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装订形式沿革_乐天游人_新浪博客

今天看到一本木版水印蝶装书,好是喜欢,可惜前不久为了买线装经书破费不老少。实在是难以掷金,不过它的价值实在是.....所以贴上一文扫扫盲

 

装订(bookding)是书刊印刷的{zh1}一道工序,书刊印刷在印刷完毕后,仍是半成品,只有将这些半成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连接起来,再采用不同的装帧方式,使书刊杂志加工成便于阅读、便于保存的印刷品,才能成为书籍、画册等,供读者阅读。

我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唐代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今天我们看到挂在墙上的轴画、书法,仍是卷轴装的遗风。晚唐以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其装订方法又有多种多样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线装本的册页书。

一、书刊装订形式

我国书籍装订形式,自古至于有许多形式。

1.简、牍、策和册。

简、牍、策和册是我国最早的读物。

a.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或木板,如现今的“页”。 :竹~。~牍。~策。~册。木~。

b.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

c.策:将简或牍用丝、草或藤编排串连起来,就成为一篇文章,称为策,策的含意与现今的“册”相似。策便成为我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见图1)。如:简策。

d.册:古代称编连好的许多竹简,现指装订好的纸本子。

另外:觚(gū):古代写字用的木板。操~:执笔写作。

          札(zhá):a.古时写字的小木片:~记。b.信件:手~。信~。

图1 早期装订——策

2.卷(音juàn)轴装

轴装(scroll binding),是指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後,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

卷轴装始于帛书,是由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演变而成的。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以後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以前写在丝绸织物上的书,称为“缣帛”或“帛书”。帛书上可以依文章的长短剪载下来。卷成一卷,称为卷装,或把上下两边粘在木轴的表面,卷成一卷,就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图面,称为卷轴装,收藏时卷起来,阅读时可将挂线扣在墙上,轴拉着帛书摊平。如文章很长,可以分成多卷,现在有的书籍称“上卷”、“{dy}卷” 等是由卷轴装延伸出来的,卷轴装具有我国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图2。

卷轴装其方法是在长卷文章的末端粘连一根轴(一般为木轴),将书卷卷在轴上。缣帛的书,文章是直接写在缣帛之上的,纸写本书,则是将一张张写有文字的纸,依次粘连在长卷之上。卷轴装的卷首一般都粘接一张叫作“裱”的纸或丝织品。裱的质地坚韧,不写字,起保护作用。〔裱:装潢书画的俗称。用纸、布或丝织物做衬托,衬糊在书画下面把书画等粘糊起来。裱褙:贴在衬垫物上借以加固或供陈列;特指粘贴(如一张纸)在结实的材料上作为装订〕。

裱头再系以丝带,用以捆缚书卷。丝带末端穿一签,捆缚後固定丝带。阅读时,将长卷打开,随着阅读进度逐渐舒展,阅毕,将书卷随轴卷起,用卷首丝带捆缚,置于插架之上。

精致的卷轴装主要表现在轴、签、丝带上,如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卷轴装的许多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如果看阅卷轴装书籍的中后部分时也要从头打开,看完后还要再卷起,十分麻烦。经折装的出现大大方便了阅读,也便于取放。 

图2 卷轴装

 

3.经折装 / 梵夹装

卷轴装帧的文章,在阅读和加工,保存时不太方便,便产生了折本形式。

经折装帧就是将一张长幅的书页按一定的规格,向左右反复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册子,再在其前后两面裱上硬纸板作为封面和封底,阅读时只要把它拉开。就成为一本书的形式。这种装帧最初用于佛教经典,故叫经折装(图3)。它的装帧形式与卷轴装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形状和今天的书籍非常相似。在书画、碑帖等装裱方面一直沿用到今天。

图3 经折装(采用经折装的书本叫“折本”)

4.旋风装

亦称“旋风叶”、“龙鳞装”。旋风装是由经折装演变而来的,经折装帧是前面一页和{zh1}一页分开的,如果把折装的首页与末页粘连在一起,阅读时翻开,遇风时中间的纸页飞起,犹如旋风,保存时合拢,成为一本书(图4)。 旋风装是我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

图4 旋风装

 

5.蝴蝶装

蝴蝶装”简称”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将印有图文的面纸页对折,再把折缝粘连在预制好的订口条上,形成一本书籍,这是散页装订的最初形式、称为蝴蝶装。也就是说:将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然后集数叶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一方为准,戳齐,逐叶用浆糊粘连。再选用一张比书叶略宽略厚略硬的纸对折,粘于版口集中的一边,以为书脊。再将上、下、左三边余幅剪齐,一部蝴蝶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这种装帧的书籍,打开来,版口(也称为版心)居中,书叶朝左、右两边展开,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装。由于版心藏于书脊,上、下、左三边都是栏外余幅,有利于保护栏内文字。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

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书页成册的装订制度。而{zx0}出现的册页书籍就是“蝴蝶装”。

(见图5-1,图5-2)。

图5-1 蝴蝶装

图5-2 蝴蝶装

 

蝴蝶装是印刷史上{dy}次把散页的折缝集中在一边,形成订口而成册。由于蝴蝶装在锁线时,线是串在拼贴条上的,所以在书页的折缝中间没有线缝,并且在翻阅时可以摊得很平,便于阅读,现在重要的地图集,精美的画册等,仍有采用这种装订方式的。蝴蝶装”简称”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书页成册的装订制度。而{zx0}出现的册页书籍就是”蝴蝶装”。 

蝴蝶装的书页,适合于单面印刷,图文向里对折,现在地图集中采用正面印了个双页图,背面印文字说明或印用色较少的单面图用蝴蝶装,使正面双页图展开平整。

具体办法,是将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然后集数叶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一方为准,戳齐,逐叶用浆糊粘连。再选用一张比书叶略宽略厚略硬的纸对折,粘于版口集中的一边,以为书脊。再将上、下、左三边余幅剪齐,一部蝴蝶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这种装帧的书籍,打开来,版口(也称为版心)居中,书叶朝左、右两边展开,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装。由于版心藏于书脊,上、下、左三边都是栏外余幅,有利于保护栏内文字。《明史·艺文志· 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表明宋元时期,蝴蝶装是普遍流行的装帧形式。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浆糊粘附在另一包装纸上,{zh1}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图10-6)。用”蝴蝶装”装订成册的书籍,翻阅起来如蝴蝶两翼翻飞、飘舞,故名之为”蝴蝶装”。五代雕版印刷的监本经书,上呈时是一百三十策(册)。既然称策,必为书之方册,因卷轴装称”卷”,不称册,加之唐时唐人写经已有个别为蝶装,故五代之经书当为蝴蝶装。
   因蝴蝶装所有的书叶都是单叶,打开来,总是无字的背面向人,有字的正面朝里;且两个单叶极易相连,翻阅时常是一翻两个单叶,见到的下一叶仍是无字的背面,极为不便,故逐渐为包背装所代替。 

6.和合装

和合装的特点是内芯和封壳可以分开,内芯可以调换,而封壳硬而耐用。在封壳里层的上下接槽处各相连着一条供串线订本用的订条,一般与内芯订口的宽度相同,上面打孔2~3个。装配使用时,将对折或单页组成的内芯,在订口部位根据订条上的孔距位置相应打上孔洞,然后用带子或罗钉与订口条串起来扎紧,这种装订方式称为和合装。

和合装是继蝴蝶装之后一种少量而简单且书芯与书封可以随进分开的装订形式,因为外表呈盒或半盒状,故称和合装。见图6。

图6 和合装

7.包背装

把印好的书页白面朝里,图文朝外对折,然后配页后,将书页折缝边撞齐、压平。再把折缝对面的级边,粘着于供包背的纸页上,包上封面,使其成为一整本书。也就是说:包背装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zh1}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这样的装订方式称为包背装(见图7)。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起于南宋后期。由于包背装的书口向外,竖放会磨损书口,所以包背装图书一般是平放在书架上。包背装图书的装订及使用较蝴蝶装方便,但装订的手续仍较复杂,所以不久即被另一种装订形式--线装所取代。 包背装实是线装本的前身。

图7 包背装

8.线装本

将单面印好的书页白面向里,图文朝外地对折,经配页排好书码后,朝折缝边撞齐,使书边标记整齐,并切齐打洞、用纸捻串牢,再用线按不同的格式穿起来,{zh1}在封面上贴以签条,印好书根字(即书名),成为线装书(见图8)。线装书出现在包背装盛行的公元14世纪的明朝中叶,是我国装订技术史上{dy}次将零散页张集中起来,用订线方式穿联成册的装订方法。它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的装订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图8 线装书

9.三眼订

折好书页,配好页,码撞齐相邻的两边,用重物压住书页,手工打眼,穿线打结后,就成为一本书籍的书芯,{zh1}包上封面,再裁切,就成为一本平装书籍(见图9)。

图9 三眼订

10.铁丝平订

将书帖按三眼钉同样的操作方法,配成书芯后,用铰丝订书机将铁丝穿过订口的书芯,并在书芯的背后弯曲,把书芯订牢,再包上封面,三边切光,就成为书籍(见图10)。这种装订方式称为铁丝平订(writ side-stitching)。用铁丝订书籍,因铁丝容易生锈,故容易损坏书籍。

铁丝平订(wire side-stitching), 是指用金属铁丝在书芯折缝中穿订而联结书册的装订方式。

铁丝平订是用铁丝在书芯在订口边,将书帖穿订在一起的装订方法。它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订住单页,所订书册书脊平整美观的特点。缺点是订口kao近版心,书本较厚时翻阅较困难,铁丝受潮后,易生黄锈斑点渗透封面,甚至造成书页的破损或脱落,故适于订200页以下,保存时间不长的书册。

图10 铁丝平订

11.平装

一种总结了包背装和线装的优点后进行改革的书籍装帧形式,也是一种平面订联成册、使用较多的装帧方法。平装是根据现代印刷的特点,先将大幅面页张折叠成帖,配成册,包上封面后切去三面毛边,就成为一本可以阅读的书籍。(见图11)。

图11 平装书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书刊装订形式沿革_乐天游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