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之写对联

    过年之写对联

    

    最近,我与我的朋友们说起了过年,都有一种比较共同的认识:感觉现在过年与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平时吃的与过年一样,穿的与过年一样。说起与小时候的过年相比,没有了那时的渴望,没有了那时的新鲜,没有了那时的开心,没有了那时的快乐,没有了那时的企盼,没有了那时的神奇......

    对于过去的农村而言,过年的{zd0}几个特征是,写对联,贴窗花,堆旺火,响爆竹,穿新衣。

    今天我先写一下写对联。

    小时候,我生活的那个村子有二十多户人家,与其他村子比起来,这个村子里识字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但能写好毛笔字的人几乎没有。我的老父亲小时候读过几年冬书,因此毛笔字写的还能说的过去,就连离我们不远的镇子里的几位高手算上,我父亲的写的字也能排上队去。

    不能小看我们这个镇子,这里曾经是晋陕商贾连接包头与外蒙的主要通道,而且于1940年前后就设立的国立小学,到1948年关闭。人员最多时期有校长一名,教员11名,学生110名,学校的一切开支由国民政府负责,开设课程有语文、地理、自然、公民、算术、音乐、体育、图画、专门为国民党培养统治蒙旗的后备人才。因此这时的教师基本素质还是可以的。

    但这里的一些人,他们写毛笔字还是比不上我的父亲。

    村里人没有文化,但他们也爱好,过年时也要写对联,使自己的节日过的红红火火。农村还有个习惯,就是谁家要是贴上了对联,债权人就不去xx去了。我们村子有户人家特别穷,我见过他家在过年的前两天就把对联贴出去了。我还听说,在偏远的户子,实在不会写对联,也没有人愿意给写的情况下,就找个圆圆的东西,蘸碳黑或者是锅底黑,在红纸上依次盖上若干个黑圈子,就算是对联了。当时,因为我家有老父亲写对联,我听了这样的事后,不但没有同情心,反而在童心与虚荣心的作怪下,嗤笑了人家。

    由于父亲写的毛笔字好,再加上善与人交,因此,每到过年,父亲总要用两三天的时间在家坐下给人家写对联。我记得有一些有心人还带来的墨汁。为表达对老父亲的感谢之情,用的最多的词就是:又来麻烦......了,这些省略号是对我父亲的不同称呼。我的父亲总是笑嘻嘻的说,冷了哇,快上炕,不麻烦。

    那时写对联首先是政治色彩很浓,这些都取之于每年购买的农历书上,也有一些是政治生命力比较长的,比如“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赛”。其实好多人都不知道大庆与大赛是什么样子,但都感觉是非常了不起的地方,都要学习。到后来我记得{zh0}的一幅对联是“华夏九洲歌丽日,经伦四化沬阳春”。因为这时候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在羊圈上写的最多的是“山羊双双下,绵羊对对生”。表达了农民非常朴实的思想与感情。不过那个时候,每家人家羊的最多存栏数也就是七八只,再要是多了,就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被割了。

    曾经记得有一位农户想变点花样,写了这样一幅对联:“今年到比去年强,圈里多添两只羊”。谁知这被上面发现了,给扣了一顶对社会主义不满的帽子,在全旗批判。这也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的落后与思想来。

    在农村,谁家的老人去逝了,当年的对联一定是蓝色的,可能代表了悲痛。第二年是黄色的,可能代表了思念。第三年才是恢复成红色的。

    1983年,我的姥姥去逝了,当年在写对联的时候,老人的孙子想写一幅寄托思念之情的对联,但想了很多都感觉不妥。这位孙子也算是一个文人了,他写的文章确实不错,自然、生动、流畅、感人。但此时他却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这时我的父亲说,其实你的父亲与你的爹爹更思念他们的母亲,你看这样写行不:“遇新春更念慈母 逢佳节倍思亲人”。父亲这句一出口,人们都感觉很好, 特别是遇与逢两个字用的特别到位生动。

    现在过年的对联种类繁多,装饰秀丽,词语极好。但它却让我们感觉缺少了真情,缺少了那份劳动,也缺少了年味。

    

郑重声明:资讯 【过年之写对联】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