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分类改革不能畏首畏尾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Friday) 晴
 
 公务员分类改革不能畏首畏尾

 ——回应南都2月5日社论《公务员晋升渠道更宽,公权力监督应更有效》



作为全国{wy}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市近期通过相关方案,正式启动该项改革。《南方都市报》2月5日刊发社论《公务员晋升渠道更宽,公权力监督应更有效》,点明了改革的进步意义:公务员分类改革的目标是将“官”与“吏”分开,将政治委任的官员和政府聘用的文员区分开,理论上有利于将公权力集中起来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督。社论同时指出,本次改革仍未改变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监督系统也并未从本质上得到加强,据此会继续延续原有的特权,并且非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前途,仍然掌控在他们的领导(综合管理类、一定职务职级的公务员)手中。

深圳市此项改革引发国内外的强烈xx,因为其方案内容、试验成效直接关系中国内地的公务员制度的走向,甚至可以说,因为中国特色的强政府模式,这一改革很大程度上关乎民众、企业利益及其预期。

据此,改革必须同时兼具稳妥性和实效性,缺一不可:若是“过于激进”,利益冲突激烈,招致反弹或者干脆无法推行,无异于行政成本的巨大浪费;然而如果像多年前小平同志南巡深圳时批驳的那样,改革畏首畏尾、像个“小脚女人”,则不仅容易使渐进式、微调程度的举措,陷入惯性依赖,而且也有悖于社会各界的改革期望,甚至丧失社会信任。

深圳市此次改革的重点是从综合管理类职位中划分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职位,并根据两类职位的性质和特点建立独立的职务序列,进行了具体、细化、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正如南都社论及其他一些媒体、评论人所强调的,这种区分的制度设计,有助于丰富公务员的评价、激励,削减机关内部对既定行政职数、职级的竞争压力,推动公务员更多元的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
但这不免又会引出两点问题:其一,此次改革的推动者及外界赞成者,都多次提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类似做法及实行成效,但是上述范例的成立,有赖于至今仍被有关方面讳莫如深或迟滞不前或虚化的关联制度设计,例如财产申报、预算公开、参与式民主、问责制,等等。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单兵突进会否更容易突破障碍?缺失配套机制的改革,能否如期达到预期?

其二,改革的力度是否过小?据2月5日《青年时报》报道,深圳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媒体所传的“公务员‘铁饭碗’变成‘瓷饭碗’”说法并不正确,本次改革仍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现有公职人员并不会实行聘任制,聘任制只针对“新进人员”。如果这番报道并非讹传的话,那么可以说,许多关于改革的美好预期,至少要等到当地现有公务员队伍全部“换届”之后才能实现。虽然,通过必要手段减缓阻力、免除激烈的利益冲突,对于保障改革成功是必要的,但是此项改革实际上并未裁除公务员的合法利益,可能会受影响的是一部分特权和寻租权力——就是这样,如果还要刻意规避、为一部分人设定豁免待遇,那么无疑是太过保守了,也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改革样本。





 本文引用媒体报道:

《南方都市报》2月5日《公务员晋升渠道更宽,公权力监督应更有效》

http://gcontent.nddaily.com/1/d9/1d94108e907bb831/Blog/9ab/239d3c.html

《青年时报》2月5日《深圳人保局称公务员聘任制只面向新进人员》
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05/065119633523.shtml






郑重声明:资讯 【公务员分类改革不能畏首畏尾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