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出口的内忧与外患
自2001年开始,中国瓷砖相继遭遇印度、菲律宾、韩国、日本、墨西哥以及埃及、厄瓜多尔等亚美非国家的反倾销调查,部分国家的反倾销税率更是高达200%以上。
目前佛山陶企大部分都有出口业务,外向型企业的出口总额占到其总销售额的70%以上;其他大型企业的出口销售比例也占到30%~40%以上。频繁的反倾销立案令众多企业的出口业务遭遇冲击,甚至导致很多企业退出了国际市场。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掀起反倾销系列诉讼的导火索。”一位资深的陶瓷国际贸易人士这样开始与记者的对话。2008年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成为许多国家开始国内贸易保护的缘由,高竖的贸易壁垒,使得有着高xxx的中国商品在这场大范围贸易保护行动中首当其冲。仅2009年上半年,我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更多达58起,涉案金额超过80亿美元。而建筑陶瓷已经成为广东省反倾销案件中上升速度最快的行业。
其次,东南亚国家近年来不断发起对中国陶瓷反倾销调查,与这些国家在大力发展本国的建筑陶瓷工业不无关系。近3年来,东南亚地区仅从佛山地区就引进了许多建陶生产线设备,如压机,辊道窑,抛光机等,一些国内的建陶机械企业更在东南亚设厂生产。由此产生了与中国陶瓷尤其是中低档建陶产品相竞争的对手。当国内物美价廉的产品进入东南亚地区时,势必对这些国家的行业、企业个体造成不小的冲击。
而在欧盟等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基于国内市场的艰难,尤其一直以来在国际市场占有主导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其出口遭遇中国陶瓷的冲击,采取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也势在必然。
频遭反倾销的“罪与罚”
“然而究反倾销之根源,与国内陶瓷行业之前不顾价格、不顾质量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有莫大关系。”该人士扶了扶眼镜,眼神坚定地说。陶瓷行业自80年代在佛山兴起并蓬勃发展之后,就开始了出口之路。但很多企业依靠低价格进入他国市场,且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售后服务差等一系列“坏形象”成为国外市场贴在“中国陶瓷”身上一张标签。而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互打价格战则加剧了这一形势。
“企业的短期行为为之后的种种贸易摩擦埋下了伏笔。”不少被访者都赞同这一观点。尽管近几年出口的陶瓷产品大多在质量并价格上都相较以前有了大幅提升,但与意大利等国陶瓷在产品设计、配套以及服务方面都有不小差距的中国陶瓷,无法在一夜之中将原有的“标签”摘除。
国内陶瓷依旧大部分“非品牌”输出令大多数进口国有了反倾销的借口,没有强势的品牌优势成为出口企业疑似“倾销”的硬伤。“目前在国外能有一席之地的品牌也就是东鹏、蒙娜丽莎、诺贝尔和马可波罗,但这对拥有庞大品牌的中国陶瓷行业来说杯水车薪。”该人士如是说。
“能否以佛山陶瓷这样一个整体品牌去占领国外市场?”面对这个问题,上述资深人士微笑摇头。“陶瓷企业缺乏整体打包攻占国际市场的抱团意识、品牌意识。这也是造成价格无序竞争的源头。”
在品牌与抱团无法一夕之间形成的情况下,在反倾销一时无法避免的情况下,积极应诉成为企业应对反倾销之战的{wy}出路。
积极应诉与借力成胜诉关键
应诉,确实也是此次泰国反倾销案中大多数企业的选择。国内很多积极应诉并取得成功的经验表明了“谁应诉谁受益”。在涉案的百余家企业中,大部分都填写了抽样问卷,这样就可获得将来被抽样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
开篇中提到的,极有可能被抽中调查的方圆已经在积极应诉。胡晓鹏说目前除了自身的准备工作外,也聘请了国内律师应对此次调查。“方圆是{dy}次遇到反倾销的情况,不过行业当中已经有了一些应诉经验,政府也组织了专家提供专业建议去如何更好应对。”
据胡晓鹏介绍,方圆对此次应诉很有信心。不仅是因为泰国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不适用替代国制度,只需考查企业在国内的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更因为方圆产品的出口价格并不低,与国内实际成交价格相差无几,而且出口到泰国的产品都与其国内产品的规格、档次不同,这在应诉中是非常有利的因素。”
与此同时,在反倾销立案后的60天缓冲期中,不少企业也在与当地的进口商接洽,更多地促进产品出口,{zd0}限度降低因为反倾销起诉对企业将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对{dy}次参与应诉的方圆,新明珠在应对反倾销案件中有着更为成熟丰富的经验与独到之处。新明珠陶瓷国际贸易营销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面对印度的反倾销调查时,新明珠除了积极应诉外,更是联合其在当地的需求企业共同应对。
“05年瓷制地砖与08年墙砖在印度遭遇反倾销时,我们都联合了当地的需方,由他们出面聘请律师,并承担全部费用。而我们给予的回报,就是在案子通过后我们出口到印度的产品只向他进行供应,如果当地其他客户向我们进货时,我们会提供一定的佣金给他们。”该人士也提到,这种方法的应用要基于客户对其产品的不可或缺性,以及对其服务等其他附加值的认可。
如此利益相互捆绑,并借助客户在当地的熟知程度与影响力,以及其律师团队对印度本国的了解,新明珠在两次反倾销应诉中都取得了胜利,惩罚性关税终裁为零。
对于大多数需要自己聘请律师进行抗诉的企业,有关专家提醒出口企业应完整科学地记录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诉讼中获胜,是依靠了严格科学的成本管理,完整的原始记录,详细的经济活动分析资料,积极有力的应对了外方的调查。如江苏黄海汽配公司从1991~1996年积极应诉,与美方打了4场官司,结果均以美方败诉而告终,关税从156%逐步降至1.23%。总结连续几次胜诉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严格科学的成本管理。该企业定额管理扎实,原始记录完整,经济活动分析资料详细,外方调查成千上万个管理数据,使外方最终撤销了此项反倾销诉讼。
政府与协会的声音
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希望政府与协会能牵头组织涉案企业共同面对这一次的泰国反倾销案。而这一次,相关职能部门已然在更积极地行动,不仅表现在召集企业集中解决问题的会议比以往反倾销案件的次数更多,且重视程度也不一样,于是有了开篇提到的会议。
根据国内其他行业遭遇反倾销调查的经验表明,但凡对一个行业的某一个反倾销调查被终裁成立,极易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掀起连串的反倾销风浪。相关部门正是深谙这一点,并基于现在国际的经济形势,预测如果泰国此次对话瓷砖反倾销获得成功,“极有可能会导致东南亚国家甚至其他地区对中国陶瓷的反倾销浪潮,那时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一位相关职能部门的官员说
该官员在对企业的谈话中着重提到了在泰国反倾销案中,政府将会在外交层面与泰国进行交涉,从而令有可能到来的对华瓷砖的反倾销风潮提前消退。
这是政府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
应对之路
积极应诉、借力过关、政府从旁协助,都是在遭遇反倾销调查之后不得已的被动措施。“提升品质、建立自己的品牌体系才是根本之道。大家都知道,但真正在做的并不多。”前文中提到的陶瓷资深国际贸易人士有些深感无奈。
到底是亡羊补牢还是未雨绸缪,这将是陶瓷行业在未来面临的重大课题。
自2007年以来,政府以及行业媒体曾多次组织企业探讨陶瓷行业出口的出路,但收效甚微,直到现在始终没有真正建立起行业自律体系。然而,只有行业内部达成共识,在国际市场形成一股绳,规范自身的出口价格,是整个陶瓷行业规避大范围反倾销的关键。
对于企业个体而言,着力于自主研发、创新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优质xx的产品形象是摆脱反倾销的最终努力方向。
在中国陶瓷遭遇反倾销高峰之前,国内的鞋业就已经在欧盟等国家地区被大量提起反倾销诉讼,但欧盟反倾销自始自终没有对“森达”品牌引发冲击。究其原因在于森达研发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占领了欧盟鞋业xx市场。其不仅拥有50多名国际设计大师,每年为消费者创造6000多款时尚、新潮、舒适的男女皮鞋,同时,森达规避“反倾销”的另一法宝就是输出品牌,以设计、质量和服务赢取了欧洲市场,也开创了民族鞋业品牌输出的先河。
再看陶瓷行业,已经有企业意识到并在实施“品牌输出”的战略。
2007年,东鹏就已经在在意大利的陶瓷核心产区萨索罗设立了分公司与展厅,成为中国陶瓷{dy}个进入该地区的品牌,直接与意大利品牌同台竞争。同时,东鹏欧洲分公司在意大利已经设有总部办公楼、展厅,以及20多万平方米的仓库,进行营销、物流、推广及发布等工作。
更近一些,新明珠在2009年的出口组成中,自主品牌的输出占到了出口总额的40%~50%,“尽管总额略有减少,但含金量提高了。”其国际贸易部的工作人员非常肯定这样的成绩。用高品质的产品、优异的技术参数与特色以及优质服务吸引海外的优秀经销商,开设形象店或者开辟形象区域,实现品牌“本土化”是新明珠取得这一成绩的关键。
而预警机制的建立,能更好地将反倾销调查防范于未然。就在记者对这次反倾销案进行走访时,已经听闻欧盟27国将对我国的陶瓷出口提起反倾销调查,相关部门也已提出预警。尽管这不是一个好的消息,但预警机制已经逐步发生作用。
面对自2010年1月1日开始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多数行业人士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态度。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对中国陶瓷的出口也将形成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对处在国内市场供应过剩的陶瓷行业来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无疑是企业扩大规模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陶瓷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上述资深人士在采访结束时说:“遭遇反倾销消耗的是企业的精力与财力,然而对企业和整个行业而言,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与品牌思维才会是真正的洪水猛兽。”
正在调查期中的泰国对华陶瓷反倾销案,原定于一月初公布抽样调查名单,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名单尚未出炉,而此案将会如何进展,企业又将如何应对,将引起行业高度关注。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