的另外一步,而就在这份文件发布前不久–去年11月–美国环保总署和中国发改委,开展中国温室气体清单建设的合作。

此外,就在哥本哈根结束后的一周,中国的立法机构,该法最初生效是在2006年。虽然我们还需要等待实施细则的出台,但是该修正案已经展示了中国扩大可再生能源供应,克服障碍、xx目标的承诺。修正案包括了几个重要变化:(1)采取更大激励措施,鼓励电网公司按照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购买可再生能源发电,(2)鼓励电网公司投资智能电网技术,(3)简化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应用的政府资助程序,(4)强化中央政府对省级可再生能源规划和发展的监督。修正案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候获得通过表明中国正在努力履行绿化能源供应的承诺,并能够在出现新挑战的时候做出快速反应。

上周,由温家宝总理领导的正式成立,这一高级别委员会的成立将促进能源政策的协调,包括提高能效,遏制排放以及强化中国能源安全。当中国发布在下半年发布2011-15年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将会出台更详细的行动步骤,以期xx气候承诺。国家能源署的成立以及十二五计划的起草都为中国实现目标奠定关键的基础。

奥巴马总统在上周的演讲中也指出“清洁能源经济的领跑国将是全球经济的领跑国,”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正在大力投资清洁能源,因为这可以为这些国家创造就业机会。”(媒体也注意到了中国的行动,最近xxxx的一篇报道宣称“。”)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两国可以借此发展未来清洁能源技术和工业,创造大量清洁能源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实力并提高能源安全。

尽管今年11月份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准备工作还有许多没有完成,但是中国,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纷纷对歌本哈格协议表示支持,并提交了减排承诺,这表明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愿意携手采取进一步行动,争取达成一份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向清洁能源的美好未来迈进!

芭芭拉?费雯丽女士是NRDC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项目主任。本文原载于(Switchboard blog)

评论

Leave a Reply




    • on
    • on
    • 王立德 on
    • CCW on
    • Gao Jie on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按时提交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Greenlaw – 环境法公众研究网- xx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