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西葫芦发育注意

引用 西葫芦发育注意

2010-02-05 09:54:01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引用


 

西葫芦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西葫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下:

温度:西葫芦对温度适应性强,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5℃。种子发芽{zd1}温度为13℃,20℃以下发芽率低,发芽最适温度为28-30℃。开花结果时要求温度在16℃以上,高于30℃或低于15℃则受精不良,高于32℃花器发育不正常;果实发育期最适宜温度为20-23℃。西葫芦耐低温能力强,受精果实在8-10℃的夜温下,也能和16-20℃夜温下受精果实同时长成大瓜。温度高于30℃时易感染病毒病。

光照:西葫芦对光照要求比较严格,但其适应能力也很强,既喜光,又较耐弱光,光照充足,花芽分化充实,果实发育良好。进入结果期后需较强光照,雌花受粉后若遇弱光,易引起化瓜。

水分:西葫芦根系发达,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和抗旱力,但其叶片大而多,蒸腾作用旺盛,耗水量大,需要适时灌溉,方能获得高产。但水分过多又会引起地上部生理失调,特别在幼苗期水分过足会引起营养生长过盛,推迟结瓜;开花期水分过足也会因营养生长过盛造成化瓜。盛瓜期耗水量大,若缺水也会化瓜或形成尖嘴瓜。

土壤与肥料:西葫芦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取高额产量仍需选择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壤土。

西葫芦吸肥能力强,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大约需消耗N为3.92—5.47千克、P2O5为2.13—2.22千克、K2O为4.09—7.29千克、CaO为3.2千克、MgO为0.6千克,除钾的需要量低于黄瓜外,需N、P、Ca的数量均高于黄瓜。

 

温室西葫芦秋延迟茬栽培,在8月份育苗,需要怎样操作?

8月份正处于高温、多雨、病虫为害最为猖獗的时期,是全年育苗最困难的阶段,而西葫芦既怕高温、又忌水涝,在此时期育苗,稍不小心,幼苗就会感染病毒病,而无法用于栽植,前功尽弃。要培育无病虫为害的健壮秧苗,必须建设三防苗床,做到防高温、强光、日烧,防水涝、湿渍,防病虫危害,才有可能培育出无病虫为害的健壮秧苗。

苗床建设方法:选择高燥,大雨之后无积水的地块,按南北方向整畦,畦底要高于地面5厘米以上,畦宽120厘米左右,长10--15米,育苗数量多时,可几个苗畦并列建设。但是苗畦与苗畦之间要留有宽60厘米的降温水沟,沟内灌满井水,气温高时,要及时更换,以便维持苗床温度在30℃以下。

畦底要用长(直)模板刮平,使之平整,然后在每个苗床的底部,铺设1.5米宽的无破碎、不漏水的塑料薄膜,薄膜要平展,无皱折,薄膜边缘搭在畦埂上。薄膜上面铺设小石子(或大粒沙子、或碎煤渣)5厘米厚(如果铺设石子和煤渣,其底部需要垫铺2层旧薄膜,防止煤渣扎碎薄膜,造成漏水现象发生),石子铺好后用木版刮平,后在上面排放营养钵。排好后苗床一端留有20厘米左右的灌水穴,另一端留有排水沟,通过灌水穴向畦内沙石层内灌井水,水从另一端流出,以便降低苗床温度。后在苗床上面扎高80厘米、宽150厘米的弓形架,搭成拱棚,拱棚顶部覆盖宽200厘米、无破碎的旧聚氯乙烯无滴膜,薄膜的两条边缘和两端各缝接80厘米宽的防虫网,防虫网边缘埋入土内,严密封闭拱棚,防止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等害虫进入,以免传染病毒病和虫害为害,为害秧苗。遇高温天气时,沟内灌井水降温。苗床从灌水穴内灌井水,通过沙石层流入苗床各部,再从营养钵底部排水孔内经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渗灌营养土。

这样处理后,苗床高燥,拱棚顶部有半透明的旧薄膜遮荫、防雨,拱棚下部有防虫网通风透气,苗床底部灌有井水,井水温度只有16℃左右,可以大量吸收苗床和营养钵的热量,使之降温,可以避免雨涝、水渍,高温、强光、日烧和病虫为害。利用土壤毛细管渗灌营养土,避免了土壤板结现象发生,使营养土的含水量稳定,营养土的固相、气相、液相三者协调合理,始终维持在适宜蔬菜秧苗根系生长发育的良好状态下,保障秧苗健壮,无病虫为害。

应该注意的是,幼苗根系长长以后,容易从营养钵底部排水孔中扎出,长到煤渣或沙粒中,定植前需要挪动2次营养钵,以便防止根系扎入沙层中,以免定植时影响缓苗速度。

 

温室栽培西葫芦应抓好哪些技术环节才能高产优质?

必须抓好以下各项技术措施:

1、注意防治低温危害,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幼苗定植后,及时用500倍旱涝收+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灌根,每株200-300毫升。后结合防病用药,每10--15天喷洒一次600倍“天达-2116”(瓜菜果专用型)+150倍红糖+300尿素药液,连续喷洒5-6次。以上措施可促进发根,使植株根系发达,促秧健壮、生育周期大幅度延长;能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并能显著提高植株的抗冻(寒冷)、抗旱、抗病和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保护植株健壮,延长经济寿命。

2、科学调节室内温度。定植后2-3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晚18-22℃,促进缓苗。缓苗后白天22-25℃,夜晚8-16℃(上半夜14-16℃,下半夜8-13℃);冬至后雨水前,白天尽量维持较高温度,只要不超过30℃,一般不通风,以便提高地温,壮秧长瓜,夜晚尽量保温,阴天时白天控温在15-20℃,夜晚8-13℃。

3、通气排湿、增大温差。通气可促进室内气体交换,排除室内有害气体,补充室内CO2气体,促进光合作用,还可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立冬以前,室温达27℃时,可适当开口通风,通风时不可猛然开启大口通风,以防闪苗。通风口的大小依据室温而定,温度高时通风口可开大些,温度低时可开小口或不开启风口。夜间应坚持适量通风,22-23点时,开口排除室内湿气,降低下半夜温度,增大昼夜温差,减少呼吸消耗,壮秧增瓜,只要清晨室温不低于8℃,要坚持全夜进行通风,并且尽量加大风口,降低室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4、及时揭盖草苫、清擦薄膜。同“黄瓜栽培”相同章节内容。

5、增施CO2气肥。同“黄瓜栽培”相同章节内容。

6、瓜秧调整。

①适时摘除老叶。西葫芦与黄瓜一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步进行,随着瓜秧不断地生长,瓜叶越来越多,瓜叶过多会造成瓜田郁闭,恶化光照条件,降低光合效率,引起严重化瓜。再者,西葫芦叶片其叶龄一般45天左右为壮叶,叶龄超过50天,叶片老化,失去光合能力。继续保留不但影响光照,还会造成养分无为的消耗,引起化瓜。因而一株西葫芦一般只能保留12-15片叶为宜,对于基部多余的老叶应及时掰掉。掰叶要从叶柄基部掰除,不要采用剪刀剪叶,以免传染病害。掰叶要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15时进行,以利伤口愈合,掰叶要勤掰、少掰,一般7-10天一次,每次每株掰除1-3片叶。掰除后立即喷药保护,防止伤口感染病菌,引起溃烂、死秧。

西葫芦茎蔓易发分杈、卷须和雄花,卷须和雄花一般不必摘除,若摘除要在刚刚显露时、晴天上午进行,以免造成伤口过多和感染病害。西葫芦杈子,一般情况下,应该在刚刚显时抹除,以免消耗营养。但是,如果主蔓雌花数量较少,可在瓜杈上雌花刚刚显露时,雌花以上留1片叶摘心,让其结瓜,提高产量。

②合理疏除多余雌花。温室栽培西葫芦,幼苗发育时期,多处于短日照,低夜温的环境条件之下,利于雌花形成,所以一般矮生型西葫芦品种,长至3--4片真叶时,每叶节就有雌花发生,甚至一节多个雌花,节节有雌花。让这些过多的雌花任其生长发育,必然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养分竞争激烈,影响植株和幼瓜生长,还会引起大量化瓜,使产量严重下降,经济寿命缩短。因此,过多的雌花必须及早疏除,以便减少营养竞争、促进座瓜。疏除雌花要在它刚刚显露时疏之。疏除雌花数量的多少,应依据瓜秧长势而定。长势弱者,应先疏除根瓜,以后再每三节左右留一雌花,瓜秧长势壮者也必须疏之。可留下根瓜,但应及早采收,以后每二节左右留一雌花。并应根据瓜秧长势、结瓜情况及时调整留瓜多少,尽力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维持瓜秧健壮的生长势力,作到留一瓜成一瓜。

③吊秧、落秧和埋秧。西葫芦在温室内栽培,其生命周期大大延长,随着瓜秧的生长,茎蔓越来越长,应注意吊秧,吊秧同黄瓜一样,室内南北向拉铁丝,铁丝上系缚吊瓜线,然后把瓜秧缠缚于吊瓜线上,支撑瓜秧。瓜秧长高后还应注意落秧,以防瓜秧过高,恶化室内光照条件。春分以后气温升高,通气量增大,可揭去地膜,进行埋秧,把摘去老叶后落地的茎蔓以土埋压,埋秧应以根际处为圆心,向同一方向,行圆形压蔓。埋秧可促使茎蔓发不定根,吸收肥水,利于后期壮秧丰产。

7、科学蘸花、保花保瓜。西葫芦雌花开放以后,每天上午9-11时要以30毫克/千克的2.4-D,掺加50--100毫克/千克的九二○,再掺加0.15%的速克灵或扑海因药液蘸花心和瓜柄,促进座瓜。药液内要掺加广告色,做标记,以防重蘸。蘸花时药量要少,药量过多会造成2.4-D药害,形成厥叶,降低产量。

8、肥水管理。幼苗定植后可浇一次缓苗水,注意!缓苗水千万不可水量过大,以免瓜秧旺长,引起化瓜。缓苗水浇后要掀起薄膜,深锄、细锄瓜垄,疏松土壤,促进发根。以后应严格控制浇水,直至根瓜坐稳,长至150克左右时,方可浇催瓜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腐熟饼肥60-80千克,或腐熟粪稀500千克。结瓜以后应根据瓜秧长势决定是否浇水、追肥。若瓜秧嫩绿,叶大柄长,瓜胎发育快,瓜形正,一般不需浇水;若瓜秧黑绿或浓绿,叶片变小,叶柄变短、瓜胎尖嘴,是水分不足的表现,应及时浇水。浇水应结合生育时期选晴天清晨进行。结瓜前要严格控制浇水,防止瓜秧旺长,引起化瓜;结瓜后应适量浇水,一般10—15天一次,要见干见湿;进入严冬后应适当控制浇水,一般20天左右一次,立春后应增加浇水量,每10天左右一次;春分后每5--7天一次。

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随水冲入,一般每20天左右一次,每次每667米2追施腐熟饼肥80千克,或腐熟粪稀300--500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

冬至前10天左右,选晴天上午进行大沟追肥,在每个操作行的沟内追施腐熟畜禽粪30—50千克,以利提高土温和室内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追肥要做到撒粪、掘翻、覆土、浇水同步进行。

此外,研究得知,西葫芦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大约需消耗氮(N)为3.92—5.47千克、磷(P2O5)为2.13—2.22千克、钾(K2O)为4.09—7.29千克需钾量几乎是需氮量的2倍左右,是需磷量的3倍以上。因此经常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每7--10天1次),对促进西葫芦的生长发育、维持健壮的生长势、增加结瓜数量,延长经济寿命,效果极其显著。磷酸二氢钾不能与含有金属离子的农药混用,也不可与“天达—2116”混用,需要单独喷洒,否则农药中的金属离子会和磷酸根(PO4-3)发生反应,生成磷酸盐,磷酸盐类绝大多数不溶于水,不能被植物叶片吸收,混用的结果会造成农药和磷酸二氢钾都失效。

西葫芦对磷酸二氢钾特别耐药、安全,结瓜以后喷洒浓度可提高至0.6—0.8%,而不会发生药害。

9、搞好病虫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治。参阅病虫害综合防治部分。

 

西葫芦幼瓜长至100克左右时化瓜现象严重,怎样预防?

西葫芦在温室内栽培化瓜现象严重,其原因一是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分化的雌花数量多,营养竞争性强。二是因无昆虫授粉,多采用30毫克/千克的2.4-D加50--100毫克/千克的九二○药液蘸花,如不注意控制蘸花数量,往往同株蘸花数量多达4—5枚,如果同一植株上有4个或4个以上蘸过的雌花,会造成“僧多粥少”,引起营养竞争,叶片负载不了,养分供应不足,都难以长成大瓜,多数会先后化掉,难以长成商品瓜。

预防方法:一要及时疏花,控制雌花数量,减少营养消耗。二要严格控制蘸花数量,每株瓜秧蘸过的雌花应维持在3个左右,以后每采收一瓜再蘸一花,防止“僧多粥少”竞争现象发生。

 

怎样识别与防治西葫芦花叶(病毒)病?

西葫芦花叶(病毒)病,一般在结瓜后开始发生,病叶粗糙发皱,叶缘锯齿状,叶面有深绿色泡状突起,上部叶片呈鸡爪状,叶片变小、黄化,植株矮化,生长缓慢,结瓜少或不结瓜,瓜皮上有瘤状突起或畸形。

西葫芦花叶(病毒)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甜瓜花叶病毒(MMV)、西瓜花叶病毒(WMV-2)等病毒侵染引起。花叶(病毒)病依靠汁液摩擦和蚜虫传毒。烟草环斑病毒,还可以经根结线虫传毒。一般高温、干旱,管理粗放、蚜虫为害严重的瓜田发病严重;肥水不足、植株衰弱和连作瓜田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西葫芦花叶(病毒)病是目前危害西葫芦最为严重的病害,对其必须引起重视,要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搞好农业、生物、生态和化学等防治,主要防治措施同前所述。此外在种子xx上可采用10%的磷酸三钠药液浸泡种子10分钟,后用清水反复冲洗至种皮不含药液为止。或实行种子干热xx,用70℃温度处理种子72小时,杀死病毒。

在化学防治上,要严防蚜虫发生,并要坚持经常不断地喷洒600倍“天达—2116”(瓜菜果专用型) 1000—1500倍天达裕丰药液,每10—15天1次,连续喷洒3—5次。促进西葫芦植株自身健壮,增强对病毒病的xxx,提高防治效果。

 

怎样识别与防治西葫芦灰霉病?

西葫芦灰霉病 为害花、幼瓜、茎、叶等,以为害花和幼瓜最为普遍。发病初期,花蕾、幼瓜蒂部成水渍状,色渐变浅,病部变软、腐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花冠枯萎腐烂,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浅灰褐色,病斑直径达0.2-0.25厘米,其边缘较明显,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有时有不明显的轮纹。茎上发病,溃烂,生灰褐色霉状物,前部瓜蔓折断死亡。

防治方法:一、综合防治同黄瓜灰霉病。二、及时摘除开败的花冠。花冠湿度大,容易感染灰霉病,如果不及时摘除,必然传染至幼瓜,因此花冠开败后变色时,应及时摘除,防止感染灰霉病。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西葫芦发育注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