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连载----青龙河水好放歌(一)

                     青龙河水好放歌

              ——凌源市前进乡坤都沟门村

                    张 彦 杰

 

沿着青龙河流淌的脚步

寻觅创业者的辉煌

一首歌在耳边回响

勤劳聪慧的人们

装扮和谐富裕的村庄

放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和希望

——题记

 

源远流长的青龙河在这里分成两个支流,似张开的双臂拥抱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连绵起伏的燕山余脉在这里悄悄地放慢脚步,如一道绿色的屏障掩映着这个美丽的村庄。这里杨柳成行灌木丛生白鹤起舞,松柏苍翠四季常绿百鸟歌唱;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嘈杂与纷扰,温馨静谧如诗如画自然风光;这里村庄错落有致道路宽广红墙绿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书写辉煌……这就是朝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凌源市前进乡坤都沟门村,一首青龙河水放飞的歌……

 

          一 、踌躇满志谱新篇

 

    坤都沟门村位于凌源市前进乡南部,南与三道河子乡接壤,西与大河北乡相连,北与雹神庙村、石门沟村相邻,距乡政府6公里,距县城60公里,方圆17.5公里。魏塔铁路纵穿全境,境内乡级公路连接老宽线,北过刘杖子乡连101国道。全村13个村民组,784户,3070口人, 农业人口2767人。1个支部,10个党小组,85名党员。是七山一水一田一滩的纯山区,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种植型农业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村两委班子积极带领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dy}产业为龙头,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社会总产值实现1850万元,人均收入4075元,成为全乡的富裕村。

翻开昨天的日历,回首坤都沟门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程,一位好支书,一个好班子,几件实事,让人尽情领略坤都沟门村的灿烂与辉煌。

    1997年4月,时年34岁的周玉清被前进乡党委破格任命为坤都沟门村党支部书记。这是一个睿智聪慧的年轻人,曾担任三年村民组长,熟悉农村工作,有较强的开拓意识。实践证明,周玉清上任后不负众望,带领两委班子在大山深处,在这平凡的土地上,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书写了坤都沟门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页篇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是坤都沟门村的有为之举。

    十年前,坤都沟门村村部是十间透风漏雨的旧瓦房,破烂不堪的院子,残缺的桌椅,办公环境苦不堪言。为改善办公条件,周书记带领两委班子自筹资金建房。村里缺乏资金,由村卫生所提前上缴十年的承包费3万元,又拆借5万元,于1998年盖起8间260的村部㎡。如今,方方正正的院落,红砖围墙,院内红砖铺地,宽敞明亮的北京平村部,室内办公用品齐全,干净整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深谙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深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意义,村两委班子道出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声。村小学座落在河北村民组后山上,教室被上级有关部门定为危房险房。为改善教学条件,村里决定在东营子组征地建新学校。1998年下半年,通过凌源团市委争取到了希望工程捐款,由南方证券公司朝阳分公司捐款10万元,乡总校投资3万元,村自筹8万元。新建校舍4栋36间,占地1.1万㎡。村小学由此更名南证希望小学。如今的村小学有教师16人,学生230多人,设有微机室、音乐室,用上了投影仪、玻璃砖黑板。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一批批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茁壮成长。十几年来全村有130人被大中专院校录取,有3人读研究生。

    事业是无止境的,村两委班子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工作起来就像上满劲的发条不停的运转着。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为群众办实事幸福并快乐着。

    2003年,国家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前进乡打响了村级路路基改造战役。坤都沟门村境内有刘环线乡级路4公里,需拉沙备料1.5万m3。其他村按人口每人收取30元拉沙备料款,而这个村由村自筹解决。总计动用资金12万元,xx一项为村民减轻负担9万元。从1997年到现在,村民只交农业税和乡统筹,村里免收提留。

   1995年的洪灾使坤都沟门村境内青龙河积淤严重,曾经俊俏的青龙河改变了模样。村两委班子会同乡政府领导多次到上级水利部门立项争取清淤资金。1996年春天,动用车工近5000小时清淤河床1公里。青龙河恢复了往日的欢歌笑语,又以碧波荡漾端庄秀丽的容颜展现在村民面前。

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农村产业调整,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是坤都沟门村的有识之举。

坤都沟门村山多山高山近,日照比其他乡少2个小时,农民多以制种和果业为主,保护地温室蔬菜大棚发展缓慢。2005年,村里争取到省里扶贫开发项目,在条件相对适应的郭家沟村民组规划40个温室大棚,占地90亩。经过细致的思想工作,40个大棚落到实处,2005年冬季全部投入生产。省里投入扶贫开发资金50万元,为扣棚户解决水电配套和资金补贴。

    一年下来,扣棚户尝到了甜头,每户收入1万元以上。村民张海权因儿子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花费医疗款6.7万元,花光了家里的存款又欠外债2万多元。在村干部动员下带头扣了100米大棚种青椒和豆角,当年毛收入2.8万元,纯收入1.5万元,使贫困家庭有了转机。这40个温室蔬菜大棚的建成投产,使只有50多户的郭家沟组村民增加收入60多万元。

    现在,坤都沟门村温室保护地面积200多亩。周书记在接受采访时说: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并表示今后在条件适宜的地块陆续发展保护地温室大棚生产。

抓住发展契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是坤都沟门村的有力之举。

    006年初,坤都沟门村被确定为朝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无疑给该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村两委班子适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先后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落实新农村建设任务。按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2006--2020年新农村建设近期和长期规划与发展目标。确立了以玉米制种、干鲜果、蔬菜制种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以保护地、经济林、猪牛羊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逐步引导农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通过近十年的努力,把坤都沟门村建设成能带动一定区域发展的规模适中、交通便利、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舒适,集商贸餐饮、乡村旅游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新村的总体目标。同时确立了 2006--2007年工作以架桥修路为重点,计划2年内建桥3座,修进庄路9条,修建文化广场一处,完成青龙河护岸坝工程2000米,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2006年,前进乡党委政府从交通部门为坤都沟门村争取到西台子中、东、西三个村民组过水路面桥建设项目,交通部门总投资23万元,全长180米,主桥40米。8月开始施工,9月末完工。2007年5月市交通局为这三个组的路段铺上油路。

    2007年7月,通过市水利局立项的青龙河护岸坝工程开始施工,全长2000米,8月末完工。建桥、修路、建设文化广场等项目在指导单位的支持下相继完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帷幕在坤都沟门村徐徐拉开。

正是:建功立业创伟绩

      踌躇满志谱新篇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报告文学连载----青龙河水好放歌(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