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介绍之四
(4)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出现的时间较晚,主要是指胡琴一类的乐器。这类乐器通
常被认为是汉以后由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据说这类乐器的前身是
一种用竹片拉奏的叫做“奚琴”的乐器。这类乐器因年代、地区的不同
而有繁多的种类,但无论外形、演奏方法或发音原理,都十分相近。事
实上,时至今日,这类乐器仍在不断地改革,或者说是在不断地增加新
的品种。拉弦乐器是马尾弓毛与琴弦摩擦,琴弦振动通过共鸣体而发声
的,因此发音连续、绵长,也更富有歌唱性。拉弦乐器一般都没有品位,
可以奏出变音和滑音,表现力非常丰富。
二胡
二胡是全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乐器,也叫“胡琴”或“南胡”,由一
个竹制或木制的琴筒、一根硬木琴杆和琴轸组成。琴筒有圆形、六角形、
八角形多种,琴筒的一端蒙蟒皮,另一端置雕花音窗。琴杆的上端是一
个弯形的琴头,琴头下面装有两个菊花形硬木琴轸,上边一个张里弦,
下边一个张外弦,竹弓的弓毛夹在两根琴弦之间。琴弦过去多用蚕丝制
成,现在已改用金属制作。二胡音色柔美,表现力丰富,是民族乐队重
要的乐器,长于演奏细腻的抒情曲调,有人声之美。二胡普遍采用五度
定弦,偶尔也有四度定弦的,五度定弦为d1—a1,音域为d1 到d4。
高胡
__高胡与二胡的外形非常接近,是xx的广东音乐演奏家吕文成
(1898~1981)创制的乐器。他在传统二胡的基础上,将外弦由丝弦改
钢弦,定弦比二胡高四度或五度,演奏时用两膝夹住琴筒拉奏。高胡的
音色与二胡有所区别,它的音色更加秀丽明亮,富有特点,是广东音乐
中主要的乐器,在大型民族乐队中,高胡常用作高音弦乐器。高胡的定
弦在一般民族乐队为a1—e2,在广东音乐中为g1—d2,音域为a1 到e4。
革胡
革胡是新近出现的低音拉弦乐器,它是本世纪五十年代由杨雨森根
据二胡和其他一些拉弦乐器的特点发明的。革胡有四根弦,弓与琴弦分
开。革胡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的是它有一套巧妙的振动传递系统,琴弦
由铲状琴马支撑,琴筒下方装有可伸缩的支柱,马冠有琴弦沟以撑弦,
钢制马轴通过琴筒一侧的长方形穿孔进入筒内,孔的两侧有马轴架支持
马轴。马脚与六足形音柱连接,音柱的另一端公布于皮膜的中心。当琴
弦振动时,振动力通过马轴,使马足的振动通过六支音柱脚传于皮膜。
革胡的音色低沉、浑厚,是民族乐队中的低音乐器。革胡的定弦为:C—
G—d—a,音域为C 到e3。
板胡
板胡也叫梆胡、胡呼、梆子胡、大弦等。板胡和二胡有些相似,但
琴筒是近似球形的,用椰壳或硬木制成,琴筒上蒙桐木板,所以叫板胡。
板胡的琴杆较粗,是用硬木料制作的,琴杆上凿有弦轴箱,张两根琴弦,
弓毛夹在两根弦中间拉奏。琴弦过去是生丝的,现在多用金属弦了。板
胡是中国北方多种戏曲和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高亢、明
亮、坚实,非常有特点。板胡有高音板胡、中音板胡和低音板胡几种,
民乐队常用高音板胡和低音板胡。板胡可四度定弦或五度定弦,高音板
胡的定弦为d2—a2,音域为d2 到d4。
京胡
京胡俗称胡琴儿,是京剧、汉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大约清代乾隆年
间产生。京胡的琴筒和琴杆为竹制,菊花形琴轸用硬木制,琴筒蒙蛇皮,
张两根丝弦或金属弦,琴马竹制,也有人用折断的火柴棍作琴马,音色
更加脆响。京胡除用于戏曲伴奏外,偶然也用于独奏,京胡的音色高亮,
穿透力强。京胡定弦里、外弦相差五度,往往是根据唱腔的需要来决定
高低,采用首调唱名。过去的琴师在定弦时有意将里弦定得稍稍低一些,
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现在大都不采用这样的定弦了。京胡的音域较窄,
在给戏曲伴奏时常有“高拉低唱”或“低拉高唱”的情形,形成独特的
托腔风格。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相传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已经有了。马
头琴的琴杆是用硬木制成的,琴杆上端雕有一只马头,因此叫马头琴。
音箱用松木制作,呈梯形,两面蒙马皮,马皮上绘有美丽的图案,张两
根弦,琴弦用马尾制成,与胡琴不同的是,琴弓不是夹在两根弦的中间,
而是在外面拉奏,因此可以奏双音。近年来出现了改良马头琴,用尼龙
弦代替马尾弦,扩大了音箱的尺寸,采用大提琴弓等,改良后的马头琴,
音量比传统马头琴的音量大,而且音色更加明亮。马头琴在演奏时左手
既可以按弦,也可以用指甲顶弦,以获得不同的音色。马头琴经常用于
独奏或民歌和说唱的伴奏,也用于合奏,音色近于人声,柔美圆润,擅
长表现抒情、和缓的曲调。马头琴的定弦外弦比内弦低,传统马头琴定
弦为e—a,音域为c 到c2;改良马头琴定弦为a—d1,音域为a 到f3。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