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2月7日电 题:从遭受重创到“靓丽新生”――四川旅游经济超越震前水平的背后
记者苑坚 余里
2月6日,明媚的阳光散落在北川大山里的吉娜羌寨,耸立的羌碉、古老的图腾和古朴的房屋,衬托着温馨和祥和。羌寨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拍照留念,广场边的旅游纪念品摊位前挤满了游客。
在山东省济南市对口援建下,在特大地震中严重破坏的北川县擂鼓镇猫儿石村吉娜羌寨,不仅从废墟上拔地而起,69户迁入新居的村民还发展起特色旅游业,羌绣、鞋垫、玉米酒、各种手工艺品等受到游客的青睐。
行走在四川地震灾区,广为人知的都江堰、映秀镇、阿坝州水磨羌城、彭州市龙门山镇……这些在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城镇,都在各援建省市的帮助下崛起,犹如一颗颗重新闪亮的明珠,重新串起在四川旅游的线路上。
而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蜀南竹海等一批四川xx景区,在经历短暂的阵痛后,也很快笑纳四方宾朋,步入发展正轨。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曾经让海内外游客对四川望而却步,四川旅游业陷入困境。然而不到两年,一组数字就宣告了四川旅游业的重新崛起:2009年,四川省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48亿元,与震前的2007年相比,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数这三大指标,分别增长21%、23.1%、18.1%,超过震前水平。其中,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州6个重灾市州共实现旅游总收入682亿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0.3%,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
2月6日,地震极重灾区绵竹市,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