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儿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作者: 提交日期:2010-2-4 20:19:00 正常 | 分类:未分类 | 访问量:11

最近老在听动漫的OP和ED,MP3里一个《钢炼》的文件夹,一个《死神》的。《NANA》和《蜂蜜与四叶草》里面也有好听的歌,不过没有下下来听的心思。《钢炼》03的OP7《rewrite》是我和老弟一直都喜欢的了,09的里面OP1《agian》也很不错,而且动画版比完整版还更有感觉的说。ED1《嘘!》、ED2《let it out》也好听。《死神》里{za}OP3《一轮之花》、OP6《alones》、OP9《Velonica》,后两首都是Aqua Timez唱的,在优酷上看了他们完整版的MV,又百度了下,原来也是个流行乐团,据说在年轻人中很有市场。曲子做得流畅,歌词也不赖。唱钢炼《rewrite》的asian kung-fu generation也是流行乐团,不过要噪一些。——原先老弟给我推他们的歌,说你去看他们MV嘛,想不到人都是多斯文的,一看果然斯文,笑~《死神》里面OP7是他们的歌,《火影》里也有他们的,看来天下热血一家亲啊。而唱《agian》的YUI则是位女士,也是做乐队的,声音比较像未成年少年,话说我一开始还真没分辨出这到底是男的唱的还是女的唱的。汗。看到优酷一条评论“声音像小男孩”,同感啊同感。《死神》OP5也是她的,算算时间还应该是在钢炼09之前的了。
《银魂》的ED2《Mr.raindrop》一听就爱上了,很简单的一首歌,清新俏皮的味道,应该是朋克风的吧,节奏轻快,简短的英文歌词。乐队叫amplified,是三个16岁的来自香港的男孩在日本参加新人招募赛组成的(据百度百科)。呃,估计现在也快20了吧。分别出生在澳洲、加拿大、新加坡,难怪英文说得不像日本人的发音,长得也都很可爱的说。。。不过他们的歌不好下啊,百度和谷歌都木有,电驴的也没源,比Aqua Timez的还难找。真是。
其他的:翻出一个瑞典老团at the gates的歌,意外地很对味,比同是北欧旋死的in flames、Children of Bodom听着更喜欢。哦,是很久以前在电驴上下了一张The Haunted的专辑,听着不错,后来搜出来这个乐队是at the gates解散之后其中几名成员另组的,于是就下了一些他们的歌,但是放着很久都没听。顺便说,电驴是很不错,不过只能有什么下什么,没有源的就只有干瞪眼了。好处是全,不论什么碟都有人传,动漫原声,古典,戏曲,地下乐队的专辑,只要你有耐心和运气,都能分享到。而且是一张一张的排好打包下,不像别的网乱糟糟的,还得一首一首弄。不过现在发音乐的都很少用MP3了,动不动就是APE无损,我狂晕,这个多大多占地方啊。好在后来才明白这个也是可以用千千静听转格式的,哎,为了奇小的硬盘容量,无损音质只有忍痛删~~~~MP3的还可以在MP3上听,以前瓜的,只知道挂在电脑上听这种,都不知道可以转。。哎。能够播放无损格式的随身听,搜了下价格都贵死人~~~~~算了,等到我有能力买那种随身听的时候,何必苦苦等电驴资源,直接买CD不就得了。额,话说。。当然。。但是。。CD也是个无底洞。。。。囧
古琴还是听以前下的那种老八张——同样是拜电驴所赐,这八张早期录音倒是长年有源,其他什么吴门琴韵蜀中琴韵就很不幸了,一点都拉不动,唉。反复听来,《流水》还是最喜欢管平湖演奏的版本,川派曾成伟的在其他网上下到了,似乎中间模拟水流的那一段“滚拂”格外长。老八张中还有顾梅羹和卫仲乐版本的,稍短。李祥霆的在他本人专辑里有,也比管的短,网上还有视频。《平沙落雁》,现在的{za},找到了杨葆元、沈草农、管平湖三个版本的,长短各异,热爱这首曲子可能因为那种“韵”吧,听在耳朵真是舒服啊,跟《广陵散》这种“声多韵少”的曲子大不一样,它慢得颤颤悠悠的,广就是峻急杀伐的了~~~笑。不过后面也有急促的部分啊,前面那种一个音三个余音的不知道是揉弦还是上下滑音、所谓“吟猱绰注”哦?如果要说旋律性、或者右手的花样繁复之类,恐怕就不是它的着意处了吧。话说,我也是一知半解。。。因为做宋代琴诗的论文,粗粗地梳理出一些文献,看到宋代琴僧义海的一段说话,觉得很有意思,琴这种乐器是蛮特别的,古曲曲谱是所有古乐器中流传保存得{zh0}的了吧,今人打谱奏出的曲子说起来跟那时候的有多大区别?音调没变,只是节奏没有记进去,不过大略的曲式格调应该还是有说明限定的。而其他乐器都有那么多的新作的曲子。。。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不过许多与时俱进的东西还是很让人汗。。反倒古曲没有传播和让大众了解的空间了。起码原汁原味的曲子还是该和此样乐器一起流传流行的吧,没道理全去演奏改编的现代曲,或者来个大杂烩大融合,什么流行古典民族一锅炖,美其名曰新世纪音乐。。。囧。。
上文说到义海的一段话,前半是评论韩愈《听颖师弹琴》诗的:三呉僧義海以琴名世。六一居士嘗問東坡:“琴詩孰優?”東坡答以退之《聼颖師琴》,公曰:“此祗是聼琵琶耳。”或以問海,海曰:“歐陽公一代英偉,然斯語誤矣。‘昵昵兒女語,恩怨相尔汝’,言輕柔細屑,真情出見也。‘劃然變軒昻,勇士赴敵場’,精神餘溢,竦觀聼也。‘浮雲栁絮无根蔕,天地闊逺隨飛揚’,縱横變態,浩乎不失自然也。‘喧啾百鳥羣,忽見孤鳯凰’,又見颖孤絶,不同流俗下俚聲也。‘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起伏抑揚,不主故常也。皆指下絲聲妙處,惟琴為然。琵琶格上聲,烏能尔邪?退之深得其趣,未易譏評也。”
后半又评苏轼《听杭僧惟贤琴》诗:海曰:“東坡詞氣倒山傾海,然亦未知琴。‘春温和且平,亷折亮以清’,絲聲皆然,何獨琴也?又特言大小絃聲,不及指下之韻。‘牛鳴盎中雉登木’,概言宫角耳,八音宫角皆然,何獨絲也。”
——“縱横變態”“起伏抑揚,不主故常”,这些都是义海所谓的琴独有的“韵”,与“格上声”如琵琶不同的地方。格上声是说有品柱吧,这样说来三弦、提琴之类也是不属于“格上声”的呢,上面说了琴着意处不在旋律流畅或花样繁复,也许在它早期时还不乏这方面追求,许多所谓“上古曲”都有“声多韵少”的特点,这和它那时作为大众弦乐器的功用是符合的,“丝声皆然”,琴同样可以保留发展大家共同的特点,不必像后世专走小众冷门路线的;还有像唐代时可能受琵琶风靡的影响,也曾注重了右手手法的繁复多变。李祥霆老先生说琴是无所不能表现的,是啊,琴的表现力就那么单一么?不过,维护和保持这一种独有的风格,也是一样乐器的命运。“格上声”的花俏和华丽琴没有,琴的韵和强大的泛声功能可也是它独有的啊,枯槁破碎遭人诟病又如何,毕竟是位有气度的老爷子,不是小媳妇,文人们在诗里面代人家抱怨那么多干啥呢。
说到为琴代言抱不平,有首陈东的七绝蛮有意思的,“雷公徽玉粲明星,照出师襄指下声。可怜此地无人识,唤作新来黑瘦筝”。{zh1}两句,简直喜感噢,黑瘦筝——让人喷饭,我都想给它画出那种囧像了。

这个马跑得。。。之远。。
BTW,许多问题我也不明白,毕竟还是应该音乐学的人来做这种研究,所以说我半路要换题目啊~~~结果却给导师劝回来了,接着做下去。。。还说“这个题目以后还可以接着做”,我脸都绿了~~~谁知道我战战兢兢胡说八道了什么呢,不要被懂行的人看到骂死。。这种交叉性质的题目。。。

马,回来!
前段时间让驴子驮了几张海菲茨的小提琴,庞大的全集,楼主隔几天发一张,我听到的前几卷都是早期的录音了,觉得好听,再下别人演奏的似乎就没那种味道了。以前听过的别的古典音乐的碟子也没多大感觉。我以为这个下下来也只是泛泛听过就算了呢,没想到还比较顺。还有谷歌音乐上面现成的一些歌剧碟子,在线听过,也还喜欢,尤其莫扎特的。算意外拾到的吧。。。那段时间天天把电脑当MP3听,谷歌上一首首下嫌麻烦,电驴又没多少有源的CD,DVD的视频倒是有,下下来《尼伯龙根的指环》是英文字幕的,我那个郁闷。。。话说这些个坑也巨大xx啊,你说人的耳朵是什么构造,拿这么多的东西去填,呵呵。。
坑大也罢,小也罢,一阵劲儿过去了也就好了,谁有精力心思天天开电驴等源啊,毕竟还有那么多别的事要做,还有别的心爱玩意,有时候我N长时间什么都不听,以至于老弟走我这儿来说他要听啥听啥的,我带着一副久远的神情说“我很久没听过了啊”~~~~重口味的音乐么?我下好了放着几个月了都没点开听,搞笑不嘛。你要跟我说一个乐队名字,可能我半年乃至一年之后才会慢悠悠地从记事本里翻出这个名字,复制、粘贴、百度、下载……搞久了我自己都忘记这是个啥风格的乐队了。
可是一旦一个小头绪被挖出来,听着喜欢了,立马就又不遗余力地四处搜寻,xxxx粘在电脑上,哦不,是电脑式MP3机器上。哈哈。想起看某部小说、某个动漫,也是被起初一个小小的头绪勾引起来的,然后就发散到四周了。
我没有跑题吧?呼~~~收梢。



#日志日期:2010-2-4 星期四(Thursday) 晴

郑重声明:资讯 【歌儿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