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声望的主要载体

E-声望 = E-reputation 或者 online-reputation

 

这里并非要做一个xx的分类,然而有必要区分能够构成E-声望的基本领域的主要载体。

当我们研究E-声望时,首先要对由互联网特性造成的一些困难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在进行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在互联网上存在这如此多的不同载体能够对E-声望产生影响,而很多的载体之间也是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没有明显界限。同时,我们还要面对互联网上巨大的并且高速增长的信息量,还有那些不计其数的网民的影响,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正面或者负面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和接收者。

 

机构网站

这些是那些机构网站(比如政府的某个机构),某个城市或者地区的机构网站或者是某研究所,研究中心网站。根据不同领域,为了提高自身的 E-声望,被这些机构性网站索引总是好的,这不但可以自身信誉度,也可以使自己在各大搜索引擎中(比如Google)有一个比较靠前的排名,这个好的排名在某种代表着网站质量和人气。

但是机构性网站有时候也会犯错误,这些错误对一些专业人员来说并不是没有后果的。那里的信息被大家认为是官方的,或者说正式的,那么就代表是真的,这样的错误信息因此就会十分迅速的被广泛的其他载体所转载。这样情况下,能够迅速的找到信息源(有时处在一个或者多个复杂的,不易了解的体系结构中)并即时准备出坚实的司法依据就变的很必要了。目的是在错误信息造成广泛的巨大影响之前让对方尽快的删除错误信息。在这之后依然要对错误信息产生的来源做出调查,这时如果机构网站已经将错误信息删除,那么这个调查就显得轻松的多,除非遇到了顽固不负责的机构。

 

大的媒体网站

对于那些拥有在搜索引擎上(如Google)较好排名位置的大的媒体网站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应当尽量好好的比用,在这些媒体中工作的记者写的一篇有利文章能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在相反的情况下,要想将对一个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形象有害的信息xx就很难了,因为媒体有言论自由,也有一些法律因素。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组织大量正面信息来压倒这篇文章直到在搜索引擎搜索结果的{dy}页中找不到这篇文章为止。这种洪水政策可以是有效的,但是并不是{jd1}的,这个反面的文章也许还会因某其他新闻而重新跳出来。

最理想的当然还是能让媒体网站删除这篇文章,但是这并非易事,需要时间,需要谈判,也需要比较强的法律应变能力。

 

论坛和新闻组

论坛和新闻组被认为是对E-形象具有重要影响的载体。在一个专业性的新闻组中,能够作为被其中成员广泛承认的在某领域的专家出现在上面总是有利的,这样可以在其专业领域中创造一个很好的形象。但是对于一些发表言论过多的专业人员来说,新闻组也可能成为一个陷阱,因为讲话太多就难免犯错误,这会使其他用户对其失去信任。

论坛可以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工具,尤其是当这些论坛在搜索引擎中具有很好的排名的时候。当大量的网民在某一个或者多个论坛中对某一企业进行批评的时候,对该企业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快速的对这些帖子做出反应是很重要的,目的是不让这些帖子长时间占据搜索引擎(如Google)的显要位置。

 

博客

今天的一些博客有着十分强大的xx,有些甚至能对抗各大主流媒体,这些主流媒体也经常从很多博客中寻找信息。那些发表在博客上的被数目众多的人阅读的文章可以对形象产生作用。比如2007年博客Engadget和苹果公司的事件,这个博客只是宣称苹果公司将推迟推出iPhone和下一版的 MacOs系统,几分钟之后,苹果公司的股票就从107,89美元跌到了104,63美元。最终确认此信息是错误的,Engadget当天就对信息做了纠正,但是苹果股票的价格却无法回到开盘时的价格了。

 

维基

维基是为网民广泛喜爱的协作平台,最xx的是免费的维基百科,它的浏览量排名世界第十位,那里是一个真正的信息战的阵地。

我们也知道一些企业好不犹豫的直接修改他们不满意的内容,当然也可以引用,澳大利亚的{dy}总理就被指控其手下的人为了维护其政府形象而随意删除维基百科上的条目。

要注意这样的擅用。Virgil Griffith,一个学计算机的美国学生就想到了一个主意来通过IP地址来辨认撰写或者修改维基条目的个人或组织,这就使他能够清楚的发现一个维基上十分活跃的个人,一个科学教的教堂,梵蒂冈或者使CIA的活动。

 

社会网

社会网是Web 2.0中象征性的应用,网民们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到不同的平台上通过这些不同的平台向他们提供的工具和服务来交流信息。社会网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变成一个十分强大的工具。2007年6月底,汇丰银行突然决定暂停一个为英国学生提供的一个特殊服务。那么这些学生就需要为他们的xx付将近百分之10的利息,而这个服务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说明要任何费用。学生们立刻给与回应。他们聚集在FACEBOOK上,通过攻击性的语言和xx该银行的号召来强烈回击这家银行,在 FACEBOOK上成功的组织起了4500名学生,正好是在夏天。在如此大的运动面前,银行让步来减少其声誉的损失。

 

视频,照片分享平台

此类平台如YouTube对E-形象也可以有巨大影响。一些企业成功的通过一个 政策去吸引网民来提升自身的形象,这些网民可以成为企业很好的宣传者,仅仅时通过他们做的一个视频,然后发布到很多的视频分享平台都可以看到。但是同样的系统也可以给企业造成致命的伤害。如Kryptonite是国外一个生产自行车,摩托车锁的企业,某位网民制作并发布了一个视频,向浏览者展示他如何用一只圆珠笔就能打开这个企业生产的锁。这个视频在3天内就被下载了250 000次,到了第十天的时候,下载次数就超过两百万次了。结果是:这个企业的销售量急剧下降。

 

新闻整合器

通过整合了集中和分析技术,新闻整合服务提供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报刊杂志,不间断的更新。被这些工具所开发的信息源包括新闻社,印刷类的报纸杂志,电子报刊杂志,博客,当然还有电视和广播。

在这些聚合新闻服务的提供者中,有Google News等,其中有一些甚至提供给网民对各大媒体的新闻以及xx博客的文章进行评论的功能。

就像网民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一样,那么他们同样也可以通过点击几下鼠标而得到关于一个个人,一个品牌或者一个企业的所有新闻及评论,也就是他们的E-声望。那么这些新闻聚合服务可以成为 E-声望的强大挑战,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追踪维护E-声望的极好工具。

 

Web 2.0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允许网民对发表在各种载体上(如博客,新闻整合器,视频和照片的分享平台等......)的内容进行反应和评论。这么多的服务随时都可能会对E-形象提出考验。2005年,美国的一个很有名的博客写手发布了几篇对DELL公司的评论日志,很短的时间内,这些日志就引发出网民的几千条评论。一封写给DELL总裁的公开信共引发了650条评论。在这巨大的反响面前,DELL公司不得不改变其公关策略来减少负面影响,改善其E-声望。



郑重声明:资讯 【E声望的主要载体】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