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花絮

   

   

 

一. 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应该受到教育界人们的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性格、乃至人格等诸方面的成长。美好的音乐能让孩子心里充满爱和高尚,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音乐教学。而音乐环境的创设对音乐教学明显地起了极好的辅助作用。

    80年代的二中受条件限制,音乐课在各班教室里上,后来在我争取下让兼用一间多用室,即教师开会呀,各种小型活动呀,临时堆放一些物资呀,等等都在其间。相当简陋,且很难维持卫生,但我却已非常满意。

    新的音乐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同学们,他们走进音乐室后就被深深地吸引着。巧云老师形象地说“下堂是音乐课的话,那么上堂课未结束,他们的心就飞到音乐室去了。”

    同学们在引导下争着有序地做好事,定时打扫,“音乐室”变得很整洁。墙壁上布置了中外xx音乐家的画像,同学们感到大师就在自己的身边;一幅“愿音乐与我们终生为伴”的标语张贴在黑板顶端的白墙上,使孩子们一眼看到就对音乐顿生喜爱,或许已在好些孩子的心里留下了烙印。而黑板一侧不断更新的睿智的名言更是被同学们默记于心成为他们的座右铭。课前音乐室录放机里弥漫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很多学生总是迫不及待地来到音乐室,那些平日里蹦蹦跳跳甚至有时吵吵闹闹的孩子,一走进音乐室,就屏声息气悄悄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

    很显然,一个高尚优雅的氛围渐渐形成了,孩子们就是这样主动地被吸引着开始了一堂堂音乐课,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美的熏陶。

 

 

 

二. 音乐教学改革的有效之路

 

    在音乐课堂上,仅仅教教歌曲,讲讲乐理,搞搞视唱,显然是不够的。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增加音乐欣赏及音乐故事,也还不够。新的形势是:由于现代化音响器材的普及,由于流行歌曲的广泛快速的传播,学生们模仿歌唱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课本的内容。音乐教改势在必行,不能因循守旧,要有突破。

    同时当时不少中学生业余生活贫乏,精神生活空虚。又由于年龄的关系、习惯的原因,自制力不强,于是常常无所事事,或迷惘,或无聊。如果家庭缺少教育,极易沾染社会上某些不良习气,有的甚至会误入歧途。

    许多学校一般是不重视音乐教学的,可我那时教音乐,我得重视。这不仅是责任心不责任心的问题,还有对自己的尊重与对学生的爱。于是在音乐课堂上我继续作了尝试,坚定不移地添设器乐内容,选择口琴教学,我得努力使有限的音乐课堂变得无限。

    孩子们高兴极了,学习积极性空前提高。也有家长害怕影响孩子其他数、理、外等科目的学习,不予支持。我一面教学生做家长的工作,个别的还帮他们电话沟通,结果基本上做到人手一只口琴。当学生学会吹奏歌曲时,那高兴劲是无法形容的。同学们反映,开设器乐课,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有的以前不喜欢唱歌的也因此喜爱上了音乐。还有的说头脑变得灵活了。

    实践充分证明了让乐器走进课堂是音乐教学改革的有效之路。学生们快乐,我也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一定有学生因此而玩弄起其他乐器,他们的生活变得很充实;试想在外省或遥远的异国他乡,一个曾在我音乐课堂上学习过的年轻人用口琴吹奏一曲思乡曲,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图画啊;设若多年以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起在我音乐课上学习的情景,口琴仍带在身边----呵呵,不要太快乐哦!

 

                                       1986年于六合二中

 

 

         有关链接

 

 

                 

 

 

郑重声明:资讯 【音乐教学花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