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引用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2010-02-05 10:35:08 阅读14 评论0 字号:

 

引用


第三章 盆景的创作原理

学习要点:本章介绍盆景作品创作的四个基本原理,通过对原理的理解,既可以提高对盆景欣赏的能力又能对盆景作品设计、制作提供理论依据。要求结合图片进行学习。

盆景有别于诗画,它们是有生命的艺术品,这就决定了盆景创作的连续性。盆景的生命过程就是盆景的连续创作过程。一幅国画,创作一经完成,就不再变更。而盆景中的植物,岁序不同,四时多变。盆景作品在初步完成其立意、构图之后,作品的艺术价值还会发生很大变化,或因再加工再创作而日臻xx;或因创作离谱,管理不善,而降低,破坏,以至xx丧失其艺术价值。盆景作品的立意、构图,往往不是三五年所能完成的。

盆景的生命过程,随着春夏秋冬的交替变化而变化,具有现实的时间性;同时,又因盆景体量较小,可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或加上修剪、摘叶、催延花期,以及其他手段,在夏季或表现冬景,冬季可表现春色等,可以创造特定的艺术时间,给人以特定的艺术感染。

盆景是活的艺术品,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盆景创作不仅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还要通过选材修剪,蟠扎和雕刻镂凿等艺术加工手段来造型,而且必需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的园艺技艺。所以,盆景又是艺术和技术的结晶。

盆景是造型艺术品。是立体空间的实体,不像图画那样,是在平画纸上构图。盆景创作研究空间构图,不仅要努力创造{zj0}视点的构图,而且还要兼顾不同视点、视距的构图。

不论岭南派、海派盆景,还是扬派、苏派盆景都十分注意立体空间构图,兼顾仰视、俯视、平视、正视和侧视的观赏效果。川派的古桩盆景在立体构图上也是颇费匠心的,如掉拐法主干虬曲多变,正面观赏,现一弯、二弯,三至五弯不见弯,犹如顿挫之直干,渐至侧面,一、二弯逐渐隐匿,三至五弯逐渐显现,构成不同的画面,如山水盆景是实体,虽占有立体空间,但又不像园林那样,要满足旅游休息的功能要求,而要求藏参天复地之意于盈握间。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一峰、一勺要表现千寻万里,所以贵在小中见大,引人入胜。

{dy}节 源于自然、巧夺天工

盆景是大自然中奇古老树,丘壑林泉的艺术再现。创造盆景,首先必须收集素材,使胸有丘壑林泉,而后才有再现可言。所以,学习自然是创作的前提。既是创作,就不是照相式的缩影,不是大自然的照搬、照抄。在盆景创作中必须运用剪裁、取舍、渲染、夸张等手法,才能更集中更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千里之山岂能尽奇,万里之水不能尽秀,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才能使源于自然的盆景,高于自然,巧夺天工。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自然中的大树基部形状--板根现象。 桂林的骆驼山。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热带雨林的“提根式”现象。 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枯树”。

    盆景工作者只有通过对景物作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捕捉特点才能达到创作时胸有成竹,如探囊取物。春夏秋冬、朝夕晴雨、变化万千。树:或遒劲豪放,或潇洒飘逸,或老态龙钟,或生意盎然,或婀娜妩媚;竹的潇洒,松的刚劲,桂的香韵、海棠的妩媚;山:或幽、或秀、或险、或雄、或奇。对每一素材,只有体察入微,抓住特征、神情、态势,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使创作题材丰富多采,形象构图优美动人。立意新奇,才能应物象形、随类传彩,使作品不仅形似且要达到神似,使其生动感人。

第二节  创造意境、突出主题

    盆景的{zd0}特点是创造意境。意境如何,是品评盆景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意境高雅新奇,则气韵生动,耐人寻味。景无险夷,刻板老套,就平淡无奇。

    中国盆景,自唐、宋以来,十分注意意境创造。每一新作都富于新意,别开生面。这一优良传统,应很好继承发扬。

    盆景的意境创造,不仅在动手之前要匠心独运,仔细推敲,蕴酿主题,即所谓意在笔先。而且立意还要贯穿于盆景创作的始终,因材取意,即所谓的笔到意生。因为盆景材料不能象笔墨那样,可由画家随意挥洒,而必须照顾盆景材料的自然美态,所以,把意境创造贯穿于盆景创作的始终,才能使之达到xx境地。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该作品的主题是“迎客”。 作品是以“劲风”为主题。

选材是为突出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树桩盆景而论,不仅要注意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还要注意个体的生相体态。树种选择,要求具有树蔸(指根颈膨大部分)怪异,树根易蟠易露,树干耐蟠耐剪,枝细叶密、花果香艳、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移栽等特点。但是,不同主题,要求各别。例如用藤萝之类表现苍古雄奇,用松柏之属表现婀娜妩媚,就会事倍功半,以至枉费力气。同样,为山水盆景选材,也应把握石的质地、色彩、形态、纹理等特点,因材造型。若用锋芒挺秀的砂片石来作峭拔奇峰,用剔透嵌空的钟乳石作虎穴龙潭就恰到好处。相反,用太湖石表现巴山蜀水,用广东蜡黄石表现太湖风光,就会弄巧成拙。

   盆景的形式对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如作树桩,俯仰卧立、悬垂扭曲,或单干、或双干、或丛林,可以创造不同的意境。大刀阔斧,随意挥洒的自然式,精雕细刻,俨如工笔画意的规则形亦各有意趣,可为不同的主题服务。表现山水,是用旱盆、水盆,还是水旱盆也应围绕主题来考虑。总之,要能使形式为内容服务,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品题名:夜归图 作品题名:寒江独钓

正确应用景名,对盆景进行题名、点景,画龙点睛是突出主题的又一重要手段。朴素的自然山水花木,经过历代文人、画家的反复吟咏,精心描绘,匾额、对联、诗词点景的这种手法,在盆景中也早有应用。

第三节 巧于布局、小中见大

盆景的意境是通过布局来体现的。所谓布局就是布置安顿景物,即构图、造型。小中见大,咫尺千里是盆景最鲜明的艺术特点。要在小小盆盎中表现参天古树、千崖万壑的场面,需要凭籍特殊的艺术手法:

1.利用xx中近大远小,近浓远淡,近清晰、远模糊的原理。

    在盆景布局时,在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上安排适当的层次,把狭小的咫尺空间分成若干等级,取得扩大景深的艺术效果。对不同层次的景物作相应的艺术处理。山石轮廊、纹理,近宜细腻,远宜概括;下宜清晰,上宜模糊;以低矮山石表现远山,以高瘦山石表现中近山岳;石材则深色在近,浅色宜远;近树宜大,远树宜小,或仅用青苔表现远山森林。所以,在盆景创作中,往往把层次安排概括为远中近三重法。如远景用模、中景则多竖,近景又当用模。通常远山用低排横卧态势,中景用高耸峭拔之形,而近景或用水景,或以老树偃卧横斜,或用卧石铺作山脚等表现手法。所谓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下面两个作品中近、中、远景很好地表现出来。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盆景中远处的山峰高度、大小都明确地低于、小于前面的山峰,能更好地突出景深,表现景观的层次。

2.利用对比烘托

也是取得小中见大艺术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法。事物总是有比较才有鉴别的。画论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就是讲其间的大小尺度比例,是对比手法的依据。石虽小如拳,若人仅大如豆,则能对比出拳石如山,这是作形的对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讲意境的对比烘托,鸟鸣蝉噪的山林,更烘托出其间的幽静。高低、大小、欹直、明暗、浓淡、疏密、动静等都因对比而存在,因对比而生色。

    盆景中的景物都是通过缩景的手段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的,树木山石等素材都应按适当比例加以处理。所以在盆景创作中,就要求既考虑不同素材间的恰当比例,又可运用不同的比例互相对比烘托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运用得当,景物间就能相称协调,相得益彰,否则就受到破坏,用小型的桥亭舟车人物能托出山水的巍峨,浩瀚,相反山石在过大的人物、亭台前就相形见绌,暗然失色。用盆的大小、深浅与树石的大小要比例相称,而运用浅盆又可衬托景物高耸。以低山烘托主峰的峻拔,以卧石托古树的挺拔。或以低矮古木反衬高山的雄伟,这些都是盆景中常用的手法。

为了使树木古老苍劲,往往选用粗大的胚料,通过截缩、修剪、改变树干、枝、叶间比例,造成树干粗壮,树枝渐小的老树体态。或通过剪蟠扎使树梢结顶,树枝成片,树干虬曲顿挫造成自然老树的形态。为使形貌更形苍老雄奇,还可配合采用树兜膨大、怪异的树胚或自幼采用挽疙瘩的技法,造成膨大的假树兜,或采取逐年提根的办法使其悬根露爪;或通过雕刻,凿截等手段造成残桩、树穴和使干熏斑剥嶙峋。巧妙运用这些手法,方能起到咫尺山林的艺术效果。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小船、小屋与山石、江面形成对比,起到烘托作用,使山显得更大,江显得更宽。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利用树下的人物摆件与树桩形成对比,使树桩显得更高大。

3.善藏善露

景愈藏景愈大,布置山水,藏得妙时,就会感到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无限广阔。 藏景可以山石竹树、帆桥亭阁相互掩映,作为主要手段。不仅在平面构图上,要相互掩映,有藏有露,而且在立体构图上,也应一层之上更有一层,一层之中还有一层。溪萦迥,洞曲折,路隐现,山掩映,景就深远。利用山石的相互遮掩,创造一条曲折的江河,在有限的空间表现出很强的层次感。

4.应用特定景物来引来起联想

使人触景生情,使有限的景物寓无限的意境。某些景名也能起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作品题名:待渡。右边岸边站一人物,左边山石后面有一艘小船,与题名相符,让人联想起小河的渡口情境。

第四节  宾主分明、变化统一

所谓宾主,就是盆中各物以哪一部分为主体,为中心,以哪些为客体,为陪衬,力求主景突出,宾主分明。盆景中一般山水树石多作主体,楼阁、船桥、人物只作陪衬。主山要庄重威严,群山要恭谨顺承,不得各自为政。主山与客山在奔趋向背上要求相互顾盼,主次分明,才能起到众星扶月的作用。山林树丛,也要主次分明。如三株一丛,一株为主,其余为客。主树的体量、姿态造型要高于客树,才能使主体突出。

盆景布局,还要求有变化有统一。所谓变化,就是要求一盆景物的安排上,要自然多变,各有异趣,而不呆板雷同。无论风姿神态,纹理轮廊、色彩明暗、疏密虚实、前后高低都能变化多姿。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群峰有参差,树木不齐头,丛林低昂聚散,孤树俯仰倚斜,水有曲折蜿蜓,地有陡缓平夷,色有浓淡明暗,形有疏密虚实。所以在景物安排上,无论平面立面都忌规则整齐,生硬呆板。山石树木的配置,都要求前后高低参差错落,避免整齐对称和形成规则的几何形。自然生长而在一起的两株树木,就多是有高低、俯仰、向背,所谓顾盼有情的数株一丛,就绝少会形成规则等距的三角形、方形、菱形、梅花形,而是各有远近,有疏有密的,树冠的高低大小也是参差错落,千变万化,活泼多姿的。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主次分明:左峰为附,右峰为主。 群峰有参差,树木不齐头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宾主分明,同时也有造型上也有所区别,使盆景的景色增添几分生动。 树、人的朝向体现盆景造型中的统一。

在强调变化的同时,也应注意统一协调。变化是在统一协调的前提下变化,否则就是杂乱无章。比如,在同一树种的前提下,求其大小、高低、位点,姿态的变化;在同一石材的前提下,求其轮廊、高低,远近的变化;在统一基调前提下求树木枝干、花果、船桥亭台的色彩变化。

盆中各景物,山与山、树与树、树与石、树石与摆件之间要顾盼照应,一脉相承,浑为一体。

盆景在变化统一中,同样要求讲究动势和均衡。所谓动势,就是赋神于形,使形生动活泼。创作盆景很注重布势,即布置发自景物内部的力量。这是作者思想、意向、感情的灌注。如果忽略景物的动势布置,势必满盆如死物,毫无生气。人有坐卧行走,山有偏正倚斜;峰峦树石,无不各具风姿神态。所以盆景中树木可有偏正倚斜之形,俯仰悬垂之势;山有奔趋向背之形,拳曲飞舞之势;又可配以鸟兽、人物、舟车作点缀,以静中求动;甚而通过题名、点景寓景物以动势。

在布置动势时,当然不能只求动势而忽略均衡稳定,过于矫柔造作,破坏了整个构图的均衡,就反给人以不自然,不稳定的感觉。所以构图上既要求避免并齐,对称同时也要注意整个画面的均衡、稳定。

为使景物生动活泼,盆景创作中也很注意布局中的虚实,也就是满与空、疏与密的关系。塞得太满、臃肿庞杂、令人窒息。盆中景物要求疏密得当,虚实相宜。如一处密必一处放疏,但过疏过虚,盆中各景又失去联络,互不相顾,松散单调。不仅在处理一盆景物各局部间关系时,要有疏密虚实,就在某一局部中也要有疏密虚实。如水面过虚则以舟帆、小礁实之、高山过实,则以水泉、洞壑破之。扬州的树桩盆景薄如云,枝片中密不透风,各枝片间,又空虚无物,疏可走马就颇有意趣。

无论山水盆景或树桩盆景,均应宁空勿实。但是,盆景的意境不同,虚实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发现高远、深远、实处可略少于一半,超过一半,多显臃肿迫塞。但少于三分之一则又显单调松散。通常易犯正视过实,侧视过虚的毛病。几片青石立于盆中,正视迫塞,侧视单薄。

上述的一些盆景创作原理与手法,当然不应成为束缚我们手脚的框框。有法之极,终归于无法要灵活掌握,勇于创造。熟能生巧。开始心手相离,景不达意,就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六】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