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煦:从飞虎队员到起义雄鹰》
-------首席设计师黄庆东
设计师黄庆东(中)与黄 煦的两个儿子在艺术墓设计工作室合影留影
设计师黄庆东---《黄 煦烈士墓》作品
〓〓〓〓〓〓〓〓〓〓〓〓〓〓〓〓〓〓〓〓〓〓〓〓〓〓〓〓〓〓〓〓〓〓〓〓〓〓〓〓〓〓〓〓〓〓〓〓
《黄 煦先生生平介绍》
1943年,黄煦在美国第十航空队23战斗机大队标准照。
黄煦的3个儿子在翻看父亲的手稿。
黄煦和家人在新津时拍的全家照。
1941至1942年,黄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鲁克空军基地受训。
黄煦在鲁克空军基地受训体操课。
黄煦记录起义的手稿。
〓〓〓〓〓〓〓〓〓〓〓〓〓〓〓〓〓〓〓〓〓〓〓〓〓〓〓〓〓〓〓〓〓〓〓〓〓〓〓〓〓〓〓〓〓〓〓〓〓
一份尘封多年的手稿真实记录昆明空军起义,记录新中国的{dy}批运输航空兵
昆明的冬天并没有寒意袭人,深冬上午,暖烘烘的太阳照进了南市区一户人家宽敞的客厅。茶几上,放了两本旧得发黄的记事本和十多张年代久远的老照片。主人黄志高和大哥黄志强、五弟黄志航端坐一方,目光同时落在一张摄于1950年深秋的黑白照片上。其时,黄氏五兄妹尚有两人未降临人世。
这是当年仅6岁的黄志强与妹妹志辉、弟弟志高,随母亲历经艰辛从台湾返回大陆后,同父亲团聚的{dy}张照片。他们的父亲黄煦,特意在照片上写下了对妻儿劫后余生的祝福。留影的日子,距离这位xx的空中英豪宣布昆明空军起义刚刚过去了10个月。聆听着讲述,60年前燃烧在云南上空的一幕幕空战似乎并不遥远,当翻开黄煦烈士于1950年写下的手稿《记昆明起义》,一段鲜为人知而又弥足珍贵的老昆明记忆,渐渐呈现了出来。
昆明起义——他4次驾运输机轰炸敌军
国内航空界普遍有一个共识,在中国近代航空史上,具有两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它们同时发生在1949年。其中,一件是“两航北飞”,即当年中央航空公司、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从香港飞往北京,组建了新中国的民用航空;另一件是卢汉云南起义期间昆明的空军起义,以9架起义飞机为雏形,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的{dy}支运输航空兵。而对于那场60年前的空战,当年率同僚一起弃暗投明的黄煦,可谓一位标志性人物。
黄煦其人,在海内外航空界至今仍然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这位生于昆明、长于昆明,17岁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20岁考入中国空军军官学校,23岁前往美国雷鸟空军基地和鲁克陆军高级飞行学校接受飞行、战术训练,1943年1月毕业即回国参战,至起义前已是国民党空军上尉的飞行精英,在他短暂的生命中留下了太多xx的战斗经历。
记者从黄氏兄妹收集整理的有关父亲生前史料中了解到,1949年12月8日,年方31岁的黄煦驾C-46运输机,从台湾经海口到成都接撤退的胡宗南部。飞行途中,黄煦得知昆明近日可能“哗变”,一直奉行“保家卫国可以,内战坚决不干”的他,当即说服副驾驶及机组成员在昆明落地,于次日参加了卢汉将军领导的昆明起义。
起义后,黄煦被任命为起义空军空运队副队长,在昆明保卫战中,他和两名一同起义的战友驾C-46运输机,对进攻昆明的国民党军实施了多次空中侦察。当时,坐镇海南岛的国民党空军司令曾紧急调集驱逐机、轰炸机对昆明进行轰炸,并派运输机向聚集在蒙自,沾益及西昌的国民党军运输给养。为了彻底击退国民党军对昆明的进攻,并截断国民党军的空中通道,黄煦他们驾经改装的C-46运输机,四次轰炸了蒙自、沾益及西昌机场,使得急于空运回台的国军断了退路。
提起父亲和战友驾驶运输机执行轰炸这段往事,黄煦的遗腹子、多年后继承父亲遗志当上飞行员的黄志航表现出了xx的敬佩。他说,用运输机去轰炸,一般人听起来觉得新鲜,但只有飞行员才能体会那得冒多大的生命危险。“父亲他们执行轰炸前,先在机舱内加装一个可翻动的木质滑板,上面放上航弹,到达目标上空时,再翻动滑板将航弹投出。这种{qwgr}、后无来者的创举,如果木架子不稳定,那么航弹在空中颠簸就发生爆炸,况且运输机的飞行速度相对较慢,在摧毁目标的过程中,随时有被地面炮火击中的可能。”
据黄煦当年的战友吴宝义老人回忆,为保住起义留下的20架C-46运输机,昆明保卫战期间他和黄煦、李家谊(空军军士学校2期,起义空军空运队队长)等人将飞机转移至保山。有一次,这批飞机遭到了国民党B-25轰炸机的偷袭,当时敌方大队长曾在空中与他们通话,希望他们驾机返回台湾。在遭到严词拒绝后,对方对保山机场进行了狂轰乱炸,其中没来得及停进机窝的两架C-46被炸毁。吴宝义风趣地说:“那天我和黄煦还有李家谊,如果跑慢一点就真的‘杀身成仁’了。”他表示,黄煦起义后英勇作战,为保护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摧毁,以及昆明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我还记得,因为表现突出,黄煦个人两次受到嘉奖并发奖金500银元。卢汉将军也曾评价说,这支数人的起义空xx伍,在昆明保卫战中堪比一个陆军师!”
对于一位出身自国民党空军的优秀飞行员,是什么样的动力最终让他回到了人民的阵营?从黄煦烈士写于1950年期间的《记昆明起义》手稿中那些大义凛然的摘录片段,已经找到了答案。
“终于找到了机会,挣脱了被剥削、被压榨的锁练,踏上了民主的大道”;“我得到了解放,又重新恢复了我的人生,走进了人群”;“我开始了我的新生,我也开始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工作”……字里行间,黄煦脱离旧xx的喜悦心情表露无遗。
端详家父当年的战斗日记,黄煦的大儿子黄志强道出了两桩往事。“进入1948年后,国民政府已开始向台湾撤退,这期间空军发生了多起所谓的驾机投匪事件,此后军统加强了对空军飞行人员的监控。一次在协助地下党身份的战友顺利脱离虎口后,父亲遭到了军统传唤,并以同情‘共匪’为由,被停飞调查和监禁,后来多亏经同学多方游说,加上军统无证据和当时空勤人员缺乏,所幸才被赦免。”记者获悉,这名当年在黄煦的鼎力相助下逃离军统抓捕的共产党员,正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带队长机的邢海防。
黄志强接着介绍到,另一桩往事,就是黄煦参加昆明起义的第二天,旧日的航校同学曾用一根金条买通国民党官兵,希望他搭乘陈纳德的飞机去香港,但被黄煦拒绝。在此后的几天里,黄煦多次拒絶了同学、学生邀他一同返台的机会,终于在1949年12月12日这{yt},毅然决然在电台宣布起义,从此跟随卢汉将军回归新中国。
采访中,记者还从黄煦日记《记昆明起义》里读到了烈士写于1949年12月16日至18日的手稿。文章中令人心潮澎湃的真实记录,让人看到的是当时处于十万危急的昆明城,全市百姓团结协作、无坚不摧的昆明精神:
“因为地面起义xx力量的单薄,尤其机场制限,匪帮们准备打下机场,再直扑昆明,可是就在这时,人民的铁流组成了,工农、学生以及广大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组成了一道城防的铁流。保甲(安)又自动组成了除奸除特团,市区的警卫同志们,城防xx们,此时无城防顾虑了,统统的开上了前线,团结的力量与高度的警觉性,增强了前线战斗意志。”
“在前方,除了英勇的同志们斗争的枪炮声外,还来了妇联组成的前线妇女歌咏队的雄壮歌声,还有慰劳队,医联的救护队,更还有‘53’兵工厂组成的修护队(他们是不愿跟国民党匪帮迁台湾,自动留昆明的人员),他们保证了前线兄弟队伍的武器不出毛病,而且随时由后方工厂增加上去新出品的机枪。前线的兄弟们,因此更壮大了斗志及信心。”
“此时的前线是{swql}的一个场面,除了表现了英勇斗争的勇士而外,多少年来压迫在封建与剥削下的妇女也发出了解放的吼声!战斗高度表现了妇女们并不落后,同志们,人民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我们已经看到了。”
以一名军人的视觉,黄志航认为,1949年昆明和平解放,起义空军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同地面起义xx、人民群众的空地配合战术得到了有效运用。通过揭示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人民群众和人民空军在昆明保卫战中起到的作用,可以说十分重大。
尘封往事——他是飞虎队里的云南飞行员
从黄氏兄弟对父亲的追忆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个重要线索,黄煦曾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里两名云南籍的中国飞行员之一。1943年从美国受训返回祖国后,他随即进入美陆军第十航空队23战斗机大队,驻防印度丁江、腊河期间,每天频繁升空作战,并多次为驼峰航线运输机群护航。在为中国战区的中美空军执行接送新飞机的任务中,他先后飞越驼峰达十余次,因完成任务坚决,升空作战勇敢被授予美翔鹰勋章,晋升中尉衔。
黄煦的三子黄志高说,当年飞虎队的另一名云南籍飞行员是父亲的同乡、同学和好友毛友桂。在一次对日空战中,这位抗战英雄在击落一架敌机后不幸负伤,但他仍驾着自己的战机撞向另一架敌机,在空中和日本人同归于尽。如今,英雄的遗骸就在安葬在昆明西山。“惨烈的空战使父亲他们感到十分疲惫,战友的牺牲又使父亲对战斗充满了渴望,在父亲的日记里,记录了他决心为烈士xx的期待。”
1943年,23大队扩编成立十四航空队,黄煦调空军四大队,也即大名鼎鼎的中国空军{wp}飞行大队志航大队。这一年中旬的鄂西会战和1944年的中原会战,对黄煦来说是永恒的记忆,两次战役中,他击落击伤日机各一架,自己的座机也被日机击中垂直尾翼,在返回汉中机场落地时飞机不幸损毁。
中原会战结束后,黄煦奉命调印度腊河空军官校任飞行教官兼任区队长,受上尉衔。1945年抗战胜利,官校由印度腊河迁回笕桥原址。1946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尽管空军多次到官校调人,然而黄煦始终坚持报效国家但决不参加打内战的原则。在官校期间,既精通飞行理论又具备过硬飞行技术的他,因出色的教学得到了空军颁发的文勋勋章。
“父亲是一位很严谨、很认真的人,从中国空军官校毕业再到美国学飞行,他的成绩一直都非常好。抗战期间回国参加23大队,无数次的实战也锻铸了他超群的飞行本领。以至后来在执行人民空军的战斗和空运任务时,许多创举都是得益于他早年打下的基础。”黄志强透露,今年他们兄妹5人去到父亲生前的空军xx寻访家父足迹时,竟意外地发现,当年黄煦编制的飞行四过程,人民空军航空运输兵一直沿用到四年前才进行了改进。
挺进西藏——单发飞越康藏高原{dy}人
参加昆明起义后不久,黄煦成为人民空军{dy}支运输航空xx华北空运队的一员。1950年1月,随着人民解放军18军挺进康藏高原和平解放西藏,黄煦再次加入到合并成立后的西南空运队,全力担负起主力xx空中运输和补养的任务。源于中国空军档案馆的史料表明,正是这支空运xx在执行西藏的空投任务过程中,为后来的拉萨通航、拉萨开航奠定了航线基础。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康藏高原,素来被世界航空界视为空中禁区,近60年前,在各方面条件都欠缺的情况下要在这里开辟航线,其困难可想而知。但是,黄煦和战友谢派芬、王洪智、李家谊、徐俊英、刘耀宗、金逸群、杨兴满却毅然接受了任务,凭借熟练的飞行技术和丰富经验,他们迅速投入试航、空投任务,飞进世界屋脊向空中禁区和死亡航线发出了挑战。
在开辟四川新津至康定航线中,西南空运队四次试航失败,第五次才终于获得成功,试航告捷极大鼓舞了所有的试航机组,随着18军向西藏腹地深入,1950年5月3日,空军开始了向甘孜试航。这次条件越加恶劣的向西飞行过程,黄煦带飞李向民(后任武汉xx空军副政委),在康藏高原单发试飞(将一台发动机停车)成功,此举为xx西飞解决了高原飞行的关键技术问题。
黄煦的飞行日记里,曾经写到他有一次在飞越高度5000多米的山口时,山的这一边晴空万里,刚一飞过去就进入了重重云层,那种感觉简直是险象环生。黄志航解释到,这叫做盲飞,“那时候父亲的飞行是在没有雷达引导的情况下实施的,在康藏高原,云层高高度和低高度之间的厚度一般都在400米,飞机进去后,xx要靠飞行员起飞前的地面准备情况,以及个人的飞行经验来穿行。就像把一个人的眼睛蒙起来,拉他到陌生的地方让他找人一样。”
三次试飞甘孜的过程中,黄煦正是在如此极度缺氧的困境下驾机飞越了雪山,有时候高度不够,就冒险穿越山沟,最终顺利到达甘孜,并连续两天向康定、甘孜空投粮食23000公斤。相关史料记载,试航组在康藏高原所开辟的25条航线中,仅黄煦开辟的航线就达到了6条。
1951年10月,进藏xx先后进驻太昭、拉萨、日喀则等地,空军向西延长航线试航太昭的艰巨任务随之到来。决心一试的西南xx空军,在精选人员组成试飞小组后,以黄煦为机长的8051号C-46运输机装载260公斤物资,从新津机场起飞,飞行高度6500米,总航行时间9小时38分,往返航程2247公里,胜利完成了首航太昭的试航空投任务。
1952年11月,康藏公路通车昌都,xx后勤供应好转,空军支援进藏xx的任务逐告结束。近两年时间里,黄煦在康藏开航任务中还担负了带飞学员和解决高原单发飞行的技术难题,并圆满完成支援18军的任务,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此后,黄煦还参加了川西北阿坝州的黑水剿匪战役,其机组驾C-46运输机为在高寒山区作战的xx空投作战及生活物资,在发生单发的飞行中,多次成功避开地面炮火的攻击,圆满完成了空投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
“当年的西飞进藏,美国人不敢飞进去,英国人不敢飞进去,国民党不敢飞进去,但刚刚成立的共和国空军却飞进去了。”曾经是炮兵的黄志高由衷地感慨道,在老一辈空军的眼中,黄煦不愧为康藏高原单发飞行{dy}人。
不幸殉职——为保人民利益牺牲自己
1953年8月8日,时年35岁的黄煦于执行新津—重庆—武汉—北京的特殊飞行任务途中,在四川省铜梁县天锡乡上空飞机发动机出现故障,为避免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黄煦放弃了{zj0}迫降地点和{zj0}迫降时间,不幸失事,机组9人全部光荣牺牲。
黄煦殉职后,西南xx空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了他革命烈士称号。“父亲如果在世,如今也是91岁高龄的老人了!”凝视黄煦那本发黄的手稿《记昆明起义》,年过六旬的黄志强庄严地说。遵从母亲的意愿,黄氏五兄妹志强、志辉、志高、志丹、志航后来全部当了军人。迄今,三人已步入花甲之年,两人接近花甲。
记者了解到,黄煦烈士牺牲后,部分遗骨和同机遇难的战友们一起安葬在了重庆白市驿的烈士陵园,部分遗骨后来被子女运回故乡昆明,和仙去的家母合葬于金殿祭天山。近期,由于烈士的墓地涉及搬迁,此事引起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经妥善安置,目前已确定金宝山作为烈士的长眠之所。“在为父亲新镌的墓志铭上,我们会加上一句:他曾经是飞虎队中两名云南飞行员之一。”黄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