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美妄想建全球打击系统可迅速摧毁中国核设施_任我行_新浪博客
    美国计划在十年内推出一种新型常规“快速全球打击”(C-PGS)系统,这将使美国能够在不到一小时内对全球任何地点的目标发动大规模常规攻击。文章称,北京在网络战、反卫星战、反舰武器、潜艇以及弹道导弹方面的发展,能够威胁美国投射军力的主要手段,这促使美国加速发展超地平线打击和进行导弹防御的能力,加速打造远程打击能力。

  中国对美“快速全球打击能力”缺乏警惕

  文章称,由美国国防部负责的C-PGS项目研发工作启动于大约20年前,2003年后研制进程加速。美国新型的导弹和/或一些无人运载工具将携载常规导弹而非核弹头,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摧毁远距离敌人目标。

  美国五角大楼根据国会委托制定的2010年四年一度防务评估报告2月1日公开发表。报告特别提到了C-PGS系统原型以及其他远程攻击能力。“美国不应将现在的全球主导权视为理所当然,而需要在项目、平台和人力方面进行投资以确保主导权永续存在。”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该为报告撰写的评论中说道。

  “就中国来说,北京在网络战、反卫星作战、防空和反舰武器、潜艇以及弹道导弹领域的投资,使其能够威胁美国为帮助太平洋盟友而投射军力得主要手段,美军的基地、空中和海上资产,以及对其进行支援的网络。这促使美国加速发展从超地平线展开攻击、进行导弹防御的能力,这也要求美军实现从短程到远程作战系统比如下一代轰炸机的转变。”盖茨还称,美国在精度、传感器、信息和卫星技术方面的进步使美军获得了强大的军事能力和成就,但美国对此应该保持谦虚。

  不过对中国来说如何应付美国的C-PGS项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因为在其周围存有太多的变数。“它是一个正在出现的认识问题。我认为中国可能还没有真正掌握它的实质。”美国智库新美国基金会“战略和不扩散倡议”负责人杰弗瑞·刘易斯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认为美国是在投资发展xx常规武器,并进行了与此类似的投资。”

  一名高级美国政策分析家认为中国可能对美国的C-PGS项目既困惑又关切。“困惑是因为我认为没有人向他们解释C-PGS项目意味着什么,关切是因为它可能被视为美国维持霸权和太空主导权的新计划,未来可能会以未曾预料或不受欢迎的方式改变美国的核战略。”

  刘易斯提到了日前由中美两方人员参加的所谓“美中第二轨道交流”会议,称此次会议显示中国可能对美国的C-PGS系统未来某天突然出现在雷达屏幕上的方式还缺乏警惕。“美国与会者努力解释‘不首先使用承诺’的问题。他们问如果美国用常规武器攻击中国的核设施将会发生什么?”刘易斯说,

  “中国方面不明白美方是在以笨拙的方式进行‘思想试验’以获取证明’,相反认为他们是屈服于严重的强压威胁。这种误解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第二轨道交流十分重要的原因。它很简单地验证了一点,即中美战略家们还未就C-PGS系统对战略稳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

  因此,刘易斯怀疑中国可能还未就如何看待在C-PGS标签下出现的美国常规打击能力形成共识。“看上去中国国防计划制定者可能认为美国正在进行一项没有止境的战略现代化,其主要聚焦于导弹防御和常规打击能力,中国需要继续改善核力量的幸存能力,其中主要通过移动,以及继续开发新方式来破坏美国的指挥、控制和情报能力。”刘易斯说。

  在谈及C-PGS项目话题时{zh0}不要排除任何可能,毕竟其涉及许多变数,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后果。华盛顿防务信息中心2008年发表的一份有关快速全球打击能力的报告曾在结论部分写到,“为追求快速打击能力而发展的武器系统会增加核报复的可能性,复杂化未来武器谈判的前景。美国国会议员们在考虑未来的国防部C-PGS项目预算时,他们要记得获得C-PGS能力并不是自任务的终结,它仅在帮助美国实现更广泛的诸如挫败威胁美国国土安全的威胁时才有价值。”

  美新型快速全球打击系统有望2016年部署

  多年来,几个美国国防部资助的C-PGS项目一直稳步推进,包括猎鹰高超音速技术飞行器、“黑燕”极超音速飞行器、X-51超音速冲压喷射飞机、以及常规打击导弹,或改良型民兵III导弹。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美国空军太空和导弹中心,以及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机构负责监管这些研制项目。

  一旦“快速全球打击”(C-PGS)系统项目启动,常规攻击导弹必定是首当其冲。美国防务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在美国以卫星为基础的、支持全球定位/导航/以及定时的全球定位系统中扮演中心角色,此次该公司也将是C-PGS项目的主要承包商。

  去年12月底,美国国防部宣布洛·马公司赢得一份1600万美元的合约,负责“初步设计审查期间的设计工作”。洛马公司负责C-PGS系统的设计、制作、整合工作,并为验证飞行测试有效载荷运载工具。

  美国军事计划者认为,利用地面发射装置发射常规攻击导弹,可使中国及俄罗斯很轻易的分辨出可疑美国导弹属C-PGS攻击的一部分,不是核攻击。很可能,常规攻击导弹会被部署在加利福尼亚范登堡空军基地,由美国战略司令部——而非新组建的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直接指挥。

  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凯文·奇尔顿将军最近表示,到2016年时部署C-PGS是一个“合理的目标”,目前,他希望看到“2012年底之前,首枚常规攻击导弹处于警戒状态。”不过,华盛顿特区的防务政策分析家杰森·席格尔称,这种想法过于乐观。他说:“奇尔顿认为我们能够在近期获得这种能力,对此我表示怀疑——我并没有看到紧迫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能力要求持续监视、电子战、xx打击能力,它将会变得非常棘手。我并不特别喜欢我们的xx依赖技术,但我能理解这一点。不过,我们的确需要强调良好的、可持续的武器系统,以及更好的训练,而不是建造智能无人机及24小时攻击能力。”

  美国潜艇携带有“战斧”巡航导弹,轰炸机也挂载同款巡航导弹,再加上诸如“收割者”以及不久以后可能问世的舰基无人机等无人机系统,这些或可用于实施C-PGS 攻击。然而,美国海军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已经被美国国会从可能的C-PGS 任务中排除。

  C-PGS非常适合奥巴马总统的“全球零核”计划。尽管如此,2010年《四年防务评估》只会令人C-PGS项目的反对者更加喧嚣。俄罗斯国防分析专家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最近主办的一次会议中表示:世界上鲜有国家会害怕美国的核武器,但却有许多国家害怕美国的常规武器。特别是,诸如中国及俄罗斯等核国家都非常xx日益提高的美国常规xx制导、远程(或C-PGS)能力。

  俄罗斯很快就会成为C-PGS系统{zd0}的反对者:俄罗斯曾表示,其不可能迅速确定从美潜艇发射的远程导弹是核导弹还是常规导弹。在此之后,“三叉戟”潜射导弹便被排除在C-PGS任务之外。这就是俄罗斯发出的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可能将常规攻击导弹视为“三叉戟”潜射导弹的副产品,而这一副产品却不受它的欢迎。

  既然中国已经因美国继续对台军售的关系,终止了中美两国间的军事交流,所以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包括“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在内的许多重要问题都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奇怪的是,在过去与美国就核武器及核裁军进行的讨论中,中国时常暗示美国需要进一步警惕中国常规兵力的整体优势。

  日本打造太空能力增大美国对华威胁

  不管中美是否正在进行会谈,日本都在着手进行其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的发射工作。该卫星系统以及最近获日本国会批准的新《太空基本法》(该法为日本太空军事项目打开了大门),是日本取得了两项重要且相互关联的进展,而且这也是中国一直在密切xx的领域。

  例如,日本的准天顶卫星系统能够同美国的GPS系统进行密切合作。该卫星系统意在大幅增强日本、中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后两者的程度较少)的星基系统的定位、导航以及时间资讯的能力。

  不过,尽管日本的准天顶卫星系统以及《太空基本法》都会影响日本的商业活动、未来美日军事合作项目的形式和范围以及美国的“全球快速打击”项目,但是这两者都存在固有的不确定成份。

  相关计划要求在北海道、小金井、小笠原以及冲绳设立4个准天顶卫星系统监测站,还要在印度、夏威夷、关岛、泰国及澳大利亚设立另外5个监测站。而且,由于整个朝鲜半岛能够很容易地获取准天顶卫星系统的信号同,因此不需要在那里设立监测站。

  然而,虽然日本方面更愿意增加准天顶卫星系统技术的商业及民事大量应用,但却无法忽视它的军事应用。准天顶卫星系统直接与美国的GPS卫星相连,而中国必定会意识到这种联系的存在。那么,利用准天顶卫星系统对中国构成威胁似乎xx可行。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新卫星或许看起来无足轻重,但是这之中却存在着广泛的不确定。目前,中国对这一进程仍感到困惑,同时还在密切xx它的发展,而且,中国或许认为美国已经以其他名目完成了“快速全球打击系统”的部署。该项目缺乏透明度的事实,或许会使中国及俄罗斯很难正确判定美国的行动。另一方面,美国还能故意对这种不确定性进行调整,从而使其他国家(尤其是朝鲜及伊朗)只能猜测美国人在想些什么。

更新博文链接:(4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揭密:美妄想建全球打击系统可迅速摧毁中国核设施_任我行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